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释迦牟尼佛祖同时期的提婆达多,后期因为贪图名闻利养,走上了反对佛祖的道路,并制造了佛教史上危害甚大的僧团分裂事件,给佛教和社会造成了相当的混乱。本文通过对提婆达多事件的剖解,分析附佛外道的特征和本质。  相似文献   

2.
池田温《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收录的No.107《妙法莲华经卷六后记》是一份初唐时期的写本文献,其中有关于《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成立问题的重要记录.经过考证,该文献内容存在几处重要错误:记载的鸠摩罗什译经时间有误,记载的鸠摩罗什译经地点有误,将《观世音忏悔咒》与《提婆这多品》的情况混淆.因此,这份唐代写本文献并不能作为考证《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成立问题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律藏中的广律因为是因事制戒,所以保留了许多佛教故事,但目前学界尚较少注意。文章以《摩诃僧祗律》与《四分律》为例,重点介绍了其中一些精彩故事,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比较了这两部律藏中记述故事的异同之处,并简单分析其原因。  相似文献   

4.
律藏中的广律因为是因事制戒,所以保留了许多佛教故事,但目前学界尚较少注意。本文以《摩诃僧祗律》与《四分律》为例,重点介绍了其中一些精彩故事及其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比较了这两部律藏中记述故事的异同之处,并简单分析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5.
《儿子与情人》被认为是大卫·劳伦斯早期经典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成名作。"大母神"形象是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中典型的女性原型,具有"天使"与"恶魔"两种截然相反的内涵。本文从"大母神"形象出发,对《儿子与情人》中的母亲莫瑞尔太太进行解读,分析"大母神"莫瑞尔太太在整个家庭中的双重体现,揭示了其个人悲剧及家庭悲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前贤曾指出,郑玄礼学体系一本《周礼》。本文略举两例为之说明。其一,以"藏冰"、"用冰"为例:虽然郑玄主要依据《左传》文字说明礼学经典中所见"藏冰"、"用冰"的时间顺序,但回归《左传》则发现郑玄所释时间顺序无法与之相吻合,实则依从《周礼.天官.凌人》等所述"藏冰"、"用冰"顺序,而有别于服虔、杜预等立足《左传》的解释立场。可见在面对众多经典需要选择取舍之际,郑玄立足《周礼》立论,阐释经义。其二,以"五祀"为例:关于"五祀"记载主要见于三礼文献之中,但是杂乱无序、矛盾丛生。郑玄依据《周礼.大宗伯》祭祀体系,首先确定"五祀"祭祀等级,然后选取等级分明的《祭法》篇为基准,构建出合理的周代"五祀"祭祀制度,再以时代和等级差异调和其他记载。但是《大宗伯》记载明显与《周礼.春官.司服》相矛盾,郑玄却弃之不用。据此,可见在礼学经典内部矛盾抵牾之中,郑玄也遵从《周礼》以调和众说,构建礼制。然而既然《周礼》文本存在矛盾,而郑玄在其中又有所去取,那么郑玄所依据的不过是理想的文本而已。  相似文献   

7.
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1956年遴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他发表的有关佛教史的论文对原始佛教,大乘佛教的起源,大乘上座部,提婆达多等问题提出了新见解。在翻译著名史诗《罗摩衍那》的同时,写成《罗摩衍那初探》一书,除论述史诗的文学内容外,对印度古代史的一些重要问题,如印度封建社会的特点,分期,土地占有形式等,作出了精辟的论断。在文化交流史的研究方面倡导中外文化双向交流的观点。已发表的创作翻译论著总计约六百万言。考据著作有由他主持的《大唐西域记校注》。 他本是贫苦的农民之子,故乡在山东清平县(临清市)官庄,生于1911年8月6日。  相似文献   

8.
<痴人之爱>是谷崎润一郎由初期的"恶魔主义"转向"唯美浪漫主义"文学过程中产生的一部代表作品,继承了他一贯的女性崇拜的主题.本文从"痴"入手,来揭示本部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的一些文学创作精神.  相似文献   

9.
五婆     
五爷年轻时没结过婚,解放后才与带着两个孩子的五婆结了婚。五婆虽然是甘肃人,可比本地人还漂亮。她高高的个子、大大的眼睛、白白的皮肤,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小许多。一双半大不小的"黄瓜脚",比正常人的小一半,比七寸金莲大两寸,走起路来风风火火。每当五婆出现在街上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考察原卷的基础上,搜集相关资料,对日本东京御茶之水图书馆"成篑堂文库"所藏敦煌文献进行了著录和考证.从文献学和历史学两个方面揭示了这些写本的书写形态、内容及学术价值,为散藏敦煌文献研究提供了一些新的信息和看法.  相似文献   

11.
以学科史学视角,以文本批判分析方法,文章考察《大英百科全书》(1888)之"中国"词条的撰写者、英国国王学院汉学教授罗伯特·唐古拉斯撰写的《中国文学》(1875),窥见当时英国学界对汉学研究的渴望状态,揭示英国学界对中国文学的贬损态度,指出当时英国学界研究汉语言文字中存在的问题:(1)汉语言的基础知识薄弱;(2)研究者多为来华传教士,仍有许多人不能通读汉语源文本;(3)英国汉学界收集的经典文本不全面;(4)以古希腊和古拉丁语为纲,以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为范,强硬地评判中国文学的优劣。  相似文献   

