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文在分析海德格尔与禅宗关系的有关史料基础上指出,海德格尔哲学与禅宗相互诠释的学理根据在于:海德格尔哲学超越西方哲学传统、展示出一个极为接近禅宗的立场.海德格尔和禅宗在哲学精神、存在、本然与佛、道等基本概念、人与世界的关系、语言问题等层面既相差异又能会通.本文进而提出了海德格尔哲学与禅宗相互诠释中应注意的四个问题,分析了海德格尔哲学与禅宗的相互诠释的四个层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哲学的逻辑基点是实践;海德格尔哲学中的核心问题——真理问题实质上就是实践问题;海德格尔真理论与马克思实践观有着不少相通或互补之处;从整体而言,当代西方哲学并没有真正超越马克思哲学,而海德格尔的真理之恩,无疑是在马克思开辟的生存论路向上的一大步前进,而决不是对马克思哲学的“终结”和“超越”。  相似文献   

3.
真理问题在海德格尔哲学中是极其重要的-个问题.在传统哲学中,真理问题被定位于认识论范围,"符合"是真理的本质.海德格尔力图为真理奠定-个存在论基础,揭示了真理的本质是自由.海德格尔前后期对真理有不同的说法,从中可看出前后期思想转向.本文旨在分析这种转向,以及这种转向在海德格尔思想和西方哲学思想历程中的内在意义.  相似文献   

4.
对海德格尔关于西方哲学史上“是”、“在”、“有”的千年之辩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把握西方哲学史上“本体论”、“认识论”及其重大转折的认识;而对海德格尔“此在”的基本性质的揭示则对其存在主义哲学的理解和掌握尤其重要,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是西方传统哲学的反叛者和变革者,他以对“存在”意义的追问为其哲学出发点,重新考察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得出了许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结论,动摇、颠覆乃至瓦解了西方哲学传统。海德格尔采用的迥异于西方传统的本源化思维方式,和东方传统思维方式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海德格尔和古代中国贤哲老子、庄子,时间纵逾数千年,空间横跨几万里,但他们对世界、人生等许多根本性问题的思考,达到了惊人的一致.分析、考察海德格尔和老、庄哲学思想的异同,对于我们理解一些世界性文化共生现象,也许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海德格尔对从古希腊以来开始的整个西方哲学发动一场追问与怀疑的革命,想从根本上改变西方哲学存在的宗旨和内涵。对传统哲学的消解和革命,导致呼唤人要“诗意地栖居”成为海德格尔哲学的中心内容。事实上,这更是一个近乎美学的论题。它使人们看到西方美学被掩荫和遗忘的部分,扭转了美学的单一阐释方向,为新一代美学家和美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基因,树立了开拓的勇气。  相似文献   

7.
"意境"这一概念是中国传统哲学所具有的、在西方哲学中找不到对应概念的哲学范畴。从西方哲学传统来看,意境不居于存在者层次,不能通过直观或者概念来加以把握,也不是作为模糊背景的空间与时间视域。意境的非对象化特征显示出其与海德格尔存在论之间具有一定的可沟通性,通过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可以揭示意境这一范畴的一些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8.
伊瑟尔文本观的哲学资源主要来自于因伽登的现象学和伽达默尔的解释学;德里达文本观的哲学资源主要来自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和索绪尔的语言学,二者与20世纪西方哲学两大主潮--人本主义和科学主义有着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9.
海德格尔在今日之学术界可以说是个偶像级人物,学者们就像追星族崇拜四大天王那样迷恋海德格尔。哲学博士、硕士们纷纷以海德格尔为研究对象,甚至到了言必称海德格尔、文必引海德格尔的地步。海德格尔热分明就是一种传染病式的学术时尚,理查德·罗蒂把他和维根斯坦、杜威称为西方哲学转向的三大关键人物,这是西方人的事。为什么汉语学界也如此崇拜这个人物?也许是因为这个德国人收过几个中国徒弟读过几本中国哲学书,并且还表示颇喜欢,而不像老黑格尔那样贬低东方哲学,让年轻的学人感到亲切和荣耀吧。或许是因为海德格尔的诗化哲学与东方诗性…  相似文献   

