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GDP再高速增长也不叫富,落到每个国人口袋里的钱增多才是真正的富。上大学时读雨果《悲惨的世界》,卷首一句话大意是:贫穷使人犯罪……当时,同学们都毫不怀疑这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现状的真实描述,与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毫不沾边。而近年来,我国因贫穷而滋生的犯罪案件飚升,再联想这句名言,禁不住思绪万千。  相似文献   

2.
上大学时读雨果《悲惨的世界》,卷首一句话大意是:“贫穷使人犯罪……”当时,同学们都毫不怀疑这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现状的真实描述,与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毫不沾边。而近年来,我国因贫穷而滋生的犯罪案件飚升,再联想这句名言,禁不住思绪万千。  相似文献   

3.
最近,新华社以<谁在悄悄收取我们的信息费>为题对郑州市一些中国移动用户被从手机话费中悄悄"割"去数元到数十元不等的梦网信息费作了长篇报道.报道说,这一现象已出现一两年,众多用户事先对此毫不知情或者不明白.而且据记者调查,中国移动用户在这种情况下为移动梦网"奉献话费"在全国相当普遍.  相似文献   

4.
"中国道富"黄光裕终于因涉嫌经济犯罪而受调查.我由此想起以前曾经特意留下过一张报纸,费了周折总算找到.这是2005年3月的一个版面,黄"首富"光临一家媒体,该报遂以整版的篇幅报道了他.  相似文献   

5.
贫穷是世界各国都存在的社会现象.英国媒体对于贫困群体的报道中,大部分仍集中在穷人对社会福利的欺骗行为和公共资金的浪费上.媒体的这种误报主要是由"文化定势"而致.  相似文献   

6.
如果有人问:在新的世纪,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应该说,新世纪最宝贵的财富是社会公众的"注意力".这是因为,如果缺乏社会公众的注意力,再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不可能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再优秀的人才也只能成为"埋在土里的金子".我们常说"档案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但如果缺乏社会公众的"注意力",恐怕再珍贵的档案也是一堆故纸.  相似文献   

7.
"三网融合"下的电视媒体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只要一根线、一台电视机、付一次款,我们不仅能看电视节目,更能上网、视频点播、打电话、购物、缴费、炒股票……,甚至还有许多超出我们想象的功能.从看电视到用电视、再到玩电视,下一代电视脱胎换骨,让生活更为丰富而便捷.这就是"三网融合"为我们描绘的未来美好蓝图.  相似文献   

8.
王石: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对应人物--洪七公江湖第一大帮派丐帮帮主,号称"北丐",为人洒脱,行事率性而为,在让出帮主之位后,他脱离俗务,逍遥人间. 而他是一个毫不低调的人,是一个爱唱反调的人,是一个大路不走走小路的人,是一个尽量和钱撇清关系的商人.他是王石.  相似文献   

9.
2002年10月,中央电视台首次启动"感动中国2002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此后这种方式被各级电视媒体所"抄袭",毫不夸张的说:"感动""骄傲"漫天飞舞。对这些"骄傲"和"感动"作出一些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它演变的轨迹:1.一开始的时候,这种活动多数以电视媒体作为主办  相似文献   

10.
从某种意义上说贫穷的确正折磨着我们,但是贫穷不是来自金钱的缺乏本身,现时代,贫穷对于贫穷者来说本身并不构成伤害和折磨的主要来源,构成折磨的是摆脱贫穷的机会并没有被公平地分施于他们的头上,贫穷者往往在这一机会的享有上处于劣势,这才是真正的折磨.  相似文献   

11.
贫穷是社会的顽疾,制约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导致人们贫穷的原因,除了自身勤勉因素以外,和身处的社会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们每天都辛勤地工作,其目的就是为了远离贫穷、走向文明和富裕,过上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然而,世界上有很多人即便工作再努力,生活依然在贫穷边缘挣扎,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印度经济学家阿比吉特.班纳吉和法国经济学家埃斯特.迪弗洛,为了探求贫穷的本质,花了15年的时间,深入世界五大洲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  相似文献   

