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追求既定约束条件下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首要目的,而研发是企业提高其生产率的重要途径。首先提出数理模型,从异质性生产率角度研究研发对企业利润的决定机制,再通过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样本检验研发支出对企业生产率以及其盈利状况的决定作用。对于企业盈利状况,我们分别验证了研发对企业利润规模以及利润率的影响。结论认为:研发通过提高企业生产率而带来企业利润的提高,进行研发的企业的生产率、利润规模与利润率要显著高于未进行研发的企业,企业研发支出规模与其生产率、利润规模与利润率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并重发展,企业越来越热衷于投身全球市场并且进行相应研发投入保持自身短期经营与长期发展,而目前的研究中很少涉及企业研发对其出口的影响.从企业生产率角度提出数理模型分析研发对企业出口的可能影响,研究认为研发带来生产率的提高而保证企业在出口市场具有更大能力获得利润,从而促进企业出口.通过2005—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样本数据经验研究也证实了理论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即研发能够提高企业出口概率以及出口总量,并且研发对于企业生产率也有预期中的促进作用,从而生产率是企业研发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3.
耿强  吕大国 《科研管理》2015,36(6):137-144
基于异质性企业理论的相关国内文献,大多集中在检验中国企业是否存在"出口学习效应",对如何产生"出口学习效应"的具体机理较少涉及。本文认为,产生"出口学习效应"的主要原因来自企业出口后的研发概率与绩效更高,在出口过程中企业会更有可能选择研发投入,且带来的生产率提升更为显著;本文以2004-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为样本,基于多达100万个样本点的大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论认为: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后选择研发投入的可能性会增加21.63%,而研发投入的选择,给这类企业带来了每年约7.3%的生产率提升。中国企业的出口不仅可以发挥比较优势,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同时也是为中国制造业企业更加自主选择研发投入,并在中长期提升生产率,获得动态优势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基于异质企业模型,运用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14个行业的企业数据,从两方面检验企业异质性与出口行为之间的关系,即企业异质性与出口状态(出口与否)之间关系的检验和企业异质性与出口规模之间关系的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看,中国企业出口行为基本符合异质企业模型的预测,即生产率高的企业选择出口,且生产率越高出口规模越大,而生产率低的企业仅仅或主要服务于国内市场,但这一关系在内外资企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别。此外,虽然人力资源、技术创新等因素亦对企业出口规模有显著作用,但总体上看生产率仍然是我们所考虑的变量中最为稳定、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根据2013—2017年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本文在手工收集企业实施“互联网+”指标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互联网+”战略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及其对不同企业的异质性作用。结果表明,“互联网+”战略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只在东部地区显著,而在中、西部地区不显著;“互联网+”战略更能促进国有和民营企业进行研发投入,对外资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抑制作用;生产率影响了“互联网+”战略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关系,生产率较高的企业实施“互联网+”战略的创新效应更强。扩展检验发现,“互联网+”战略对企业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具有持续性,并且其影响程度逐年增强。研究结论为进一步实施“互联网+”战略以及制造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及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梁彤缨  冯莉  陈修德 《软科学》2012,26(5):32-35,50
运用我国各省份2004~200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税式支出、财政补贴对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研究发现:(1)税式支出、财政补贴对我国企业的自筹R&D经费尚未产生挤占效应,两种政策工具对企业资金的筹集都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2)税式支出对研发经费和人员的投入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财政补贴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较小;(3)税式支出、财政补贴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企业资金筹集的影响非常显著,对研发人员投入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城市规模是否会影响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呢?文章采用世行企业微观数据(2012)探究了城市人口规模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研发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对微观机制进行实证检验.回归结果显示,在控制了相关的企业特征、城市特征、行业特征等因素后,城市人口规模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企业创新倾向、企业创新支出和企业创新支出占销售收入比重,稳健性检验支...  相似文献   

