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会引发经济泡沫,而我国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从分析虚拟经济的概念与特点入手,分析了虚拟经济偏离对我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影响分析,并以日本虚拟经济偏离产生的房地产泡沫实例进一步阐述虚拟经济偏离对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影响。由于经济泡沫的存在,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影响趋弱,且虚拟经济对宏观经济政策反应迟钝,甚至逆势而上。这些反常表现说明中国经济的发展隐藏巨大的隐患,不及时制止有发生经济危机的可能。日本上个世纪末房地产市场崩溃导致经济的衰退与低迷则是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2.
面对不断变换的世界金融格局,金融交易而产生不可避免的经济泡沫,我国现代金融经济q-的经济泡沫一度呈现高发态势。本文就现代金融经济中的经济泡沫进行分析,旨在与同行交流,尽可能的提高金融经济的抗风险能力,避免经济泡沫的膨胀,助推我国金融市场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信息》2004,(3):82-82
看到上海等大城市的不动产及消费热潮,开始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出现过热。但是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胡祖六毫不动摇地表示,中国经济还未出现泡沫。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互联网经济下的消费者灵捷需求,研究了依据客户需求而临时组建并经营的虚拟企业中的信息资源交互机制;运用进化博弈论方法对虚拟企业成员间的信息资源交互的合作方式、合作收益进行分析,得出了虚拟企业构建的经济基础;最后,针对互联网经济下的虚拟企业的知识管理与应用,研究了互联网经济下的虚拟企业信息资源保障机制。通过对互联网经济下的虚拟企业信息资源交互与保障机制的研究,为虚拟企业的信息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基础与应用指引,以支持互联网经济下的传统企业的虚拟化运营。  相似文献   

5.
“网络泡沫现象”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描述了目前网络经济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泡沫现象,并从网络泡沫形成的理论基础、投资者、从业者和媒体四个方面剖析了网络泡沫现象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们应重回根本,客观认识网络经济的实质,并立足国情发展我国的网络经济。  相似文献   

6.
韩智勇  李正中 《情报杂志》2001,20(3):16-17,27
在论证了高速信息网络将成为21世纪经济发展基本环境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经济信息化的必然性,进而从信息产业发展、传统产业信息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人才培养等几个关键环节,提出了在高速信息网络环境下中国经济信息化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徐珊 《今日科苑》2009,(14):105-105
我国房地产行业目前是否存在泡沫,一直是各界争论的焦点。由于不同的利益团体的出发点不同,其争论有时难免有失公允。本文并未得出房地产业是否存在泡沫的结论,而是分析了诱发泡沫的因素,特别通过是我国所特有的制度性和文化性因素分析了可能导致房地产泡沫的因素,以期对以后的决策层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联想集团总裁杨元庆日前指出,始于2001年的COM泡沫的破灭,使得互联网迅速跌到谷底。其深层原因是:互联网本身遇到了用户价值的挑战,互联网提供的貌似强大的各种工具并不能很好地解决用户的实际需求。因此,如何构筑新型的应用模式以及基于此的关键应用,已成为互联网发展的关键。未来的网络应用模式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杨元庆预测,它将以主动的方式,无缝地整合网络有效的资源,为用户提供高效、贴切的服务。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新兴的互联网经济必将开启一个崭新的应用阶段。具体来说,未来互联网的应用应当提供以下…  相似文献   

