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运动视觉训练进行综述。首先,按照历史时间轴顺序对运动视觉训练的缘起进行细致分析,梳理运动视觉训练的历史、发展过程及演变;其次,回顾基于感知学习原理的数字视觉训练仪器与方法,以及三种类型的自然主义训练方法,并对众多方法进行解释、归纳与总结;最后,对运动视觉训练提高运动员运动表现的机理进行深度剖析,分别从视觉处理信息和视觉感知对运动表现的影响这两个方面进行诠释,从运动视觉训练的机理角度证明了运动视觉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运动表现的科学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运动训练学基本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现代运动训练学和运动训练理论的定位及其构建,以及运动训练学中几个基本概念存在的歧义进行了分析,并对竞技体育、竞技能力、竞技状态和运动负荷的概念与定义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动训练周期理论形成至今对运动训练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近几年来由于竞赛制度的重大变革,导致传统的运动训练周期理论与运动训练实践之间产生冲突,为了使运动训练周期理论更好地指导现代运动训练实践,本回顾了运动训练周期理论的形成、发展,并通过对新赛制下现代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和规律的探讨,提出了新赛下体能类主导项目及不同项群训练周期的训练特点。  相似文献   

4.
对中长跑运动训练若干新问题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新  田坤 《湖北体育科技》2001,20(2):70-71,74
对当前中长跑运动训练的新问题、新观点进行分析后认为,传统的运动训练理论面临着挑战,并对现代中长跑运动科学训练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运动训练的生理监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洪平  田野 《体育科学》2003,23(6):117-121
运动训练的生理监控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运用生理学指标对训练计划、训练效果和训练质量进行分析与评价以辅助教练员实施训练控制的方法。运动训练的生理监控应以竞技运动需要为基础,根据专项特点,紧密结合训练计划并针对个人特点进行。在设计运动训练的生理监控计划时应对其有效性、客观性、可重复性和等价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6.
运动训练设计是近年来我国竞技体育领域广泛运用的训练理论。对运动训练设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在运动训练中的地位与作用、运动训练设计的原则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对运动训练设计基本理论体系进行了探讨与建构。  相似文献   

7.
蹦床项目技术训练的心理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论述蹦床运动技术训练的心理基础。着重从蹦床训练基本心理特点、技术训练的心理特点及运动技能形成的心理特点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对蹦床心理训练的一些个人见解,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柔道运动员训练负荷的定量与定性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定量与定性训练的相应办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就知识经济与运动员培养目标的改革、知识经济与教练员培养方式的改革、知识经济与运动训练手段的创新、知识经济与运动训练体制的改革进行了探讨。只有实现以上4个方面的改革,才能使我国的运动训练理论和实践得到顺应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耐力素质在现代竞技运动中的作用、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斌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2):167-169
对耐力素质在现代竞技运动中的作用、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了较深层次的研究,三大运动素质之一的耐力素质在运动训练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与各个运动项目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运动后血清、骨骼肌HSP60含量变化、相关关系及其对骨骼肌的保护作用。方法26名成人(15男11女)进行60 min的功率脚踏车运动,运动负荷为70%的最大摄氧量(VO2max)。于运动开始30 min,结束后即刻、1、2、8、244、8 h采集血样、股外侧肌活检,检测HSP60、肌酸激酶骨骼肌同工酶(CK-MM)含量。结果血清HSP60和骨骼肌内HSP60含量变化是一致的,血清CK的变化相比HSP60的变化是上升的晚,下降的早。结论剧烈运动后HSP60在血清及骨骼肌内含量增加,血清HSP60可能是由骨骼肌细胞分泌。  相似文献   