8.
装备制造业在技术层面上决定了众多产业的竞争力和发展水平,而大企业又是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本文利用1995—2008年我国装备制造业14个3位数产业的面板数据,分别考察了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为:(1)R&D经费支出、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与企业规模之间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2)新产品销售收入与企业规模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型关系,而以专利度量的创新产出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3)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投入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市场结构与技术创新产出之间表现为显著的倒U型关系;(4)不论是对技术创新投入还是产出,国有企业比重都表现出显著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9.
研发支出是衡量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009-2010年披露了研发支出的制造业和信息技术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政治关联、制度环境的角度对中国企业研发支出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和回归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具有政治关联的企业的研发支出水平更低;企业所在省份的制度环境越好,其研发支出水平越高。研究结论对解释中国企业研发支出水平较低的原因,思考中国企业家创新精神激励机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中国6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企业RD投入和出口之间的关系,证实了企业RD投入对出口规模有正面影响,而且创新型企业的这种影响比非创新企业更加明显;同时,创新型企业出口规模对企业利润率、政府RD投入、企业规模和市场势力的反应更加敏感,说明创新型企业的研发活动对其国际竞争力会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60家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企业R&D投入和出口之间的关系,证实了企业R&D投入对出口规模有正面影响,而且创新型企业的这种影响比非创新企业更加明显;同时,创新型企业出口规模对企业利润率、政府R&D投入、企业规模和市场势力的反应更加敏感,说明创新型企业的研发活动对其国际竞争力会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广告支出、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理论分析表明,广告支出、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并且广告和研发支出的作用会受到企业规模和控股股东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研究发现,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而广告支出与企业绩效没有统计上显著的关系。就规模而言,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之间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仅存在于小企业中;在大企业里,广告支出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就控股股东而言,在非控股企业里,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在控股企业里,广告支出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稳健性检验进一步证实了这些结论。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竞争的更加激烈,企业越来越重视其在生产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企业研发与员工培训支出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决策,而目前都是单纯研究企业研发以及在职培训的影响,这样就会忽略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2005--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检验企业研发以及在职培训对产出和生产率的影响,结论认为:在职培训比研发更普遍;研发与在职培训的产出弹性比较小,从而在短期内对企业生产所发挥的作用不大;企业研发与在职培训对生产率都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因而研发与在职培训对企业长期发展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空间滞后模型分析空间交互作用对区域生产率的影响,并将研发投入分为内部研发支出和技术引进支出,检验空间交互作用和研发投入2个部分对区域技术进步的作用。采用1996—2009年分地区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区域间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内部研发支出抑制技术效率的提升,而对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存在着正向的影响;技术引进支出对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存在正向的影响,对规模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贸易中介视角,将出口进一步分为直接出口与间接出口,使用2012年世界银行的中国企业调查数据对"生产率悖论"问题进行再次检验。研究发现,从整体出口来看,中国企业存在生产率悖论问题,但是问题主要来自直接出口企业,间接出口企业不存在明显的悖论问题,并且直接出口企业的出口率也与生产率呈负向关系。因此,本文认为要想使中国企业摆脱生产率悖论问题,主要应对直接出口企业采取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6.
智能化发展是目前中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的主攻方向。本文利用文本处理技术和企业年报测算2009—2018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智能化发展水平,考察智能化发展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智能化发展水平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智能化发展的生产率悖论不成立。对于人力资本稀缺、劳动使用密集以及经营状态较差企业,智能化发展的生产率效应更为突出,智能制造是缓解用工成本上升、技能人才"脱实向虚"以及实现企业经营脱困的重要手段。智能化发展水平与服务创新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交互效应,企业通过智能制造与服务创新的深度融合而向价值链下游升级,从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本研究结果为智能化转型全面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与启示。  相似文献   

17.
采用DEA模型的Malmquist指数法,测算了我国区域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的技术效率和技术进步,分析了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序演进及地区差异的基本特征,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技术来源的四种渠道与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0年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出现了一定的增长,主要动力为技术进步;企业的自主研发活动、国外技术引进及外商直接投资企业研发活动对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国内技术购买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相比较而言,国外技术引进对研发创新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不同类型企业的科研创新投入、生产率与其出口竞争力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境内的外资和港澳台资企业研发投入转化为出口竞争力的效率明显高于内资企业;私营企业研发投入转化为出口竞争力的效率又高于国有企业.生产率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和私营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和出口竞争力存在生产率悖论现象,生产率水平越高出口竞争力反而越低;外资和港澳台资企业的生产率水平越高其出口竞争力越高.  相似文献   

19.
张振伟  刘云 《科研管理》2017,38(9):52-59
本文基于软件与信息企业的微观截面数据,应用Tobit模型,检验了研发投入与企业规模、所有制类型及政府补贴等因素的关系。研究发现,研发投入与企业规模存在U型关系,国有企业同其他类型企业相比,在研发投入上未表现出显著差异,企业年龄、企业利润率与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政府补贴有利于企业研发投入,出口、资本密集度对企业研发投入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Super-DEA模型测算了中国2005—2016年度29个省份的区域绿色生产率,并且将研发投入分成基础研发和应用研发,从分区域角度分析研发投入对区域绿色生产率的影响,考虑研发投入对区域绿色生产率的滞后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基础研发和应用研发对区域绿色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应用研发对区域绿色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大于基础研发;增加应用研发支出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区域绿色生产率提升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小;最后为如何提升区域绿色生产率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