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已的真情实感".但遗憾的是小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十分严重,还影响了他们成长的其他方面,因而我们在指导小学生作文时主张贴近生活,提倡写实.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作文的虚假现象相当严重。长期虚假作文不仅会影响作文能力的形成,而且会扭曲人格,因此,学生虚假作文现象应该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广大语文老师应该直面学生虚假作文现象,积极应对,构建学生原生态作文。构建学生原生态作文,要打通作文与生活、阅读的通道,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作文指导从内容入手,作文评价注重求真均有利于构建学生原生态作文。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生作文,并非文学创作,首先得学说真话,诉真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终生学习的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核心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作文即做人""文如其人"都说明这一个道理。作文是真我的体现,不允许存在虚假。作文如果有虚假,那是对学生人格的扭曲。写出真实的生活、独特的感受,作文才有生命力。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但小学生往往容  相似文献   

4.
1.出现"虚假"作文的原因现在学校里出现许多"虚情假意"(以下简称"虚假")作文,我想其中的原因,除了小学生缺少对生活的认知以及对作文的态度不够认真,更多的原因还是来自教师和家长方面。(1)教师方面。①作文条框多。本来开始写作时,应该让学生放开手脚,大胆写作。但现在的教师在让  相似文献   

5.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评价是教育导向的指挥棒。"因此,笔者认为:学生作文空洞、干涩、虚假,怕作文等现象,与我们对小学生习作的评价缺乏人文关怀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小学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小学生缺乏积累,惧怕写作文;教师刻意拔高、不计来源等原因导致小学虚假作文的现象十分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作者从身边的实例入手讨论了虚假作文存在的原因和虚假作文如何转变为抒写真实作文的点滴经验。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小就需要培养作文的写作能力,通过老师源源不断的教导,寻找属于自己的写作方式。一般作文都来源于生活,从生活中得到感悟,然而现在小学生的虚假作文太多,作文内容都偏离生活,缺乏学生日常的真实情感,造成学生作文能力得不到提升,也说明了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时间太短,不能充分认识生活,缺少生活的乐趣,以致于写下的作文没有感染力。对此,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对小学生生活化作文进行一定的分析,从而有效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8.
三四年级是小学生习作的起始阶段,也是学生体验活动的高峰期,当写作遇上体验,两者的有效结合是解决小学生作文起始阶段诸多问题的良方。在调查发现学生的体验作文中存在"缺乏体验,表达枯燥又乏味"、"无视体验,体验转化语言难","虚假体验,空中楼阁缺新意"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开展活动,生成体验"、"依托微单,记录体验"、"情境再现,唤起体验","口头表达,转化体验"等将学生的体验和写作有效结合的教学策略,以期规范学生的体验表达,让学生的写作更加扎实,同时表达也更加鲜活有趣。  相似文献   

9.
邓季华 《时代教育》2010,(7):248-248
农村小学生普遍惧怕写作文,学生在写作时不是无话可说就是有话说不出来,学生只要一写作文就叫苦连天,所写内容千篇一律,字词贫乏,情感虚假.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写作水平呢?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教学纲要》明确提出,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但遗憾的是,小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却十分严重:编造事实;虚情假意;刻意拔高;套话连篇;照搬照抄等等,不一而足。它的存在,不仅影响着小学生的作文能力,还影响到他们成长的其它方面。那么,虚假的症结何在呢?(一)目的偏向:为“功利”而服务,为“创作”而准备作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对此,教师中存在着两种较偏颇的认识,这是造成小学生虚假作文的根本原因。有的教师把作文教学的目的建筑在“功利”之上。他们在考前往往要猜文题,读范文,讲范文,甚至…  相似文献   

11.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写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于是乎有许多人就把培养小学生“虚构”能力的任务完全交给了想象作文,而把“虚构”作为小学生纪实作文的禁区不敢越雷池一步。笔者认为,小学生的纪实作文不仅应该允许“虚构”,还应该着力呵护学生在写作中的虚构能力。因为,“虚构”并非“虚假”,只要我们引导得法,“虚构”就会令小学生纪实作文如虎添翼,并展现出它独特的魅力。一、以“虚构”启发思路学生写作文,很多时候苦恼的是没有具体的内容可写。其实,学生的积累犹如一座宝藏,需要教师在启动学生表达兴趣的同时,诱导其挖掘自身的…  相似文献   

12.
正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然而在小学生的习作中,我们却经常看到假话、空话、套话,看不到他们真实的生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让小学生的习作与生活一路同行呢?1.小学生习作脱离生活的主要问题经过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调查,发现学生不敢说真话、表真情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作文内容虚假化。例如,有位教师让学生写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作文能力是其综合能力的体现。基于此,从习作研讨、积累、与教材对接、带学生走进生活、进行习作评比和修改等几方面对"小学生作文起步"进行阐述,以期快速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当前,小学生虚假作文的现象仍十分严重,如无中生有、照搬照抄、空洞无物、套话连篇、言过其实、矫情故作等。这极大地影响和制约着小学阶段的作文进程,抑制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而当前,小学生的作文中却存在着编造材料、虚构情节、语言空洞、情感虚假等问题,妨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开展了多接触、多观察、多积累、多体验的“四多”活动,让学生用笔尖唱出真实的歌。  相似文献   

16.
正"文章是人的智慧的火花,是人的生活创新的体验,是人的心灵个性的张扬。给文章注入生命,文章因此而鲜活;给生命注入知识,知识因此而厚重。"指导学生为做人而作文,在内容上求真;以作文促做人,在章法上求善;以作文述做人,在语言上求美。通过习作的练习和成功的体验,使学生提升思想境界,塑造人格品质,积淀文化修养,抒发真情实感。因此,我们提倡情趣作文,开放作文。我们希望学生自由、快乐地创新作文。可目前,小学生的作文存在着三种不良倾向:一是内容苍白,二是情感虚假,三是语言匮乏。怎样才能克服不良倾向,让学生有话可说,实话实说呢?下面是我对生活化作文教学进行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7.
新大纲要求小学生作文做到"内容比较具体,语句比较通顺,感情真实健康."全寄宿学生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与社会接触不多,习作材料相对贫乏,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老大难问题.材料的缺乏造成学生作文虚假现象更显严重.虚假现象表现在内容虚,人云亦云,或不切实际地胡编乱造;表现在情感的假,矫揉造作,无病呻吟.如何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来,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小学生作文里经常出现一些虚假现象,如假造事实、捏造谎言、套话连篇等。《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良好文风的培养十分重视,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因此,教师在指导小学生写作文时,必须要贴近学生生活,引导其写出真实的、有个性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说:"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小学生虚假作文现象十分严重:编造事实,虚情假意,照搬照抄等.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作文能力,还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而,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时,应极力主张学生写真情实感,提倡写真写实.那么,如何让学生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呢?要求学生写日记并加以适当的指导就是有效的途径之一.笔者就作了些尝试,几年来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实施,我国的传统教育教学方法中的不妥之处都在逐渐地被逐出历史舞台。传统的教育教学一般都是老师"一站到底",在课堂上进行"填鸭式"教育,学生对于这样的教学方法是不感兴趣的。小学作文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环节,小学生能够顺畅地进行作文书写,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总结能力以及娴熟地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小学生作文教学是老师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得小学生能够娴熟地组织语言进行写作,为小学生日后语文作文的写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