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出版     
谁写了书不想出版?当然也有写了书不想出版的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写了书不想出版的人,也就是奇人。奇人终究是少见的。李贽算得上是个奇人了,李贽写了《焚书》《藏书》,结果也没焚掉藏好,结果还是出版了。之所以取了《焚书》《藏书》这名,并不是真焚真藏。真焚真藏,大概也就不会写了。无非是觉得这书不合时宜,暂且不出版而已。凡是书,都是想出版的。即使写作者写出了,他不想出版,但书却想把自己给出版了出来。出版,是书的命运,就像女儿总要嫁人的。女儿想嫁人,哪由得了父亲!你不想出版,偏偏有人想给你出版,这并不  相似文献   

2.
黄宗羲(1610——1695),浙江余姚人,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他不仅是明未清初一位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杰出的史学家和卓越的教育家,而且还是一位“家富藏书”的藏书家。然而对于后者,却鲜为人知。黄宗羲的藏书非常丰富,其数量之多,甚至可以与当时江南一些著名藏书家相媲美。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从下面两个数字说起。第一个数字是他儿子黄百家关于续钞堂所藏书目的统计。康熙四年(1665年),黄宗羲建续钞堂于南雷,庋藏图书。对于当时所有的藏书,黄百家曾分门别类,作过统计。他在《续钞堂藏书目序》中记载:“续钞堂藏书经若干卷,史若干卷,子若干卷,集若干卷,选文若干卷,选诗若干卷,志考类若干卷,经济类若干卷,性理语录,天文,地理、兵刑、礼乐、农圃、医卜、律吕、数算、小说、杂技、野史、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9日广州日报有篇文章,其中一节介绍"智联招聘"公关合作部经理吴凡热心帮人介绍工作,小标题是《好为人师的活雷锋》。拜读之下不禁大为惊讶:"好为人师"这顶帽子怎么能扣在雷锋的头上?"好为人师"形容人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含贬义。语出《孟子.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例如明.李贽《续焚书.答马历山》:"虽各各著书立言,欲以垂训后世,此不知正堕在好为人师之病上。"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  相似文献   

4.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时期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也是著名的藏书家。黄宗羲的续钞堂藏书对他完成五十余种学术撰著,和一千多卷宋、元、明文史资料的选编,曾经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可惜他的藏书在身后不久均已散佚,他的一些  相似文献   

5.
李贽作为中国走出中世纪、"冲决囚缚"的启蒙先驱,承受了所有先知共有的苦难.正如近代学者黄节在《李氏焚书跋》中所指出的:"其身既杀,其书屡毁,记其人者每甚其词,因学术异同之故,挟爱憎攻击之私,自不能免."近现代学者研究李贽,也往往落此窠臼.80年代初期,美籍华裔学者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一书,也设列了李贽专章,对其学术、思想进行了总括性的阐发.  相似文献   

6.
近代上海藏书纪事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自清末叶鞠裳(昌炽)《藏书纪事诗》问世以来,继之者有伦哲如(明)《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徐信符(绍(啟木))《广东藏书纪事诗》、王謇(佩诤)《续补藏书纪事诗》与吴则虞《续藏书纪事诗》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目录三要素分析李贽撰的《藏书》目录体例不同于传承近二千年的经传体史书目录之处。肯定了李贽通过《藏书》目录体例反映出来的目录学思想对我国目录学发展的贡献。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8.
李贽之墓     
张庆和 《北京档案》2000,(10):40-41
在风景秀丽的通州西海子公园,我国明代进步思想家李卓吾先生墓,座落在绿荫丛中. 李贽(1527-1602年),字宏甫,号卓吾.福建省晋江县(今泉州市)人.我国明代杰出的进步思想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反封建礼教的英勇战士.1602年被迫害致死.  相似文献   

