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错评咏花诗     
四月桃花开 那年春末,白居易游玩江西庐山,写下一首《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有一天,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读了这首诗,非常惊讶,带着讥讽的口吻评论道:"既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么会‘桃花始盛开’呢?大诗人也写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  相似文献   

2.
沈括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读到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时很惊讶,带着讥讽的口吻评论:“既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会‘桃花始盛开’?  相似文献   

3.
唐朝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春末,白居易与16位朋友结伴游江西庐山,写了不少诗,其中有一首是《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有一天,宋代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沈括读了这首诗,非常惊讶,带着讥讽的口吻评论道:“既然‘四月芳菲尽’了,怎么会‘桃花始盛开’呢?大诗人也写出这样自相矛盾的句子,可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呀!”说完,他就把这事忘了。某一年春夏之交的季节,沈括到一座山上考察,见到了白居易诗中的奇景:四月天气,山下众花凋谢,山顶上却是桃花怒放,猛然想起白居易的诗来,才领悟到自…  相似文献   

4.
1.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请从地理学角度,说明为什么“人间四月芳菲尽”,而“山寺桃花始盛开”?  相似文献   

5.
正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沈括出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市)的沈氏家族,祖父沈曾庆曾任大理寺丞,父亲沈周、伯父沈同均为进士。沈括自幼勤奋好学,家里的藏书都被他读完了。他随父亲到过泉州、润州、简州和汴京等地,广泛接触社会,增长见识,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强烈兴趣和敏锐的观察力。沈括小时候上学时,老师在课堂上给同学们朗读了白居易的一首诗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老师读完之后,小沈括就请教了老师一个问题。"人间四月芳菲尽,为什么‘山寺桃花’才开始盛开,这不是很矛盾吗?"老师也解决不了小沈括的问题,就先宣  相似文献   

6.
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解说:人间四月鲜花已经凋谢,大林寺里桃花刚刚盛开。我常恨春天走了找也找不到,没想到它转到这里来了。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沙白  相似文献   

7.
错评咏花诗     
唐朝元和十二年(817)春末,白居易与16位朋友结伴游江西庐山,写了不少诗,其中有一首是《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相似文献   

8.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这首诗作于唐代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这是一首纪游诗,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  相似文献   

9.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题记  相似文献   

10.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农历的四月,正是郊游的好时机,和家人、朋友一起去踏青,应该是最惬意的事情了。如果能把旅途见闻记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相信会是一份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11.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科学链接  相似文献   

12.
古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话不假。这不,当江南春尽时,七月的青海湖还为你保留着一份春色与一望无际的油菜花。  相似文献   

13.
常言“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但秦岭山中的春天倒来得比西安早些。水畔的桃花虽是野生,也尽都开了花了,一如山村人家小小的读书娃。  相似文献   

14.
公元817年春末,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与朋友结伴游庐山,作了许多诗,其中《大林寺桃花》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相似文献   

15.
《老年教育》2009,(4):49-49
花径 在江西庐山牯岭西谷。相传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有一年春末到此游览,正值山下桃花已谢,而山上正盛开,即兴赋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花径从此名扬四海。  相似文献   

16.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吟诵着唐诗宋词,在如丝如网的缠绵春雨中,我再一次走进婺源,走进了这片文人笔下的世外桃源。  相似文献   

17.
甲:我给你念一首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乙:(竖起大拇指)好,写得真好!(挠一挠头,又困惑地)可是,我还有点儿不明白呀……我们刚来踏春赏景,你怎么就要回去了呢?甲:谁说我们要回去呀?乙:诗里不是说"长恨春归无觅处",已经"无觅  相似文献   

18.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是一首纪游诗。短短四句,似乎没有什么深奥难解的地方;然而,你只要细心品读,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新颖灵动,意境深邃,启人神思,是唐人绝句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相似文献   

19.
提起四月,总能让人联想到一些词语,踏青、赏花、吟诗。四月的山坡姹紫嫣红、山花烂漫。地里返青的麦苗一团团、一簇簇,欢快地生长着。空闲的时候,如果你去田间走一走,看见满眼的葱郁,心情立马会变得舒畅起来。暖意融融的四月,空气里飘满了淡淡的花香。它常被古代文人写进诗词里。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一首诗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南宋诗人翁卷又写道":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歌在文学领域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古代诗歌中包含科学知识的,不乏其例。大林寺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首诗是唐朝诗人白居易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时的佳作。这是一首记游诗。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的头两句,写诗人登庐山的季节是初夏,是平地上桃花落尽的时候。但是在庐山高处的古寺里面,又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春天景象———一片盛开的桃花。诗人在初夏遇到高山的寺语用知识院里桃花盛开的景象,包含了地理学的一点知识,同一座高山,海拔越高的地方,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