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段炼 《新闻知识》2003,(6):30-31
江苏泗阳大青墩汉墓的发掘一直都为社会各界所关注。不仅仅是由于汉墓自身的考古价值,还因为南京博物院拍卖考古发掘现场报道权引发了一场“报道权”风波。 从2002年10月始,南京博物院对泗阳县三庄乡的大青墩汉墓群  相似文献   

2.
从2000年持续了将近一年的北京老山汉墓发掘,到世纪之交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勘探,再到去年云南抚仙湖水下考古,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内,媒体介入文物考古报道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文物考古”、“重大发现”类似的  相似文献   

3.
考古发掘以其悬念性强,观众关注率高成为电视直播的“宠儿”。近期,国内国外电视界也相继掀起了考古电视直播的热潮。从老山汉墓到金字塔都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眼球,取得了成功。但这两次引起广泛影响的直播活动均因为考古发掘并未有重大发现,令观众多少有些失望。 在这样的情况下,考古电视直播如何进行,卖点在哪里?媒体如何把握炒作热度?考古直播形式是否能有新的突破?种种问题摆在电视人的面前。  相似文献   

4.
解析考古新闻“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焰 《新闻前哨》2002,(4):29-30
有关考古素材的新闻近两年来有愈炒愈热之势。从四川三星堆发掘、“彭公大墓”、老山汉墓、雷峰塔地宫开启,到云南抚仙湖水下考古,报纸追踪,电视直播,网上视频直播,可谓是全方位出击。媒体引发了受众对一向冷门的考古前所未有的兴趣与关注。  相似文献   

5.
《中国博物馆》2009,(3):51-51
1972~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三座汉墓,是20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墓中出土三千多件珍贵文物和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自2003年1月18日湖南省博物馆新陈列大楼正式对外开放以来,“马王堆汉墓陈列”展示了284件(组)文物,是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的精华,它引领观众穿越历史时空,  相似文献   

6.
2003年6月20日下午2点50分,西安北郊凤鸣原汉墓挖掘现场,随着考古工作者将移液管伸入两千多年前的铜锺中,一股翠绿色液体缓缓流出,飘溢而出的酒香令在场者无不动容———这液体竟是埋藏了二千多年的西汉古酒!意外发现鎏金铜锺2003年3月,西安一家房地产公司在施工过程中突然发现了一座古墓葬,西安市考古部门随后赶来对其进行发掘清理。西安市北郊已发掘的汉墓少说也有几百座以上,虽然位于汉长安城遗址东南角的凤鸣原先也有大型墓葬出现,但这里作为平民墓葬区很少有稀奇货,发掘之初考古人员对这座墓并不存多少奢望。但是,“整个发掘过程充满了…  相似文献   

7.
2002年底,买断新闻源第一次闯入湖北新闻界的视野———湖北电视台斥资50万元,买断枣阳九连墩古墓发掘的首家报道权。如今,九连墩考古新闻大战硝烟散尽,余音犹存。我们有必要通过梳理九连墩考古新闻报道的前前后后,冷静地全面审视这个全新课题,客观权衡利弊,以促进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买断:报道引入市场机制九连墩考古发掘,是建国以来我省最大规模的考古活动,意义重大,引起省内外广泛瞩目。在考古发掘“收官”前,省文物局向新闻界宣布:湖北电视台以50万元买断发掘过程的电视、图像、图片、文字、网络信息等首家报道权…  相似文献   

8.
<正>沂南北寨汉墓画像石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汉代生活、风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不仅是精美的古代雕刻艺术品,也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是东汉末年画像石极盛时期成熟的代表作。本书作者主持发掘、整理并主笔的《沂南古画像石墓发掘报告》,堪称考古发掘报告的典范之作,在学术界享有极高声誉,是汉画像石研究必读经典,被评为“二十世纪最佳考古发掘报告”之一。  相似文献   

9.
77岁高龄的刘心健老人,是原山东省临沂地区文管会专职考古工作者.在他数十年的考古生涯中,最值得他骄傲和回味的,莫过于参与发掘和发现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前不久,刘老专程从现定居地河南开封来临沂市档案馆为其"名人档案"捐赠档案资料,笔者就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出土情况采访了他.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法制现代化国家的宏观社会背景之下,每个组织和个人的活动必须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新闻活动当然也不例外.但是,一旦涉及具体的新闻活动,就有可能产生不同认识.不久前,南京博物院将发掘江苏省泗阳县三庄乡大青墩汉墓群的电视转播权和平面媒体"独家报道权"有偿转让给江苏卫视和<南京晨报>,引发巨大争议,正是这种不同认识的集中体现.在此之前,陕西秦始皇陵及汉阳陵、北京老山汉墓、杭州雷峰塔地宫、云南抚仙湖沉城及湖北九连墩等地考古报道也曾引发过类似的报道权争议.一段时问以来竟然集中出现这么多的考古报道权争议,确实值得我们对其中涉及的法律问题作认真思考.我们认为,只要我们对其中涉及的若干关系进行认真的梳理,是比较容易对这种争议作出清醒的判断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物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重视,文物方面的新闻成了读者关注的一个热点.像2007年广东“南海一号”古沉船被整体打捞出水,2009年位于河南省安阳安丰乡西高穴村的曹操高陵的发掘,2011年山东定陶“黄肠题凑”汉墓的发掘,以及2011年开始发掘的南昌市西汉海昏侯墓等,都引起国人广泛热议.许多文物考古新闻的大量报道,在普及国人的历史知识和增强人们文物保护意识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也带动起一股收藏热.  相似文献   