9.
本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国内学术界曾出现一个整理和研究私家藏书史料的热点。这方面的著作有洪有丰的《清代藏书家考略》,杨立诚、金步瀛合编的《中国藏书家考略》,吴晗的《两浙藏书家史略》、《江苏藏书家小史》,潘博山的《藏书家尺牍》(影印),叶德辉的《书林清话》,蒋吟秋的《吴中藏书先哲考》,陈登元的《天一阁藏书考》、《古今典籍聚散考》,伦明的《续藏书纪事诗》、《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等等。比这更早的还有清末叶昌炽的晚年著作《藏书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学研究》八三年第一期载李更旺老师的《秦代藏书考略》一文,李老师在文中把我国古代的第一次书厄定在秦孝公之时。他说:“秦在商鞅变法之时曾进行一场大规模焚毁先古政治典籍的活动。这次焚书,可称先秦书籍遭受的一次大厄。”对于李老师的这一结论,我觉得颇有商榷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清代福州名人杨庆琛,终身嗜书好学,酷爱购书、藏书,家中所藏甚富。他读书、作诗,与福州硕儒陈寿祺、梁章钜、林则徐等人结为挚友,留下许多感人诗篇,著有《绛雪山房诗抄》、《续抄》等传世。  相似文献   

12.
李贽的心学思想启蒙了后来许多思想家,他一生坎坷,遭遇不平,特殊的信仰造就他不同别人的想法,他提出童心学说,对前人的作品进行独到的批评,对李贽学说的心性的研究和心理学分析可对其进行一个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代著名学者、藏书家,撰有《曝书亭集》80卷、《日下旧闻》42卷、《经义考》300卷,辑有《词综》36卷、《明诗综》100卷。他之所以能在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和他嗜好读书、聚书分不开的。他生前拥有藏书八万卷,其藏书处曰“曝书亭”。  相似文献   

14.
为应对秦朝的焚书政策,山东民间展开了藏书活动。史书对这场藏书活动没有留下详细的记载,但从现有史料来看,有两次藏书活动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是济南伏生藏《尚书》的活动;二是孔宅的藏书活动。这场藏书活动使中国古代的儒学文献典籍得以流传下来,为汉初儒学的复兴保存了珍贵的"教材",也为汉初儒学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奠定了文献基础,在中国文献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5.
李贽的心学思想启蒙了后来许多思想家,他一生坎坷,遭遇不平,特殊的信仰造就他不同别人的想法,他提出童心学说,对前人的作品进行独到的批评,对李贽学说的心性的研究和心理学分析可对其进行一个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6.
鲁迅也是藏书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也是藏书家曹之在《鲁迅日记》中,有许多关于购书、藏书的记载,鲁迅先生藏书繁富,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而且也是一位藏书家。(一)鲁迅先生藏书的获得方式有四:自购、自印、自抄和赠送。其中自购又可分为亲购、邮购等。收藏古今图书是鲁迅...  相似文献   

17.
有宋一代国家藏书事业极为兴盛,其国家藏书之地统称为馆阁。宋代有关馆阁藏书著作主要有五部,北宋有二部:宋匪躬的《馆阁录》、罗畸的《蓬山志》;南宋有三部:程俱的《麟台故事》、陈骙的《南宋馆阁录》、不撰人的《南宋馆阁续录》。南宋三部至今尚存,或有其辑佚本,北宋的二部却全部散佚。笔者近年从事文献整理工作,在群籍众书中搜罗爬剔,共辑录《蓬山志》佚文41条,近7000字,虽非全璧,但于研究北宋国家藏书事业不无裨  相似文献   

18.
著名学者蔡尚思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书籍有40种,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约20种(用*表示):一、文学10种:《诗经》*、《楚辞》、《李太白诗集》*、《杜工部诗集》*、《白香山诗集》、《韩昌黎文集》、《宋元戏曲史》、《水浒》、《红楼梦》*、《鲁迅杂感选集》*。二、史学6种:《左传》、《史记》*、《史通》*、《徐霞客游记》*、《二十四史札记》、《帝王春秋》。三、哲学思想方面20种:《论语》*、《墨子》*、《孙子》*、《老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论衡》、《金刚经》、《化书》、《李氏焚书》、《续焚书》、《…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朱熹一生与书院的关系及对书院教育的重视。通过他对首刻《四书章句集注》,推进儒家学说传播,探讨了朱熹为丰富图书版本藏书建设所做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藏《陆心源藏书目录》稿本,为已知多种陆氏书目之外的新见稿本,学界研究皆未涉及。该稿本为陆氏早期的藏书目录,其中存留卷帙、书价、流转等信息,也记录了皕宋楼早期的宋元版书入藏情况,可以结合《皕宋楼藏书志·续志》及日本《静嘉堂文库汉籍分类目录》进行比较研究。《陆心源藏书目录》之所以藏于早稻田大学,很有可能是岛田翰所寄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