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能制造具有数字化、透明化、高柔性自动化、智能化和生产与质量可控等特点,是机械制造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立足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规划及学校自身定位,提出涵盖智能制造过程所涉及的设计、制造、运维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的“四维”课程体系,并以典型产品的智能制造过程为引导,建立基于学习工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对于最终培养面向“基于现代设计方法的产品智能设计及现代网络环境的分布式协同制造”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填补领军人才与行业应用型人才之间的空白,具有良好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数字化教学工厂是"教学工厂"模式在信息化时代的升级,能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于CAXA系列软件,可以建立基于CAXA的数字化教学工厂。本文通过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实例,详细分析了基于CAXA的数字化教学工厂的框架模型、场景设计和内容模块。实施效果表明,基于CAXA的数字化教学工厂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结合智能制造相关专业教学及实践要求,综合分析了3C产品的结构及工艺特点,构建了一条智能柔性生产线,适用于PLC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和智能制造生产线综合实践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受限于成本及复杂的流程等因素,对于智能生产线运行、调试及工艺验证等技能、知识领域,难以组织较大规模且高效的实践教学。基于数字化设计、机电一体化、虚拟仿真等多学科交叉技术而开发了生产线数字孪生模型并用于实践教学。实践表明,该生产线运行过程稳定,孪生模型与实物高度对应,在教学过程支撑了生产线建模设计、数字孪生仿真设计、机器人离线编程、运动部件轨迹规划及定义、虚拟PLC编程及通信配置等实践教学项目。数字孪生模型可以代替物理空间的生产线实物用于全流程实践项目教学,开辟了创新性的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依托智能工厂流水线实验装置,构建了智能装配机械臂数字孪生实验系统,包括机械臂物理装置、机械臂虚拟实体、虚实映射模块、数字孪生数据库及实验教学界面软件等组成部分,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型融合的数字孪生系统模型集成方法。该系统可应用于智能制造相关本科专业的实验教学,多个实验教学案例表明了数字孪生实验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强智能制造专业建设,提高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质量,给教师提供有力的教学和科研平台,学院建成了具有优势的智能工厂,但尚未进入实践性教学阶段,实践性教学体系尚未完善。本文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国内外高职院校建构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相关做法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相关理论,最后对建构基于智能工厂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提出了实效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技术》2017,(7):121-12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智能制造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了校内综合实验平台。该平台由六大子平台组成,其中体现工业4.0理念的是"智能工厂实验平台";而"智能工厂实验平台"的核心,是智能工厂实验系统。基于此,文章搭建了基于工业4.0的智能工厂实验系统,介绍了该系统中设计的13个实验项目,并进行了相关项目的实践训练。基于工业4.0的智能工厂实验系统的搭建及应用,成功打造了基于工业4.0的现代制造工程实验平台,有利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前瞻视野、工业4.0理念、"两化融合"能力的卓越工程师。  相似文献   

7.
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诞生,昭示着我国制造行业未来必然朝着智能化、复合化的方向发展。但高校目前已有的工学类教学教育资源难以满足智能制造工程专业这一综合学科的发展需要。对此,本研究基于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建设语境,定位了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难点,并针对建设难点探索了智能制造工程人才培养复合模式的构建机理:以“新工科”为目标,构建工科范围内的学科融合局面;校内教学、实验资源共享,实现专业人才培养可用资源的增量;遵循校本及专业特色,形成智能制造工程教学互助链。  相似文献   

8.
针对智能制造领域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存在的成本高、安全保证难等问题,该研究构建了智能制造仿真实验系统。首先,以智能产线为基础、车间信息化平台为桥梁,融合产线数字孪生技术,构建了面向智能制造仿真实验的数字孪生系统框架;其次,对系统中包含的产线物理实体模型、数据采集及车间信息化平台、数字孪生产线的多维度模型及智能制造仿真实验平台展开了详细阐述;最后设计产线生产调度优化实验,验证了该数字孪生仿真实验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一系列智能制造产业宏观政策出台,高职院校需要紧跟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趋势,构建以智能工厂、工业机器人、精密测量和先进制造等智能环境为基础的人才培养平台,以满足新形势下政府、企业和学校对智能制造产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智能网络教学系统在适应性和个性化方面存在严重缺陷。而基于Web的智能教学系统则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的智能教学系统模型,给出了智能教学系统的知识库的设计、学生模型的构建方法及教学策略的设计,从而形成了一种对学生实施有效教学的技术,具有智能性。  相似文献   