12.
清末著作权律的出台,主要涉及到四个政府部门:民政部、宪政编查馆、资政院及军机处,这其中,民政部比之其他部门要显得更为重要。关于清末著作权律的实施问题,学界有一种看法认为该律并未真正实施,其实,无论是从当时我国的内部舆论、外部列强的压力,还是从民政部的晓谕及事后案例的引用等,都可以看出事实并非如此。学界忽视民政部的作为,不足取。  相似文献   

13.
曹鹏 《嘉应学院学报》2007,25(5):106-108
曹魏《新律》之成,通说多归功于陈群,刘邵则无足轻重,甚至可提可不提。但据陈寿《三国志》载,《新律》的制订者却并无陈群其人,而只是刘邵与庾嶷、荀铣等。参与《新律》基础上制定《泰始律》的律学家杜预,应该看过《三国志》,却对陈寿关于《新律》修撰者的记载并无异议。斐松之引书二百余种,注释、补充、考订《三国志》,也未对陈说有所修正。"诏陈群、刘邵等制新律",或"令司空陈群等制订魏法"之说,则出自成书晚于《三国志》四百多年的《晋书.刑法志》,而《晋书》所存在的对史料未予认真甄别去取,"不求笃实"的缺点,在成书后即受到其当代人的批评。《新律》制订者的问题大可存疑,至少有理由强调,应该对刘邵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4.
"曾点气象"学界耳熟能详,"幔亭之风"却知者寥寥。在结合朱熹的著作及前人的材料基础上,对"幔亭之风"的形成进行历史回顾,揭示出其美育的三大特征,即美育价值目标的明确性、美育内容方法的丰富性、美育效果的愉悦性。"幔亭之风"已对"曾点气象"进行了理性超越,其美育实质即是以践履为基础的圣贤人格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15.
许多古书注解和字典辞书认为,古代汉语中,"去"有"藏"的意义,因而有时以"藏"释"去".释"去"为"藏"始见于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左传·昭公十九年》:"纺焉以度而去之."杜注:"因纺纑,连所纺以度城而藏之,以待外攻者,欲报雠."杜预用"藏"与"去"对释,但未说明原因.其后南朝裴松之注《三国志·魏志·华佗传》"去药以待不详"一语,则直言"古语以藏为去",古代"去"与"藏"音、义相通.唐陆德明《经典释文》赞同裴说,  相似文献   

16.
湖南东北部的母亲称谓主要有毑[■ia]、婆、娘、妈、■[mai]和爷[iɑ]六类称谓形式,它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依次经历了"妳"、"毑"类称谓、"婆"类称谓、"娘"类称谓和"妈"类称谓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牛顿三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它深刻地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且牛顿第三定律在我们的生活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非常广泛。结合数学实际,探索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的特点及规律。  相似文献   

18.
《细雪》是日本唯美派作家谷崎润一郎的代表作,相较于之前恶魔化趋势显著的其他作品而言,充满了浓郁的关西风情和古典之美,是一部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作品。本篇论文主要以小说中女主人公雪子的六次相亲经历为线索,分析、揭示隐藏在相亲背后的芸芸众生之相,对其隐性的恶魔化因素进行挖掘,窥探谷崎润一郎的创作主张和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广泛存在于早期文字书写的史籍中。通过梳理各民族造人神话起源类型,发现在藏民族史籍《西藏王统记》中记载的一则"兽妖造人"神话,区别于其他各个民族的叙事模式。通过对文本细致解读,从福柯"权力话语"视角出发,分析"兽妖造人"神话中"人之死"、"话语权力"、"凝视与规训"等具有后现代意味的深层表述,揭示少数民族文学文本的解读同样适用于"后现代"等经典分析视角。通过个案的呈现,启发对少数民族文学文本解读的另一种可能。  相似文献   

20.
恶魔人到来     
1972年6月,《恶魔人》诞生于日本石川县漫画家永井豪的手中。这部著名长篇漫画作品曾在十几个国家翻译发行,发售500多万部,影响长达32年,其经典热力程度不言而喻。2004年10月,曾经被认为不可能出现在电影银幕的恶魔人,以从未有过的真实形象登陆各大影院,被高超影像技术包装一新出现在影迷们的面前,由此再次掀起了恶魔人狂潮。而后不久,由著名手办造型家竹古隆之与漫画大师寺田克也两人强强联手创作出可动人形作品——恶魔人,又再次震撼地站在人们面前!竹古隆之在完美实现寺田克也的造型同时,也入木三分地从中诠释了恶魔人的实体内涵,精彩细腻的表情刻画、舒适顺畅中潜藏着性格的关节,高超技艺、精致入微的体态造型,彰显了恶魔人隐藏于一身的双重性格,沧桑中亦怀着悲壮,全身大部分的零件可拆装替换,可动范围设计完美无缺,从各个细节都体现了造型大师的名作风范,在众多的收藏珍品中,竹古隆之造型版本的恶魔人绝对是一部不可错过的经典收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