12.
对于很多人而言,"四九城"是一个十分熟悉但仔细想想又不知其所以然的称谓.从民国时期老舍的小说到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文学作品,从话剧到电影再到北京人的日常生活,"四九城"似乎已经成为首都北京独有的城市称谓.北京人口中的"四九城"不仅是对北京这座现代化都市的简单指称,也是北京城长久以来沉淀的城市符号,更是属于北京人的一种历史文化记忆.那么,北京为什么会被称作"四九城"?"四九城"这一名称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历史由来呢?让我们从档案文献中探寻答案.  相似文献   

13.
由于受众的年龄、学历水平、经济水平等存在差异,对于3G通信手机这种新型的传播媒介的利用也存在不同,而这些不同,都导致了原本存在的"信息沟"进一步扩大,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穷者之间的差距加深.  相似文献   

14.
陆高峰 《传媒》2010,(8):38-41
人力资源是一种活的资本,不仅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可以多次开发的再生性,而且还具有自我增值的特点.美国"人力资本之父"舒尔茨曾这样强调人力资源的重要性: "土地本身并不是使人贫穷的主要因素,而人的能力和素质却是决定贫富的关键."据他测算,"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投资效益是固定资产的9倍".  相似文献   

15.
魏永刚 《今传媒》2007,(12):6-8
以水为主题的一系列报道成为《经济日报》2006年报道中耀眼的一章.《科学发展看五湖》《城市河流,让我们重新认识你》《莫让雨水空流走》等等,这些报道紧扣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报道.其中最夺目的当属"城市河流,让我们重新认识你"系列报道,这组报道以其主题重大、写作精心而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而"水文章"的"开篇"则是"科学发展看五湖"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16.
南昌市郊区乡镇企业总产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连年位居全省第一.农民的"口袋"富起来了,怎样使"脑袋"也富起来呢?这是摆在郊区区委、区政府而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区委、区政府从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的高度出发,以农户作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基地.1996年初制定的《全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在全区农户中推行家庭书库"123"工程,即倡导每户农家拥有1顶书橱,订阅2种以上报刊杂志,藏书300册.通过建立家庭书库来进一步引导农民求知、求富、求美、求乐.于是,我们郊区图书馆以此为契机,在农村中广泛组织开展了一场建立家庭书库,引导农民致"富"的"123"工程活动.我们基本做法是:  相似文献   

17.
在新闻圈里,常可见两种人:一种人,手头似乎有写不完的素材,稿件频频见报;另一种人,老觉得没啥可写的,常找领导要"题目",甚至手抄改编现成东西.人们管这种人叫"穷"记者,而称前者为"富"记者.  相似文献   

18.
有一个说法,记者抓新闻,脑要往高处想,脚要往低处走.这个观点是值得认真琢磨的.我们现在有些记者,是"脑往高处想"而"脚不往低处走",除了跑机关,跑部门,开新闻发布会,用材料写稿子,几乎眼里没有"活"的新闻.一旦你告诉他某某报登了一条什么新鲜事的报道,问他为什么没有抓到,他会回答:"这是个小事情,不值得我们大报来报道."  相似文献   

19.
首都一家报纸的总编辑同笔者聊天时说,在记者的队伍中,有不少人是快手、高手,写出的报道、文章,内容饱满,材料非常充实;不论什么题目,他们都能发挥得淋漓尽致,肚子里确实有“货”,人们称他们是“富”记者。笔者联想到我们通讯员队伍中,不是也有这种情况吗?有的通讯员善于发现题目,善于掌握素材,每个月、每周,甚至隔三岔五地在报刊上发表稿件,称他们是“富”通讯员也是不夸张的。当然,现实中还有不少通讯员是写作上的“贫穷户”,写一篇数百字、千把字的稿子,往往手里“货”不多,显得材料单薄,只好靠说教的言语来支撑,寄到编辑部,编辑改起来捉…  相似文献   

20.
"厚报时代",读者很难再细细地阅读每一份报纸.报业的残酷竞争,使"视觉增效"成了报社老总应对"读图时代"的制胜"法宝".这是因为,直观的图片,是信息最有效的传递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