10.
本体论曾经是西方哲学的基本发展线索,从古代朴素直观的哲学到近代概念体系的形而上学哲学,历经批判与重建,最后又在海德格尔的生存本体论中找到了存身之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反形而上学的批判哲学,它颠覆了形而上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哲学,把哲学的批判力量解放出来.这种哲学与本体论的任何形式都是对立的,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生存本体论哲学是根本错误的.  相似文献   

11.
从实体本体论到文化本体论──论当代哲学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体本体论到文化本体论──论当代哲学的转向李无苑实体本体论是古典哲学的基本形态,它试图用一种抽象的形而上学的实体来说明世界。而文化本体论则是在经历了现代西方哲学的过渡之后,由卡西尔、海德格尔、伽达默尔、罗蒂等人开创的一种当代哲学趋向。它既超越了传统...  相似文献   

12.
对现代西方哲学时间观念的批判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康德、柏格森和海德格尔等人的时间理论进行批判考察和比较,以形式、自由和存在表征西方哲学时间观念的嬗变轨迹,这有利于我们在现代人文学术视野下,树立科学的时间意识,形成自己的时间哲学。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主要从四个方面实现了对"实体思维方式"的批判与超越;作为"后现代主义思想的教父",海德格尔的建构生成思维方式是对马克思实践思维方式的深化与补充;海德格尔哲学及其后现代主义思潮并没有真正消解与超越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更代表不了西方哲学的当代走向;在规范当代人类思想活动、实践活动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创新方面,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仍然有着不容置疑的奠基性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主体和语言的关系是西方哲学长期探讨的重要主题。文章分析了语言在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德里达的现象学哲学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揭示了其中作为支配语言行为的意识主体逐渐消解以及语言作为本体逐渐取代意识主体的特征,说明了现象学运动中语言的本体论地位不断提高的特征体现了现代哲学力图克服形而上学二元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主体和语言的关系是西方哲学长期探讨的重要主题。文章分析了语言在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德里达的现象学哲学中的不同地位和作用,揭示了其中作为支配语言行为的意识主体逐渐消解以及语言作为本体逐渐取代意识主体的特征,说明了现象学运动中语言的本体论地位不断提高的特征体现了现代哲学力图克服形而上学二元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并不是水火不容、无法沟通和理解的。事实恰恰相反,产生于我国先秦时代的庄子哲学思想,与当代西方海德格尔的哲学思想,虽然在时间和空间的跨度上相距甚大,但他们在本体论、存在论这些哲学的重大原则问题上,则是殊途同归,存在着惊人的相似和共同之处,从而表明了人类有着相通的和共同一致的哲学思考与追求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存在主义的著名代表人物,要了解存在主义必须要知道海德格尔,"此在"是海德格尔哲学体系的基石,要了解海德格尔必不可少要真正透彻理解"此在"。本文正是情绪状态角度对海德格尔的"此在"进行深度解读。  相似文献   

18.
廖永林 《商洛学院学报》2011,25(1):31-34,96
一直认为整个西方哲学对存在问题追求的思维过程为:存在——思维——语言。但综观西方哲学,事实恰恰相反:从早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通过语言确立了形而上学的位置;中世纪的神学家通过语言来论证上帝的存在;近代哲学家则在试图通过语言确立知识的确定性;现代的维特根斯坦则通过语言的分析取消了哲学存在的可能性。海德格尔明确反对以前的哲学家包括同时代的维特根斯坦将语言科学化、知识化的倾向,而他自己则陷入了语言的形而上学。整个西方哲学从柏拉图开始都是深陷在"存在"、"思维"与"语言"问题的迷雾中。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独特的人生之路,造就了海德格尔独特的哲学之路,造就了海德格尔独特的艺术之路。海德格尔追寻人生之路、哲学之路、艺术之路,都只为追寻“存在”之路。  相似文献   

20.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哲学是一种诗化美哲学,存在、诗意的栖居、诗化是海德格尔哲学的三大符号系统,它们含义精深,相互依存、互为牵涉,共同支起了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的大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