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徐履廉 《下一代》2012,(10):44-44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阳节是发扬敬老爱老优良传统的节日,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建设路小学以此为契机开展了重阳节孝老爱亲感恩活动,做好育人文章。  相似文献   

2.
翁慧俐 《现代教学》2015,(Z1):136-137
了解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历史由来和节日文化,和家人一起体验重阳节的节日习俗、饮食文化,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我校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尊敬长辈、关爱老人,懂感恩、讲奉献。【案例】1.活动准备学校准备:整合课程资源,设计重阳节活动课程;开发社区资源,拓宽实践天地;投入活动经费,保障活动开展。家庭准备:采购节日食品,品味饮食文化;安排举家出游,体验节日风俗;关爱身边老人,感  相似文献   

3.
袁坚 《父母必读》2023,(10):30-33
<正>登高、插茱萸、簪菊花、喝菊花酒是古人庆祝重阳节的仪式,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传达了古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说到九月初九重阳节,大家应该不陌生。1989年,我们国家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到了2 0 12年,国家又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重阳节为“老年节”。如今大家应该已经习惯于在重阳节问候、探望老人。而在古代,这个节日也与尊老、敬老有关。  相似文献   

4.
韩涛 《下一代》2012,(10):44
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阳节是发扬敬老爱老优良传统的节日,山东省枣庄市中区建设路小学以此为契机开展了重阳节孝老爱亲感恩活动,做好育人文章。通过国旗下的讲话,让学生们深深懂得,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会感恩是文  相似文献   

5.
我对于重阳节的期盼就像小孩子盼过年一样。在我的心中,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比起那些舶来品“情人节”、“愚人节”等,重阳节更能体现我们东方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文化底蕴。真希望能在重阳节放假一天,阖家老少一起相携着去登山!其实,每年的重阳节我和我先生都会设法抽出时间,带上平日缺少体育活动的“豆芽菜”儿子,约上两家的老人,并尽可能多地招募兄弟姐妹家的成员,组成登山队,一起欢度节日。因为重阳节又是“老人节”,这还是一个引导孩子尊敬老人的好时机。我们的祖国山川秀美,光是我所在的杭州就有成片山岭,如西湖南岸的“城隍山”,也就…  相似文献   

6.
雷蕾  殷春义 《红领巾》2007,(2):12-12
到现在我才发觉九九重阳节是个重要的节日。往常这时候,我只会顾着自己开心,忘记了老人们的感受,忘记了老人们的孤单,忘记了老人们的忧伤,忘记了老人们的心愿,使我身边的老人都闷闷不乐。动口不如动手,就来点实际行动吧!  相似文献   

7.
今天是重阳节。我带孩子们画了寿桃,并告诉他们晚上要给爷爷、奶奶祝贺节日。吃完晚饭,孩子们坐在位子上等着。老人们进来了。我首先祝老人们节日快乐,之后,我请孩子们给老人让座,给老人说儿歌“小拐棍”、“捶捶背”。说完儿歌,孩子们个个伸出小拳头,轻轻地给老人...  相似文献   

8.
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这个节日不仅指诗词中的登高、遍插茱萸、饮菊酒,更重要的是,它也是老人节。若从隔代关系出发,我们该如何解读为子子孙孙奉献一生的老人们的故事呢?老人的常态如今,我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的夕阳生活已然出现了两个极端。一端,随着社会的发展,空巢老人的现象日益明显,在乡村中  相似文献   

9.
《红领巾》2007,(10):44-44
在10月,有两个节日,我们一个也别错过。九九重阳每年阴历的9月9日,是重阳节。重阳节是个快乐、健康、敬老的节日。"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zhūyú)",是重阳节的三大习俗。  相似文献   

10.
伴着金秋的凉风,丹桂的芬芳,我们又迎来了一个重阳节。这是个代表九九日月相逢的节日,是个象征着长长久久的节日,是个尊老、敬老、爱老的节日。老人对我们的爱,博大而无私;我们对老人的关心,渺小而稀少。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理所当然地手心向上地去索取,却忽略了雨天为他们撑上一把伞,劳动后为他们递上一杯热茶,睡觉前为他们揉揉肩……那么,就让我们和爷爷奶奶共度一个温馨的重阳之夜吧!让我们轻轻抚摩无情岁月留在父辈脸上  相似文献   

11.
尊老的礼仪     
曾燕波 《家庭教育》2007,(10S):46-46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余全有 《天中学刊》2014,(2):103-106
九月九日定型为民间传统节日是在西汉初期以前,而使用"重阳"这一节日名称,则是在东汉之后。重阳节包含众多习俗因子,许多因子来源于远古先民的生产、生活和宗教活动,它们构成了重阳节的基本内容,并不断赋予重阳节俗新的文化内涵,使重阳节俗一再演变。  相似文献   

13.
重阳节是杂揉多种民俗为一体而形成的汉族传统节日。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之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为了弘扬传统文化、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社会各界都应充分重视重阳节。一、提升重阳节的内涵,营造重阳节文化氛围;二、从学生抓起,通过宣传教育,传承重阳节;三、健全规章制度,完善工作机制;四、开发"银发经济",节日促销老年用品;五、吃喝兼顾娱乐,在传承中创新;六、汲取世界各国节日文化中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伴着金秋的凉风,丹桂的芬芳,我们迎来了“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九九日月相逢,是个象征长长久久的节日,是个尊老、敬老、爱老的节日。 1989,我国把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给传统的重阳节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老年人的节日,也为我们少年儿童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提供了践行契机。  相似文献   

15.
尊老的礼仪     
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重阳节。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  相似文献   

16.
《母婴世界》2013,(10):10-10
中秋节过后,很快便是重阳节。很多人会问,重阳节与育儿、孩子有什么关系呢?深思其意,关系莫大。于我看来,一年一度的重阳节也是敬老节,启蒙之时,灌输“敬老”观念,对他而言,也是一种爱。“爱护老人、也是爱护将来的自己”,假若他把“敬老”传承下去,爱将延续,他的子孙也将继承传统,善待他,他的晚年将得幸福。  相似文献   

17.
《红领巾》2011,(10):32-33
重阳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畅饮菊花酒,遍插茱萸头……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关于这个节日,大家究竟了解多少呢?  相似文献   

18.
<正>重阳节也就是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之所以被称为"重阳节",这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在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我国古诗中描绘重阳节的风俗有很多。宋代杜世安的《惜春令》从多个角度描绘了当时重阳节的节日风物和节日民俗:"今夕  相似文献   

19.
农历九月初九,为我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为何称为“重阳”呢?在《易经》中,九为老阳之数。九月初九,月日皆为阳数,是谓重阳。尊老敬老,是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数千年来,代代相传,并将之发扬光大。据史书记载,舜有“事亲”之德,又有才干,尧就把帝位禅让给舜。成汤时代,“王者养耆老,尊道德。”《诗经》中,也有许多敬老思亲之作。西周之后,敬老开始形成制度。历代王朝,对敬老养老也做出了许多具体规定:春秋战国时期规定,70以上老人免1子赋役,80岁以上老人免2子赋役,90岁以上…  相似文献   

20.
行动     
道县: 10月16日是传统的重阳节,道县教育系统73所中小学校及教育局机关分别以不同的方式为老教师们送上节日的问候和真诚的祝愿,表达对老人们无限的敬仰与爱戴。各单位工会纷纷以茶话会、走访慰问、聚餐座谈、书画展览、组织远足登高等活动形式,让老教师度过一个和谐而欢乐的重阳佳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