11.
智能时代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质量评估需要更加重视用户体验,且应在借鉴信息资源质量评估相关理论成果、反思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基于此,文章首先结合智能时代数字化学习资源的特点,依据用户体验层次理论,构建了包含直观体验、功能体验、交互体验、生成体验、情感体验五个维度的用户体验模型。接着,文章参考数字化学习资源质量评估工具,提出了数字化学习资源质量评估的四个维度,即技术支持、界面设计、内容呈现、教学设计。然后,文章将五个体验维度与四个评估维度相交,确定了智能时代数字化学习资源质量的评估指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智能时代数字化学习资源质量评估模型。最后,文章从教育管理机构、信息化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的角度,针对智能时代数字化学习资源质量评估的实施提出建议,以期通过多方参与的评估形式来提升数字化学习资源质量和数字化学习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智能制造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多Agent智能制造系统模型,并根据系统特征、网络实现和系统构建过程给出了实现企业信息系统智能化的具体实现方法,为企业快速实现敏捷化智能制造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结合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多年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了基于教学工厂环境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文献分析,在理解学习工厂、数字化制造技术和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概述了数字化学习工厂的概念及类型,并阐述了数字化学习工厂在教育中的应用优势和挑战:一方面,数字化学习工厂有助于培养适应未来制造业领域需要的人才,为学习者提供高度情境化和可视化的具身学习环境,将"工厂融入课堂"支持多种应用场景和学习方式,以及有利于校企融合开展协同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另一方面,在技术层面、教学层面和学习层面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智能制造人才培养过程中实验平台资源设备不足、教学知识覆盖面窄、产教融合不足和投资效能低下等问题,该文采用柔性模块化的方式,通过设备、单元、系统逐层构建智能制造系统的各功能模块,集成MES、SCADA、仿真和管控等工业软件模块,搭建基于柔性模块化的智能制造工业级开放式实训平台。该平台结合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知识和课程,建立了多层次的柔性定制开放式实训体系,兼顾实验/实训和科研。同时,该平台以实际工业场景需求为例设计实训项目,能够根据不同人才需求层次自主柔性定制智能制造实训模块和项目,平台延伸和覆盖了智能制造教学知识点范围,进一步挖掘了资源设备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智能制造时代人才需求基础上,建立了系统级人才立方体模型,指出智能制造系统级人才需要掌握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并熟悉具有较高复杂程度的单元或系统。实例阐述了面向智能制造系统级人才培养的实训平台建设方案,以国家智能制造系统标准架构为参考,包含智能制造生产线和数字孪生两部分,由网络层、设备层、控制层、运营管理层以及智能应用层组成。实践表明,该实训平台可满足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对人才的培养需求,能够用于各类智能制造相关比赛训练。  相似文献   

17.
根据智能制造演进发展3个基本范式交织融合迭代升级所融合的先进技术,探析了企业推进智能制造实现这3个基本范式迭代转型升级的典型特征、生态场景及各层级构成要素。基于此,揭示了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企业智能化转型的必由之路,但企业推进智能化转型发展路线不必串行推进次第展开,应并行推进融合发展。在夯实“两化融合”基础时,融合数字化转型先进技术,实现企业生产要素、流程的数据驱动后,融合数字化网络化转型先进技术,启赋企业网络化共享与协同制造的同时,融合AI先进技术,赋能企业生产制造过程六维智能生态的智能制造愿景。  相似文献   

18.
基于RFID的智能消防设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采用RFID技术,研究有效地解决消防设备动态管理信息数字化难题。基于设备生命周期的动态管理理念,设计了智能消防设备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详细介绍了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及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9.
智能移动终端逐渐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在教学中发挥优势作用。根据智能移动终端的教学特点,本文从系统构建、微观应用以及长效发展的视角,重点研究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中小学教学应用模式,以期有效推进数字化学习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智能制造背景下职业教育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与学生能力结构的矛盾将更突出、学生职业发展诉求对职业教育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两方面挑战。对此,职业教育培养模式需要从供给侧进行三大转变:从以就业为导向转向以人为本的职业生涯发展导向,从以技能教学为核心转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从面授教学方式转向人机协同的数字化学习方式。构建以职业适应性为导向的职业院校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模式,包括确立以人为本、以职业适应性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突出智能制造特征、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构建开放式学习平台、以数字化情景方式强化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