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最近,<青年记者>刊登了杨晓白先生编译的<路透社新闻手册>、<纽约时报新闻采编部门价值与实践手册>.仔细读后,生出不少感慨,人们老说老外的"新闻专业主义"如何如何,看了这俩手册,真是领教了.所谓"专业",就是规范.没有规范,只有疯长,何谈"专业"?而疯长,则难逃"被修理"的命运."修理之手",不外乎政府(或法)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  相似文献   

2.
同一个新闻题材,不同的记者有不同的写法,其新闻价值和传播效果也不会一样。把自己的新闻写得发"亮",这是每一个记者的追求,也是其业务水平的体现。 发现"亮"点,首先需要有敏锐的眼力 新闻的"亮",并不是记者想写就能写出的,如果没有沙里淘  相似文献   

3.
传媒视野     
《现代视听》2012,(5):1-3
传媒资讯新闻出版总署等:严格处理"新闻敲诈"等违法活动为打击真假记者以"曝光"为名进行敲诈勒索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中央纪委驻新闻出版总署等三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决定自5月15日至8月15日在全国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打击"新闻敲诈"、治理有偿新闻专项行动。据悉,此次专项行动打击范围包括:社会机构或人员假冒新闻单位或新闻记者从事所谓新闻采访活动及利用"采访"活动敲诈勒索,新闻记者利用采访活动牟取利益、接受企业和公关公司"红包",报刊出版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以新闻报道形式发布广告、从事有偿新闻等。  相似文献   

4.
记者这个职业确实有一定的特殊性.记者的天职是追寻新闻,捕捉新闻,挖掘新闻,发现新闻.深入到群众中去、到生活中去、到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去"追"、去"捉"、去"挖"、去"发",是记者的职业需求.记者在履行职责、尤其在行使舆论监督职能时,因为要"追"、要"捉"、要"挖"、要"发",有时难免会产生一些磨擦,激起一些波澜,甚至引起一些矛盾,遭到一些白眼,但记者只要出于公心,行为举止符合法律法规、恪守道德规范,社会受众都是理解、支持、拥护的.  相似文献   

5.
这种事让我碰到不是少有的几次:要材料——越来越多的年轻记者常在采访一些会议时,追着会议举办方的有关人员问"有没有材料"。这是"画面"。"画外音":没材料怎么报道?早先是为记者提供领导讲话稿,后来是发给记者"新闻参考稿",再后来就更直接和更干脆了,连"红包"带"新闻通稿"  相似文献   

6.
郭珮铮 《新闻实践》2008,(12):43-43
笔者从香港来到上海求学两年,曾与不少内地新闻学教授及学子聊起业界的事情,很自然地谈到"红包"这个热门话题上。他们亦反问香港记者是否也有收红包的惯例,弄得笔者啼笑皆非。"有偿新闻"是新闻媒体刊播以牟取利益为目的的新闻。其特点为:一则新闻能否刊播,不是由其新闻价值而是根据提供所谓"新闻"的单位是否给予新闻机构"好处"来决定。一些新闻媒体将广告  相似文献   

7.
在神圣的新闻事业内部,“有偿新闻”问题不容回避。几年来,虽经中央和地方各有关部门的治理,有偿新闻蔓延势头得到了遏制,但问题仍然存在,有的还比较严重。禁止有偿新闻,已提到“加大新闻界的反腐败力度”的高度,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新闻业内的高度重视。有偿新闻有各种表现: 其一是有组织的集体有偿新闻。如有些新闻单位,新闻报道活动和经营活动不分,新闻采编队伍和经营队伍不分,甚至采取强制性措施,下指标,分任务,要求记者搞创收;有的把采编人员的工资、奖金与拉广告挂起钩来,实行奖罚;有的新闻单位以新闻报道的形式给企业作形象广告,并不标明广告;有些新闻单位出卖版面、时段、节目,或将版面、时段、节目承包给个人。 其二是个人有偿新闻。一些新闻单位的采编人员向采访对象索取车马费、误餐费、劳务费;有的记者以其他形式向企业索取产品、财物等。 其三是被动有偿新闻;有些企业在新闻发布会等活动中,给记者发“红包”、纪念品;有些企业以各种名义组织记者参加采访、旅游和娱乐活动;有些单位还设立名目给记者开稿费、发奖金、奖品等。 其四是那些隐蔽的、变相的、受某种利益驱动的有偿新闻。  相似文献   

8.
"做记者难,做企业报记者更难",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笔者认为也不尽然,做好企业报新闻,只不过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企业新闻不同于社会新闻,它的受众范围局限在企业内部,范围相对较小,因此,新闻线索的收集、采访,到最后的成文都与社会新闻有所不同.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对如何做好新闻采写工作略谈一二.……  相似文献   

9.
当今时代被称作"全媒体时代"、"全民记者时代",大众传媒和职业记者在流淌的新闻长河中跋涉的同时,自身也不时地爆出新闻,成为新闻事件的主角.近来一连串记者被通缉、被袭击、被辱骂、被殴打、被告上法庭等事件,只不过是一次比较集中的爆发. 媒体和记者构成"新闻元素",缘由多多,不可一概而论.不过,有一个缘由愈来愈突出起来,那就是舆论监督所引发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做记者难,做企业报记者更难",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笔者认为也不尽然,做好企业报新闻,只不过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企业新闻不同于社会新闻,它的受众范围局限在企业内部,范围相对较小,因此,新闻线索的收集、采访,到最后的成文都与社会新闻有所不同.笔者结合自身实际对如何做好新闻采写工作略谈一二.……  相似文献   

