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符合教育规律和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实际,这既是对改革目标的要求,也是对改革方式的总结.教育是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并且是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子系统,教育改革不能"就教育论教育",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看待教育改革.其次,教育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从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改革一个方面就会涉及到其他教育,任何一项教育改革,几乎都是综合改革.如何推进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要依靠体制机制创新,其中,加强省级教育统筹是推进综合改革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国的教育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必须进行通盘、全面的综合改革。教育改革与包括城乡一体化、科技体制改革等其他领域的改革密切相关。教育改革的核心是立德树人,重点是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改革考试招生制度和教育管理体制。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需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等。  相似文献   

3.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改革方案中重点提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综合学习全会中教育改革的内容和专家学者们的观点,笔者以为,此次所提及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重点包含两层含义,其一是"综合改革",其二是"教育治理"。"综合改革"的综合性和全面性就如同教育的所有问题几乎都会集中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如学业成绩、养成性教育、作业与学业质量、学生负责和社会需求以及学科内容设置与学习方式的转变等,但教育问题的根源还不止课堂上教与学那么简单,因此,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是以全面而开放的态度,深  相似文献   

4.
朱虹 《职教论坛》2014,(7):4-10
<正>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年。认真研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目标任务、路径举措和具体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开阔思路、交流经验,更好地形成改革共识,凝聚改革正能量,全力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主旋律。一、深刻领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意义全面深化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要求"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如何认识当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势、新问题,如何攻坚克难,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在此提出一些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社会事业概念下,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这是惠及人民的工程,也是一项事关社会建设、社会发展势在必行的工程。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举措(一)突出人本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一直是教育的核心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全会同时强调"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令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用700多字的篇幅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出了清晰的阐释和全面的部署。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推进管办评分离三个层面、23个方面明确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政策要点。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决定》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强调"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重点在深化,关键在综合,要用系统思维、全面意识和全球视野认识改革,用普遍联系观点设计改革,用统筹兼顾的办法推进改革。职教领域的改革,亦应如是。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放在了“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任务的首要位置,充分体现了教育改革的重要性,也为今后几年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解决教育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的改革破冰之举将陆续要出台.我们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为背景,针对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说明应以"综合"的观念认识认证的背景,从"综合"的角度认识认证的目的和意义,用"综合"的思路部署和推进各项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强大动力,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必须把握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完善教育体系、开展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进管办评分离等改革重点,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一、改革的艰巨性与改革者的勇气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其艰巨性至少体现在两点: 其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任务本身便非同寻常的繁重.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是教育的特定类型(如农村教育)、特定层次(如义务教育)、特定范畴(如德育)、特定要素(如课程)的单独改革,而是所有领域、所有层次、所有范畴、所有要素的相互关联、相互照应、相互协同的改革.因此,判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是否成功的依据,也就并非教育的某个类型、某个层次、某个范畴、或某个要素有无发生积极变化,而是整个教育的结构、运行及质量有无焕然一新.换言之,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最终结果,应当是教育系统各组成部分共同地、相互促进地全面提升,是整个教育的真正转型.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社会事业改革创新方面,吹响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进军号角,从现在起到2020年,我国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政策要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以立德树人为导向,全面创新育人模式综观历届党代会和全会文件,党的教育方  相似文献   

14.
<正>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成就和经验表明,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因此,我们要围绕教育治理体系改革、教育治理能力提高,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现教育事业科学发展;通过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更好地促进教  相似文献   

15.
《中国教工》2014,(2):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重大部署,特别是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各级教育工会要深刻领会并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做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促进者。  相似文献   

16.
考试招生制度常常被大家看做是教育教学的指挥棒。许多校长、教师反映,考试制度不改,素质教育无法推行。所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牵到了教育领域改革的牛鼻子,必然会推动整个教育领域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面深化改革依然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强调"十三五"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十四五"时期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会议听取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展情况汇报,强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相似文献   

18.
袁贵仁 《中国地质教育》2013,(4):I0001-I000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重大部署,特别是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对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重大部署,特别是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对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作出重大部署,特别是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总体要求,明确了教育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对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