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新经济形势的到来,使我国房地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房地产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从房地产经济对我国经济的拉动作用,房地产经济中存在着非理性行为,新经济时代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以期对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有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的一个非理性繁荣时代已经结束,中国经济将转向相对的收缩甚至衰退。一个非理性繁荣的时代已经终结对于这样的论断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他们将当今中国经济的状态看作"调整",看作暂时的状态。我想说的是,中国经济不是调整这么简单的,而是转折,由繁荣转向相对的收缩甚至是衰退。过去的非理性繁荣是多种非理性行为的共同结果。这些行为包括严重超量发行货币、"铁公基"等的大规模基本建设,房地产的疯狂投资行为及房价疯狂上涨,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消费主义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至今只有十余年的时间,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不仅市场制度建设方面不够完善,作为市场主体的投资者在投资理念、投资知识和技巧方面也不够成熟,普遍存在着投机心理,投资者非理性特征明显,非理性投资行为显著。中国证券投资群体有着鲜明"羊群行为"的非理性特点。本文以行为金融学为理论基础,解析了"羊群行为"对中国证券价格的影响,并对中国证券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的非理性行为提出了一些规范建议,以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正是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特点,使中国证券市场波动大,证券市场的价值发现、资源配置功能削弱,市场的有效性降低。运用行为金融学对中国投资者行为进行分析,了解中国广大投资者的行为共性和个性,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与其经济发展密不可分,中国作为经济大国,区域经济周期的不平衡性决定了区域房地产市场发展周期的不平衡。利用上海和黑龙江两地房地产市场的资料,采用扩散指数和多元线性回归法对两地房地产市场发展周期不平衡的现象进行定量分析,说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存在着比较显著的区域周期发展不一致的状况,从而得出我国目前实行的以经济发达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为主要依据的统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不可取性,提出应以各地市场发展的真实情况为基础,制定符合各地区发展阶段的区域性房地产调控政策。  相似文献   

5.
土地市场秩序混乱,建设用地增长过快,地价非理性上涨,商品房空置面积不断增加、空置率持续增长,这是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急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针对出现这些突出问题的原因,应采取国家适度宏观调控和房地产企业进行理性开发相结合的综合性措施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非理性现象及其成因进行分析 ,认为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大量非理性现象主要是市场经济本身的非理性色彩和市场行为主体的非理性行为不可避免所至 ,并与我国社会转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蒋慧芳 《华章》2007,(2):18-19
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一直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在目前我国居民消费平淡、投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发展房地产业,拉动内需,带动经济整体增长显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同时也要防止房地产过热,尤其是防止出现严重"泡沫".本文通过对上海房地产市场的实证分析说明现已存在一定"泡沫",并试图寻求合理控制"泡沫"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如何降低和化解房地产市场的风险,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受到了各界的关注。本文运用CSAD模型对我国房地产市场中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存在性及差异性进行检验,发现我国房地产市场参与者普遍存在着羊群行为,其中人均GDP值越高的城市,羊群行为越为严重。同时,本文基于消费者购房心理对我国高发展程度地区房地产市场普遍存在羊群效应这一现象作出解释。最后本文从市场信息透明度、政府政策调控力度、市场监管全面程度、教育资源配置合理程度、投资者投资理念五个角度对如何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非理性现象及其成因进行分析,认为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大量非理性现象主要是市场经济本身的非理性色彩和市场行为主体的非理性行为不可避免所至,并与我国社会转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金融危机使负债增长模式受到质疑;金融危机使利用需求管理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倾向面临挑战;金融危机使基于资产价格膨胀与信用扩张循环的非理性扩张行为受到诟病,一旦资产泡沫破裂便打破循环并诱使信用紧缩、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金融危机使房地产等资产的价格"硬着陆",造成了经济周期的内生化和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问题有着内在的因果关系。目前影响我国经济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贫富差距拉大、市场产权制度不健全、国际竞争加剧及外部威胁、综合国力及国际竞争力弱等。结合我国经济运行的现实情况,增强"软实力",提升"硬实力"及改善收入分配状况等,就成为维护与增强国家经济安全的最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大连大学学报》2015,(6):89-94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日本的教训表明,一旦发生泡沫破裂,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因此紧密联系我国房地产现实,深入研究房地产泡沫的产生及其影响,具有实际意义。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房地产泡沫经济爆发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日本政府的一连串的政策失误。而中国当前的形势与日本泡沫危机爆发前的形势极其相似,多数学者认为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一定量的泡沫,要加强防范,谨防泡沫破裂。本文结合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房地产泡沫危机的经验教训,并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而推出的一系列"救市"新政策的特点,分析我国房地产新政策在抑制房地产市场投机和引导房地产业朝"新常态"方向健康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要调控效应。  相似文献   

13.
土地市场秩序混乱,建设用地增长过快,个别地方“圈地”、“炒地”盛行和地价非理性上涨。商品房空置面积不断增加、空置率持续增长,这是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针对出现这些突出问题的原因,应采取国家适度加强宏观调控和房地产企业进行理性开发相结合的综合性措施来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房地产市场和房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研究的建筑工程主要是针对房屋建筑而言,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约束下,目前房地产行业正处于"低迷时期",房产销售金额大幅度减少,严重影响了房地产开发的经济收益。现分析了决定建筑工程造价的主要因素,对成本造价控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以政府干预为主要特征的凯恩斯主义为挽救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我国也曾取得过巨大成功。但是,2008年"四万亿"政策出台之后却出现了诸多经济乱象,我国经济重回危险边缘。文章回顾了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政策主张与发展演变过程,剖析了凯恩斯主义发挥作用的基本市场条件与理论依据,辨析了我国当前出现的诸多经济乱象与"四万亿"投资的关联性,提出了"还原市场机制主导"的若干宏观经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低碳经济是当今世界发展共同的机遇,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面对碳排放这一外部性问题,国家需要通过经济政策对市场失灵加以调控以推动节能减排。笔者通过分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状,阻碍低碳经济发展的原因从低碳政策取向方面提出了目前发展低碳经济中出现的问题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房地产业呈现非理性繁荣景象,引发这一现象的宏观经济因素大致可分为结构性因素和政策性因素两类.其中,结构性因素是历史遗留问题,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强投资、弱消费"格局导致的对外贸易发展不平衡;政策性因素主要包括地方政府调控行为的偏差、金融政策等、国家住房保障政策.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房产业存在诸多问题,分析构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尤其分析房价上涨这一突出问题及成因,是制定房产政策的关键。从房地产价值构成因素、市场供求关系和市场虚假因素三大方面分析房价问题和成因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前提。近年来政府对房地产业进行了一系列政策调控,政策有得有失。制定房地产政策首先要有明确的政策目标,然后对政策制定和执行进行合理性与有效性分析。应辩证看待房价上涨问题,房价上涨有其合理因素,对非理性涨价的政策调控一定要从问题的成因出发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并且更应关注政策的有效执行,这样才能实现政策调控的目标,实现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达到市场形成房价的合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过热,迫切需要政府通过宏观调控予以调节控制。但利率调控房价失效,土地储备制度调节房价难度高、效果差,期房销售制度改现房销售制度缺少相应的现实基础以及开征物业税的基础性工作准备不足。以经济手段为主的政府宏观调控工具已经出现"调控疲劳",进而预示着当前我国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或许将由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软着陆"转变为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硬着陆"。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房价持续走高、房地产供求结构失衡等问题,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措施来抑制或纠正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热的现状。对近期政府调控房地产政策的比较、分析。有利于研究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发展的趋势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