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师话语霸权的危害、成因及消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吉标 《教育导刊》2006,(7):52-54
当前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话语霸权的现象。教师话语霸权的产生,既受教师知识观、学生观和教学观等认识因素影响,也受现实教学制度制约。要消解教师的话语霸权,离不开教师对自身知识观和教学观的反思和重塑,同时也离不开对现有教学制度的调整和变革。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课堂中教师的话语霸权剥夺了学生本应享有的话语权,使课堂教学丧失了生机与活力。对话教学倡导师生以平等的身份参与教学,以话语为载体共同探究,在彼此之间经验的相互分享中创生知识。从对话教学的视角出发,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霸权的表征,并对如何削弱和消解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话语霸权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话”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对话教学是一种尊重主体性、体现创造性、追求人性化的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一教师一文本构成了对话关系。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的“对话”常常流于形式,将对话变成了简单机械的问答,老师设计的问题也往往成为部分优秀学生的专利,教师的话语霸权变成了少数学生的话语霸权。  相似文献   

4.
传统课堂教师话语霸权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利,使课堂失去生机与活力。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冲击动摇了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权威地位,后现代知识观为教师反思和审视自身角色提供了新的视角,对话式教学从根本上让教师制造的话语霸权被削弱,让学生"说话"的权利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教师话语霸权在我国由来已久,新课改以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小学教师话语霸权似乎被消解,然而在现实课堂中却产生了驳回型、忽视型、纠偏型、问答型四类教师话语霸权的新表征,它们以隐性的形式存在。弗莱雷对话行动理论指导下的对话教育主张以爱、信任为基础构建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本归还其话语权、以批判性思维为中心促进教学的动态生成,对新形势下小学教师话语霸权的消解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新理念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学生主体,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出来的只是知识的奴隶,而不是灵活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人才。尊重学生主体的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是指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以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自主性,发挥学生的自觉能动性和培养学生积极创造性为特征的一种课堂教  相似文献   

7.
对话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对话教学解构了教师的话语霸权,使教学在尊重、信任、合作的良好氛围中进行,有利于发展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对话教学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的"传递中心体育教学"的不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使体育教学更具有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一、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重视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忽视学生的交流、合作、主动参与、实践和探索;重视已有结论的死记硬背、被动模仿,忽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人生态度的培养:重视“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教学中,教师是权威,拥有着知识的霸权和讲授的霸权,教师的话语便是指令,学生只能被动地倾听。教学是一种“单边活动”,  相似文献   

9.
话语霸权与平等交流--对新型师生观的思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徐辉  谢艺泉 《教育科学》2004,20(3):49-51
教学中教师、学生的角色和地位以及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由来已久然而远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尝试从人类学的话语角度和知识的历史演进出发,分析信息化社会里知识信息化对教师话语霸权的解构。同时,以生态学的世界观为基础提出建立师生之间新的平等对话的交流关系。  相似文献   

10.
新课标确认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就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对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的选择,自学放弃传统意义上作为知识权威的“话语霸权”。除此之外,教师应该走进学生的心灵,去观察,了解,尊重,激励学生,以人为本,和学生打成一片,做学生的“知心爱人”。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小语教学,更多的是先教后学,教的吃力,学的被动。我们常说要尊重主体,但我们总是走不出教师的话语霸权。翻转,把主动权给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教师教为老师答。  相似文献   

12.
论对话教学的精神实质与本真意义的回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话教学是当代教育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它的本真内涵是对话各方的彼此尊重、平等交流和心灵融合,它对于解构教师的“话语霸权”,张扬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对话教学在具体实施当中,也存在“倾听”的丧失、目标的迷失、片面强调理解的相对性等误区。我们应当正确把握对话教学的精神实质,让它以应有的本真面目出现。  相似文献   

13.
语文对话是当前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学生在课堂对话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了语文知识和智慧,养成了积极主动探究知识的良好习惯。但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出现了种种隐性话语霸权,降低了语文对话的质量和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寻找对策,克服话语霸权的干扰,语文对话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西方教育思潮逐步渗透,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无不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思想理念。如后现代主义师生观认为,传统教学本质上是教师单向、独白式的权威教学,即承认并维护教师在知识传授中的中心地位,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弱势群体地位,教师成为话语霸权的占有者,学生的自主性和潜能受到压制。因此后现代主义主张消解教师的话语霸权,铲除对秩序和权威与日俱增的服从,鼓励在课堂教学中以师生平等对话代替教师的传授与灌输,以培养求职者的民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后现代主义认为,教师不应该是知识与专业的权威,应该从知识的简单传授和控制中走出来…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堂中的教师话语权力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师的话语植根于语文教育之中,表现为一定的话语权力,如果失控,即拥有话语霸权。课堂教学之中的教师话语中心意识、话语内容的规定性、话语形式的选择性、时间分割的单一性、话语评判的专横性是其权力的集中体现。它的强势存在使语文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滞后于时代要求,极大地阻抑了学生个性话语的生成,带来了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消除话语权利的泛滥,合理合法地运用话语权利,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自觉追求。  相似文献   

16.
当今的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转变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性,而不是教师控制其言行。在一种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做到教学具有启发性,这样才会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教师的霸权现象会造成恶性循环,以致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发散性,不利于学习和成长。  相似文献   

17.
教师的话语霸权是社会权力结构、文化专断以及知识为中心的教育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它使教师控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话语,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没有主动权和参与意识。因此可以通过唤醒学生主体意识、对话以及采取宽容的态度等来实现师生话语的共享。  相似文献   

18.
信息之窗     
素质教育与创造性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要进行创造性教学,其基本内涵是:素质教育是全民教育,旨在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要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等素质和能力;进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承认人的兴趣和性格的多样性与素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创造性教学从科学文化知识的角度说是指教学生“学会学习”,从创造性角度说是指以培养学生创造性为核心目标的教学。创造性教学的教学原则是:(1)问题情境原则。是指学习的课题要求学生相对独立地探索和发现…  相似文献   

19.
研究型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师生关系中,教师拥有话语霸权,教师占据中心地位,师生之间存在供需错位。研究型教学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培养重在锻造学术品格,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研究能力。为了营造适应研究型教学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应抱有理解与尊重、平等与民主的立场,并着重进行自我修养与提高。  相似文献   

20.
在目前的学校德育中,德育教师独霸话语权力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无论是德育教师完全操纵课堂的话语权利,还是对学生课堂话语权利的假性赋予,都无一例外地为德育教师强势话语的产生和持久存在提供了温床.德育教师话语的膨胀和学生矢语的现象,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健全个性的发展,背离了道德教育的初衷,其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师权威的异化和知识本位的价值追求是德育教师话语霸权产生的重要原因.要消解德育教师话语霸权,教师要还学生话语表达的权力,师生需走向平等交流对话,实现经验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