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3 毫秒
1.
论图书馆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提出了在图书馆管理中注入文化因素,致力于图书馆文化建设,把先进文化作为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发展的主流方向,以充分发挥文化力时图书馆科学管理的支撑、推动和促进作用;论述了文化的内涵、图书馆文化的概念、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谈图书馆为企业文化建设服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萍 《贵图学刊》1995,(1):44-45
文章围绕图书馆怎样服务于企业文化建设这一主题,阐述了什么是企业文化,我国企业文化的兴起和建设现状,以及图书馆,尤其是企业图书馆如何搞好企业文化建设服务工作提出了分析和看法。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与社区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丽华  董涛 《当代图书馆》2004,(3):17-18,21
高校图书馆如何走向社会,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已经不是新鲜的话题。本文在介绍社区概念以及社区文化建设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优势和高校图书馆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互助性,最后在高校图书馆为社区提供信息服务,搞好社区文化建设上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视觉文化理念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图书馆读者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视觉文化在图书馆读者教育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运用微电影、3D虚拟导航系统、游戏、知识地图等视觉手段开展图书馆读者教育已有具体实践案例,图书馆应通过积极开发视觉教育资源、建构多维视觉教育模式、开展视觉素养教育、营造良好的视觉环境等路径,实现视觉文化语境下的读者教育。表1。参考文献21。  相似文献   

5.
解读图书馆文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文章分析了图书馆文化的内涵、图书馆文化的特性与功能,图书馆文化与图书馆管理、图书馆形象、图书馆发展的关系等,以期引起对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西部高校图书馆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西部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从内涵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了西部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受我国各大中城市在对都市发展定位中为都市文化建设确立的建设目标的启发,通过对图书馆的属性和职能进行分析,并对图书馆为社区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所具有的优势和所做出的成绩进行总结后,提出了图书馆为进一步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与发展应采取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主文化是图书馆组织中中的一种内在的较深层次的精神文化。主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能够使组织内部形成一种强大的环境控制扭转,并以此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图书馆主文化建设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目标文化、制度文化、馆员文化、服务文化是图书馆主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图书馆文化的概念,论述了21世纪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度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一些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0.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文化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阐述了图书馆文化的内涵,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建设图书馆文化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设图书馆文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的视觉文化的到来。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网络视觉素养应该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钟进华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7):102-105
论述“读图时代”大学生视觉素养缺乏,高校图书馆作为素质教育的“第二课堂”在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大学生适应视觉文化时代生活、有效促进学习和个人审美能力的发展以及提高“看”的能力。针对如何提高大学生视觉文化素养的问题,提出具体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图书馆的人文精神与视觉环境;分析了人文精神在图书馆视觉环境中体现的动机,提出了图书馆要在视觉环境要素中融入民族精神、地域文化,体现时代感,注重系统化的管理,以实现图书馆视觉环境的构建和优化。  相似文献   

14.
以媒体技术本体化与视觉文化审美化为表征的新意识形态的弥散,深刻影响着当代文化的发展。物质性存在的强势与观念性存在的低限之间的博弈,是数字艺术以及电子视觉文化无法回避的现实。"数字化生存"的技术和"艺术化生存"的人文相互协调,才能实现数字艺术的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5.
阅读文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我国近年来有关阅读文化研究的成果。梳理了阅读文化研究进程、阅读文化的内涵、网络阅读文化及视觉文化对阅读文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16.
阅读推广活动与视觉经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图也是阅读,视觉经典也是经典,视觉经典体现视觉文化的核心价值,图书馆应该与博物馆和美术馆联合开展视觉经典阅读活动。  相似文献   

17.
宋永琴  刘萍 《新闻界》2008,(2):95-97
本文从娱乐传播理念入手,把脉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生产实践,探讨电视娱乐文化编码及视觉设计的缺失,由此构建电视娱乐节目"新生态",促动娱乐与人、娱乐与文化的深层和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意义] 探索高校图书馆运用手绘视觉艺术开展文化创意设计的实践经验。[方法/过程] 运用案例研究法,分析清华大学"手绘图书馆"项目的实践思路和过程,探究将图书馆的建筑设计、人文历史、资源和功能等多维信息运用到文化创意设计的实践中,并评估基于叙事的视觉设计创意在传播图书馆文化中的效用。[结果/结论] 手绘图书馆作品在图书馆文化历史传播和资源功能科普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传统与数字结合的文创形式获得读者认可,线上线下结合的融媒体手段是文创宣传行之有效的传播方式。将手绘视觉艺术应用于图书馆文化创作具有广阔的空间,对于高校文化传承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张会平 《图书情报工作》2009,53(16):129-132
可视化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丰富知识的表示方式,可视化技术对知识转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外化模式、组合化模式以及内化模式当中。通过分析可视化技术在上述三个模式中的作用,将可视化技术在知识转化中的作用区分为可视化绘制和可视化展示两种不同的机理。详细分析两者的实现流程和空间构成,并比较他们对知识转化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20.
Over the past 65 years, scholars have reframed the original model of gatekeeping to reflect the changing dynamics of news creation, distribution, and curation. In recent years,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e opened digital news gates to a proliferation of images captured by professionals and amateurs alike. Anyone with a camera or cell phone can shoot and distribute photographs and videos on the internet. Social media facilitates audience-to-audience sharing through tools such as Twitter, Facebook, Instagram, Vine, and Snapchat. This stream of visuals, along with the ease with which citizen journalists, bloggers, and tweeters can create and publish content, has changed the gatekeeping process. Few scholars, however, have addressed the impact that visuals have on the gatekeeping model, which was developed using text and broadcast stories. To address the changing role of the visual journalist and the audience, the authors conducted two studies. First, qualitative elite interviews with key visual decision-makers in Europe and the US provided questions for further exploration in the second study—an online cross-sectional survey of visual journalists who belong to three leading US organizations. The questions in this quantitative survey were also influenced by Shoemaker and Reese's hierarchy of influences and Bennett's multigated model. Findings indicate changes in the way visual journalists conceptualize their role and that of the audience. Based on these changes,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new model of visual gatekeeping—the twenty-first-century visual news stream where “gatecheckers” select, verify, and curate visuals but no longer solely control their distribution the way traditional gatekeepers d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