12.
方法:成年SD大鼠24只,分为3组,每组8只,分为安静对照组、运动对照组、运动加药组,建立运动应激性胃溃疡动物模型。对各组大鼠胃黏膜组织进行病理损伤指数的计分,经免疫组化染色分析胃黏膜组织中HSP70表达变化;制备胃黏膜组织匀浆,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安静组相比,运动对照组大鼠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显著增加,HSP70表达稍有增加;加药组大鼠SOD活性和MDA含量变化不显著,HSP70表达显著增加;与运动对照组比较,加药组SOD活性明显上升;MDA含量明显下降;HSP70表达进一步增加。结论:白术可以预防运动应激性胃溃疡,其保护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胃组织中自由基含量,增强SOD活性和提高HSP70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热休克蛋白70与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热休克蛋白又称应激蛋白,广泛存在于生物界,对机体有极强的保护作用。HSP70在应激状态下表达可显著升高,有较强的抗损伤作用。在运动医学领域中,HSP70是热休克蛋白中研究最多,也是研究最深入的一个家族。主要介绍了HSP70的生物学作用,以及它在运动中的表达及其与运动的相互关系,并对其在运动医学领域中潜在的研究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爬梯与跑台两种不同运动方式对小鼠骨骼肌中细胞凋亡调控基因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小鼠分为安静对照组(YC)、爬梯运动组(YR)和跑台运动组(YE),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分别对各组腓肠肌中凋亡调控基因(ARC、Bc l-2、Bax、HSP70、X IAP)及Caspase-3基因进行检测。结果 (1)与YC组相比,YR组ARC和HSP70 mRNA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而Bax和Caspase-3 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5);(2)与YC组相比,YE组Bc l-2、HSP70和X IAP mRNA水平均显著上调(P<0.05),而ARC和Bax mRNA水平均显著下调(P<0.05)。结论爬梯和跑台运动均可干预凋亡调控基因而弱化骨骼肌细胞凋亡的潜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螺旋藻复方对递增大负荷运动小鼠肝脏、心肌、骨骼肌的保护作用和HSP70表达的关系。方法: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分别观察递增大负荷运动和递增大负荷运动 螺旋藻复方对小鼠心肌、骨骼肌和肝组织的形态学影响。用免疫组化法(SP法)研究适量运动、递增大负荷运动、适量运动 螺旋藻复方和递增大负荷运动 螺旋藻复方对小鼠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肝细胞的HSP70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光镜下,递增大负荷运动组小鼠心肌、骨骼肌和肝细胞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肿、变性和坏死。在电镜下,可见肌原纤维断裂、细胞肿胀、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和细胞核核质溶解,可见凋亡小体。而递增大负荷运动 螺旋藻复方组小鼠心肌、骨骼肌和肝脏的病变程度明显减轻。运动各组小鼠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肝细胞HSP70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适量运动 螺旋藻复方组小鼠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肝细胞HSP70表达均高于适量运动组(P<0.01或P<0.05)。递增大负荷运动 螺旋藻复方组小鼠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肝细胞HSP70表达均低于递增大负荷运动组(P<0.01或P<0.05),但与适量运动 螺旋藻复方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螺旋藻复方能抵抗递增大负荷运动导致的组织细胞损伤,其分子机理与该方提高运动诱导HSP70表达水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交感—肾上腺皮质/髓质系统等传统应激信号系统以外的信号分子,热休克蛋白在免疫机能调节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细胞信号传导的角度,综述热休克蛋白在运动应激下免疫机能的反应和适应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Plasma 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 concentrations rise during heat stress, which can independently induce cytokine production. Upper body exercise normally results in modest body temperature elevation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impacts of additional clothing on the body temperature, cytokine and HSP70 responses during this exercise modality. Thirteen males performed 45-min constant-load arm cranking at 63% maximum aerobic power (62 ± 7%V?O2peak) in either a non-permeable whole-body suit (intervention, INT) or shorts and T-shirt (control, CON). Exercise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IL-6 and IL-1ra plasma concentrations (< 0.001), with no difference between conditions (> 0.19). The increase in HSP70 from pre to post was only significant for INT (0.12 ± 0.11ng?mL?1, < 0.01 vs. 0.04 ± 0.18 ng?mL?1, = 0.77). Immediately following exercise, Tcore was elevated by 0.46 ± 0.29 (INT) and 0.37 ± 0.23ºC (CON), respectively (< 0.01), with no difference between conditions (= 0.16). The rise in mean Tskin (2.88 ± 0.50 and 0.30 ± 0.89ºC, respectively) and maximum heat storage (3.24 ± 1.08 and 1.20 ± 1.04 J?g?1, respectively) was higher during INT (< 0.01). Despite large differences in heat storage between conditions, the HSP70 elevations during INT, even though significant, were very modest. Possibly, the Tcore elevations were too low to induce a more pronounced HSP70 response to ultimately affect cytokine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8.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是细胞在应激条件下产生的一类蛋白质,又称应激蛋白(stress protein,SP),与细胞的许多病理、生理过程相关。过去的研究发现,HSP与运动关系密切,在机体运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章综述了HSP的产生、表达、特点、作用、分布以及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希望对运动训练中如何合理进行运动训练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主观感觉疲劳量表(RPE)是否适用于中老年肥胖患者运动处方实施过程中运动强度的监控并分析影响RPE的相关因素。方法:215名中老年肥胖患者,进行递增负荷实验测试功能能力(F.C.,单位为代谢当量METs)和相应的RPE。以70%F.C.完成一次中等强度运动,同时记录患者的RPE值,比较用RPE推测的METs值和用递增负荷实验测得的METs值之间的差别。结果:受试者平均F.C.为6.1±1.8(METs),对应的RPE为15.2±1.6。RPE与BMI、性别、教育程度和抗心律失常药物有一定关联。70%F.C.为4.9±1.1(METs),而用RPE计算的预测值为5.6±1.2(METs),后者较前者高23.1%(P<0.01)。结论:在中老年肥胖患者实施运动处方的过程中,使用RPE会过高估计其实际运动强度;BMI、性别、教育程度和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是RPE的影响变量。  相似文献   

20.
运动猝死是近年来高校讨论的热点话题,通过对运动性猝死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进行了综合性的思考,探讨运动性猝死的发生原因及其机制,并以此为依据提出运动性猝死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