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相遇问题"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与交通"专题中"解决问题"领域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单向的行程问题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相遇问题"是传统的教学内容,但北师大版教材的编排与老教材、现在的浙教版有所不同,北师大版教材只安排一课时教学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已经在我国的初级中学全面铺开,与国家颁布的《新课程标准》相配合的教材有许多种,笔者所在的学校在课改开始后分别使用过华师大版、北师大版和人教版三种版本的初中数学教材,这三种教材各有特点.笔者认为,北师大版教材则特别突出了  相似文献   

3.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初级中学,从2002年秋季开始使用北师大版《数学》,虽然其间有两届学生使用过华东师大版《数学》,但从今年秋季开始又恢复使用北师大版《数学》.通过对两种版本教材的对比,就“二次根式”的内容来看,笔者认为华东师大版《数学》优于北师大版《数学》.笔者现就“二次根式”谈谈教学中的困惑.  相似文献   

4.
一、线段图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运用情况线段图作为一种有效的且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的教材中出现较少,也出现比较晚。笔者翻阅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数学》第一册至第十一册的教科书,发现线段图在教材中一共  相似文献   

5.
"综合与实践"是数学课程中的一个较新且有特色的领域,通过比较研究法分析人教版和北师大版这两种版本教材的这一领域对四基要求的体现,归纳出这两种教材都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四基,但北师大版思想内容跳跃性大、人教版数学知识性强等特点,因而教师在选用教材时可以以人教版为主,吸收北师大版的教学思路、方法以及趣味性等优点,从而更好地完善这一领域内容以及把握好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趋势.《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  相似文献   

6.
现行的初中数学新课程教材有多种版本,笔者发现,人教版、华师大版、北师大版、苏科版等版的教材对“数的开方”与“勾股定理”这两部分内容采用了不同的编写方式,呈现方式又各有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各地学校又对其作了教学法加工.下面笔者就其背景和理论依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编写方式的优劣与教学的有效性,并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进行反思,给出“勾股定理”与“数的开方”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7.
冯德雄 《数学教学》2011,(12):7-9,24
现行的初中数学新课程教材有多种版本,笔者发现,人教社、华师大版、北师大版、苏科版等版的教材对“数的开剪”与“勾股定理”这两部分内容采用了不同的编写方式,呈现方式又各有特点.在实际的教学中,各地学校又对其作了教学法加工.下面笔者就其背景和理论依据进行分析,比较不同编写方式的优劣与教学的有效性,并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进行反思,给出“勾股定理”与“数的开万”的另一种呈现方式.  相似文献   

8.
我市(江西省萍乡市)于2002年秋季起使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版的义务教育标准教材(以下简称"北师大版)。笔者经这七年对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教学实践,认为探究性教学是教授好数学课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郭永生 《学周刊C版》2010,(12):153-154
比较探究文是北师大版语文教材的一大特色,但其教学却是北师大版教材的一大难点。在一次比较探究文的教学研讨活动中,几位教师运用比较探究的方法上课,但是效果各异。笔者将部分课堂场景以案例的形式记录如下,并进行了一下辨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材也呈现出多元化局面.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有许多版本的教材.与以前全国只有统一的教材相比,教材的多元化促进了教育教学的百花齐放,但也给一线教师带来一些困惑.笔者最近遇到这样一件事:某地一重点小学是课程改革的积极拥护者,2001年新课程就进入课堂,在起始年级使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并使用了4年.2005年学校规定:从2005年秋季起,在起始年级和以前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年级统一改用苏教版数学教材(江苏教育出版社).  相似文献   

11.
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单元主题是一个亮点,相应的教学方法也是新时期的新型高效教学手段。如今小学语文教师愈发重视单元主题相关教学策略的运用,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即是其中一种。笔者主要以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学为例,探讨单元整体教学策略的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北师大版初三历史教材在编排上的两处不够严密之处,指出来以请教行家.  相似文献   

13.
2011版课标提出了"四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笔者认为,数学基本活动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现以北师大版、人教版、苏教版教材"锐角三角函数"第一课时的编排为例,略谈数学活动设计。一是引入概念的数学活动设计。三种版本的教材编排,对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的活动设计有两种侧重方式:一是现实生活体验,二是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发展。北师大版教材设计:以"从梯子的倾斜程度谈起"  相似文献   

14.
力臂概念的引入历来是杠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笔者分析了苏科版、沪科版及北师大版物理教材,发现这几种版本的教材都是直接给出力臂的概念,而回避引入概念这一难点.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了解到,学生如果对力臂概念不能深入理解,则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会出现很多困难.如不能正确找到力臂,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无法判断力臂是否在杠杆上  相似文献   

15.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成果,开发了语文教学的新思路。新事物都要接受众人的检验,对此教材评价褒贬均有。有部分教师认为使用北师大版小学语文教材加速了学生之间两极分化。笔者认为: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原因不在于新教材本身,而在于教材使用者对教材的不当操作。教师应当善于使用北师大版教材,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童义清 《学子》2014,(8):13
正"自选长度单位的测量"是北师大版教材二(上)的内容,情境课题为"教室有多长"。在教学实践中,我对教材的编排有三点困惑。一、主题图是否可以调至主问题之后北师大第四版教材从2012年起开始投入使用,本套教材编写的体例特色是"情境+问题串"。研读教材中,我发现各节内容多是依据特定情境图提出一组(或一个)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省初中课改区数学大都采用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经济化发达的首都与相对落后的海南,化落差使得我们在使用北师大版的数学教材时不可避免的存在适应性问题,而这些问题恰好就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实行课程三级管理中学校管理必须解决的校本教材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是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程标准的二次创造。我在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过程中对此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18.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中“作息时间表”一课所要突破的教学难点之一是“能根据钟面说出经过时间”,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了“经过时间”这类问题的题型,将“经过时间”问题具象化,从而引导学生顺利解决此类问题.特将此方法与大家共享.  相似文献   

19.
多位数(比万大的数)的读写一直是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对这一教学内容国内几种不同教材在编写中是怎样安排的呢?学生在学习中又有哪些具体的困难呢?笔者选取了北师大版、现代小学数学版江苏版教材中的这一内容进行比较,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提倡"一标多本"。在此背景下,各地涌现出许多不同版本的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现,在极大地丰富了教学研究资源的同时,为我们进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对比提供了可能。通过这种对比可以帮助我们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笔者以"比热容"内容的编排为例,对2013年人教版、苏科版、沪科版、北师大版、沪粤版、教科版等6种版本教材进行比较研究。一、《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版)》对"比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