11.
企业通讯员既是媒体的"编外记者",又是企业的"新闻发言人.  相似文献   

12.
关于"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早已经是一个老而又老的命题.近年来提出来的"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我觉得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为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个命题.因为只有"三贴近",才能了解、掌握第一手资料,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不失真,才能保证和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本人在企业报从事新闻宣传报道工作已近20年,既当过"寂寞"编辑,也干过经常"出头露面"的记者,但是遗憾的是,在多年的新闻工作实践当中,既听说或碰到过别人"想当然",自己也有过"想当然",因而因为"想当然"影响了新闻的真实性,造成了应该吸取的教训.  相似文献   

13.
在百度上以"雾霾"为关键字进行新闻标题搜索,呈现在眼前的新闻有1690000篇,有报道雾霾天气来袭的消息,有指导如何应对雾霾的专家访谈,还有探索雾霾商机的新闻延伸,可谓五花八门。围绕"雾霾"这个热词,每个行业的记者都在做自己的文章,跑教育的提出雾霾天不适合上体育课,跑环卫的提出要给工人发"雾霾补贴",跑娱乐的则借明星之口  相似文献   

14.
辩证法强调认识论和方法论相统一,处理新闻的"动"与"静"关系也是如此。新闻有动态新闻、静态新闻之分,这是对两种新闻的表现形式之表述。如何处理好这两者关系,做好新闻,也是新闻记者的一个重要素养的体现。有的记者采取动态采写方式对待静态新闻,有的记者采取静态采写方式对待动态新闻,有的则采取两者的有机统一,种种方式,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5.
从"霸王集团员工冲击每日经济新闻报社"到"<经济观察报>一记者遭通缉",再到"某著名艺人之徒殴打记者",近期一系列事件将"新闻记者权益保护"的话题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记者如何保护自身权益,防范法律风险,避免新闻官司?本文结合实例就以下六个问题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16.
赵培玺  沙如钢 《传媒》2006,(9):34-36
面对新闻自身的"第一守望" "新闻队伍再不抓职业道德建设,数年之后,将无可用之兵".初听这一惊呼,以为危言耸听,庸人自忧.有偿新闻、虚假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虽为"四大公害",也只是个别人私下的肮脏交易,远未发展到那样严重的程度.当看到最近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四记者涉嫌敲诈被逮捕"的通报,不禁怵目惊心,盲目乐观不得.  相似文献   

17.
一 新闻不是文学,不是想象的产物,它所需要的就是事实准确,细节真实.而加强证据意识,则从源头上要求采编人员及媒体各流程,严格把控.图表、文字、照片、录音、录像皆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来不得半点马虎.这些元素只要从采访一线来,从现场来,都会成为报道的"铁证". 重视采集和留存这些"铁证",既能防止新闻报道出错,也有利于杜绝"邮件记者"和"办公室记者",把记者拉回到现场,拉到火热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去,而不是闭门造车,为制造轰动效应和吸引眼球,杜撰、嫁接、制造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18.
有一家报社总编说,他去年收到几封来自亏损企业的信件,反映一些记者患了严重的“嫌贫爱富”症。效益好的企业里记者整天象走马灯,而亏损企业门可罗雀,多年难见记者的影子。他们诚恳希望报社派记者到穷厂走走,向报社道道企业的苦衷。有的记者为什么会“嫌贫爱富”?除了正常采访外,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在内?有的人去富厂采访,除了吃好住好以外,还能捞到“红包”等灰色收入。而去穷厂,至多是招待一餐便饭而。特别是近几年来,有偿新闻之风盛行,花样不断翻新,新闻发布会接连不断,“新闻穴头”应运而生,记者拿“红包”司空见惯,记者…  相似文献   

19.
民生问题,是党和政府长期以来关注的重点,也是新闻媒体尤其是党报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各地各级党报不断加大对民生问题报道的力度,民生新闻在报纸版面上越来越多,拉近了党报与受众的距离,提高了党报的社会公信力. 党报新闻工作者要时刻心系民生,不能做"Mang(盲、氓)"记者.拆开"盲"字,是"目"和"亡",眼睛死了,所以就视而不见(知名记者白岩松语);"氓"是"亡"和"民"字,就是心中没有"民生"概念.看不到民众之所想所需就是新闻智"盲",对民生疾苦冷漠、热衷于制造社会议事日程就是新闻愚"氓".  相似文献   

20.
"跟会",即会议采访,是每个记者都要执行的例行任务.很多记者乐此不疲,原因是会议一般都有材料,甚至有统发新闻稿,记者不须动多大脑子,不愁完不成任务,而且有吃有喝可能还发纪念品,何乐而不为?也有相当一部分记者对"跟会"不胜其烦,认为那是奉命行事、命题作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新闻采写,忙乎半天,留不下什么有价值的新闻作品.还有一种常见的现象,有的记者参加一次会议,或者跟领导调研、或者参加某项检查回来,就写了事件本身,而且是千篇一律的标题,干巴巴的文字,信息含量和新闻价值有限,大量有血有肉的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东西被舍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