9.
我国房地产经济泡沫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房地产经济泡沫过多,造成虚假繁荣,不利于房地产业发展。关键在于要控制这些经济泡沫的过度膨胀,不致形成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0.
从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指数、IPv4地址指数、网民指数、域名指数和网站指数五个维度衡量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并引入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省域互联网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量。测量结果表明,中国省域互联网发展水平存在发展不平衡现象,存在"数字鸿沟"问题,互联网发展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高度的相互依存关系。基于此,文章主张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并提高其应用水平,促进互联网快速健康发展,避免"数字鸿沟"与"经济鸿沟"之间出现恶性循环,以此推动经济社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资源约束下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张琦 《资源科学》2006,28(2):147-153
中国经济已经从短缺经济阶段、剩余经济阶段进入到了资源约束经济新阶段,当前面临矛盾是:经济增长是以牺牲大量资源为代价;受世界经济波动风险影响增大;越来越多的经济贸易摩擦给中国经济造成了巨大损伤;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给未来经济持续增长构成严重阻碍,经济安全风险增大、也造成国家安全隐患。因此,本文提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不仅是必然选择,而且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战略性调整:从指导思想上用“以经济持续增长为重心”替代“以经济建设为重心”;建立以绿色GDP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考核评估指标体系;建立推进循环经济的产业技术标准、市场准入标准和科技创新体制和技术创新体系;改革和完善我国资源产权制度,推进循环经济的利益补偿机制的建立;从思想上彻底实现观念转变,树立循环经济发展的节约型习惯和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2.
循环经济的范式研究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循环经济不仅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它遵循减量化原则、再使用原则、资源化原则等基本指导原则,在实践中包含了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区域等层次。当前,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处于起步阶段,亟需法律的支持和保障,循环经济立法需要注意四个法理原则:重估自然资源的价值、关注不同生态伦理的整合与提升、深化对生态阂值的研究、深层生态学的研究与追问。在这些立法原则指导下,有关部门已经就循环经济法的立法目标、指导思想、试用范围、基本框架及主要法律制度和措施做了规定,形成循环经济法草案的初步框架设想稿。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变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飞 《预测》2002,21(5):20-24,10
本文探讨了改革开放后,地区经济要素不平衡所导致的中国区域经济变动特点和安徽在全国的地位变动情况,并辩证地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提出经济结构和国家政策是导致安徽经济地位变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4.
钱刚  黄可心 《情报科学》1998,16(6):506-509
文章在内部深层次里探讨了信息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信息化与集约经济的关系.从理论上论证了推进信息化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重要举措和关键,它对我国国民经济能够健康、持续和稳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5.
虚拟经济的发展对实体经济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在发展虚拟经济的过程中趋利避害是相关政策制定者的必然选择。作者在对虚拟经济的概念及其特征明确界定的基础上,探讨了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发展我国虚拟经济的政策建议:加强宏观调控,规范虚拟经济发展;加强政策导向,规范虚拟经济发展;完善信用机制,积极鼓励虚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6.
胡再生  谢枫  周飞 《预测》2002,21(2):19-23,18
2002年世界经济面临持续下滑,国内经济回调压力加大,安徽省经济运行环境将更趋复杂,直经济全球化和国内优势地区的激烈竞争,安徽省要促进经济稳步回升,需要根据WTO的规则,从战略角度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调整经济,产业,区域和市场结构,加快大开放,确立新优势,打造进一步发展的新平台。  相似文献   

17.
走中国特色的绿色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提出了绿色经济的发展重点,主要包括发展低碳经济,发展壮大循环经济,继续推进节能减排,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发展环境产业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制定规划,实施必要的激励政策、加大科技投入、运用市场机制、研究绿色经济的发展路线图、人才培养、开展宣传教育等对策,从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道路。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总部经济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赵弘 《科学学研究》2009,27(1):45-51
 随着知识经济在全球的兴起,越来越多企业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将总部与生产制造基地分离以取得密集的知识要素并降低知识生产与转化的成本,这种对企业发展和区域经济产生深刻影响的新的经济现象被学者概括为“总部经济”。为了系统准确地理解总部经济,本文从总部经济产生的知识经济背景、总部经济的核心思想、总部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等方面,对“总部经济”进行解读,并重点分析总部经济对我国知识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协整分析的黑龙江省低碳农业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帅  陈红  池佳 《软科学》2013,27(2):81-85
在分析黑龙江省发展低碳农业的潜力的基础上,选取了黑龙江省近20年的相关数据对直接影响其农业产值的主要因素进行协整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化肥、农药和农膜为影响农业产值的主要因素,且三要素的投入也是增加农业生产碳排放的主因,通过计算吸收碳排放所需的森林面积,指出应协调森林和耕地面积增加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使农业产值增加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及途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海燕 《软科学》2006,20(1):87-89
以城市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三种模式,即企业内部资源循环模式、企业之间资源循环模式和城市整体层面资源循环模式,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发展城市循环经济的具体途径。最后,对南京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和途径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