12.
1972年至 1974年长沙马王堆三座汉墓的发掘成为轰动海内外的载入考古史册的重大发现。三座汉墓出土的随葬品多达三千多件 (套 ) ,仅从三号墓中就发现了多幅帛画、帛图、以及十二万多字的帛书等珍贵文物 ,其中有两幅帛画张挂在椁室的东、西两壁上。本文主要就三号墓东椁壁帛画的修复整理情况略抒管见 ,以求正于大家。  一、马王堆三号汉墓东椁壁帛画修复整理前的情况  马王堆三号汉墓东椁壁帛画刚出土时发掘简报是这样描述的 :“椁室西壁的帛画 ,为长方形 ,长 2 .12米 ,宽 0 .94米 ,画的车马仪仗的场面 ,全画现存百余人 ,数百匹马和数十…  相似文献   

13.
新闻与啤酒     
最近,媒体上有两条新闻报道让人玩味。一条是:在7月26日揭晓的“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北京老山汉墓遗址以0票惨遭淘汰;另一条是:张健以11小时56分钟成功横渡英吉利海峡,成为完成这一壮举的首位中国人。 对这两件事的报道,众媒体都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倾注了很大的热情。老山汉墓的发掘,牵动了那  相似文献   

14.
近日,有关南京博物院发掘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三大封国之一泗水国遗存——苏北泗阳大青墩汉墓发掘新闻报道权的风波在全国产生很大反响,包括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社、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等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前来采访报道,对此予以关注。笔者作为南京当地媒体搞文物报道的记者,深深感到:尽管当事各方都出自宣传文物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几次备受社会关注的“考古热点”中,买断新闻报道权已经不止一次出现。较早的此类事件是2001年3月的雷峰塔地下迷宫开启,当时浙江影视文化频道买断现场直播权。前不久湖北发掘枣阳九连墩古墓,有关方面将独家报道权卖给了湖北电视台。其实买断新闻报道权在我国并不是什么稀罕事,在体育报道中早就有先例。报道权买断现象显现媒体竞  相似文献   

16.
3 月11日上午 ,杭州雷峰塔地宫发掘 ,各媒体记者纷至沓来。但据《新民晚报》特派记者林明杰报道 ,绝大多数记者只能作“壁上观” ,因为考古部门已将现场直播权卖给了当地的一家电视台。于是 ,其他媒体的记者只得从电视实况转播中了解发掘进程。所以 ,发回的报道大体相同。据说 ,独家买断考古现场采访权 ,现已成为考古界的时兴做法。我认为此举不妥。其理由如下 :一、“孔方兄”把持了雷峰塔地宫的入口处 ,有记者证但未付钱者莫进来。当金钱成为唯一选择的“游戏规则” ,新闻的平等竞争原则也就无从谈起 ,这会影响到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公…  相似文献   

17.
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考古档案工作,是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考古档案是在考古发掘工作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真实的原始记录和重要的保存价值,为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业务发展和科研提供珍贵的物质基础。收藏管理好考古档案,无疑是文物考古研究所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如果说考古发掘工作是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中心工作,那么考古档案工作则是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的基础。考古学者通过对古代文化遗存进行考古发掘,在发掘过程中经过严格的发掘程序,即原始记录、摄像、拍照、绘图,然后形成文字材料(年度发掘报告),最后组合成完整的考古…  相似文献   

18.
今年4月下旬 ,国内许多媒体相继报道了有关专家借助“警星CCK -3型人像模拟系统”的技术 ,复原了长沙马王堆女尸的生前容颜。马王堆女尸在地下已沉睡2100多年 ,而其出土也已整整30年。当年报道“马王堆”汉墓发掘与墓中女尸出土的重大考古新闻的新华社记者周长年先生 ,为此特为本刊撰文 ,回顾了30年前采访这条新闻的经过。  相似文献   

19.
当了三十多年记者 ,写过的报道很多 ,大多数已经被自己遗忘了。然而总有那么一些报道难以忘怀。这倒并非它们有什么独到的好处 ,而是它们在特殊的时间里 ,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 ,我就有过两次这样的报道。我当新华社记者 ,搞得最多的是科学技术方面的报道 ,其中包括考古发掘成就的报道。1971年5月的一天 ,我偶而得知 ,在郭沫若同志执著的努力下 ,国家文物局在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一个考古发掘成就的内部展览。于是我就前去采访。展厅里的文物 ,件件光彩夺目 ,极为珍贵 ,使我为之倾倒。1968年河北省满城汉墓中出土的两…  相似文献   

20.
叶雷 《传媒》2003,(4):14-16
近日,有关南京博物院发掘2000多年前西汉时期三大封国之一泗水国遗存--苏北泗阳大青墩汉墓发掘新闻报道权的风波在全国产生很大反响,包括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社、光明日报、解放日报等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前来采访报道,对此予以关注.笔者作为南京当地媒体搞文物报道的记者,深深感到:尽管当事各方都出自宣传文物保护的初衷,但从中引出的在激烈的新闻竞争状况下,媒体如何寻找开掘新闻源的途经,实在有反思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