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让学生"学",是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要想让学生的"学"更为真实、有效,教师角色的转变就刻不容缓。教师应隐退到幕后,成为学生学习的帮扶者、引路人;而学生也要改变学习方式,从预习入手,让自主感悟、合作探究、动手操作、自主总结成为课堂学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江美香 《教师》2014,(15):103-103
正湖南省宁乡县玉潭镇中心小学"四探体验学习模式"以学生自主体验贯穿始终,以四个不同层次的探究学习贯穿课堂始终。第一探:自主试探【基本概念】自主预习。也即先学,这是"先学后研"模式首当其冲的关键环节。先学,即有目标的、有质量地自主预习。  相似文献   

3.
<正>好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平等互动的课堂,是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与合作交流的课堂,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课堂。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势在必行,我们应该大胆地进行实践,变"教"为"学",变"上课认真听讲"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变"学习知识、作业练习巩固"为"提前作业和质疑"。那课前作业的设计要关注哪些方面呢?一、变"师要"为"我要",设计自主性作业老师要做的是让学生也参与设计。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教师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带着问题去探索,学会自主学习,学会预习,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落实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实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突破口.预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动手及创新能力,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7,(44):50-53
常看到现行不少的语文课堂,从揭题导入、过程学习到回顾小结,环环相扣,套路满满。"教师精心雕琢问题,学生依循琢磨回答",这已成为一种压制学生自由探究、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问题意识严重缺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今的课堂更要求从"问导"走向"导问",教师应科学地引导学生提问。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提问能力,教师可从"导预习""导质疑""导拓展"三个方面入手,分别借助"预学单""共学单""延学单"来进行阐述"导问"策略,引导学生在"疑而问、探再问、练后问"过程当中,培养学生自主提问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  相似文献   

6.
高效课堂要求导学案要成为教与学之间的桥梁,要引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要引导学生在预习、听课、复习和巩固过程中确立和使用适当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能力。导学案突出"导"和"学"两个关键字。"导"是目的、是关键,预习材料必须具有引导学习和突破问题的功能。"学",应以帮助学生学习为根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7.
<正>"三自五步"学习范式追寻的是以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快乐的成长与充分的发展为目标。"三自"主要指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课前自主预习、课堂自主探究、课后自主练习"。"五步"主要是指课堂师生活动的五个主要步骤:预习与汇报、尝试与探索、合作与交流、展示与反馈、练习与提高。中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明确指出了预习的重要性。通过预习,让学生对所要学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  相似文献   

8.
初中地理课堂教学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教师观念,特别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高效课堂。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具体措施的实践,如以课前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落实预习和复习,达到培养学生会自主学习的目的;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实践"读图发现—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开展丰富的课堂和课外活动,拓展更多的学习渠道,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方面进行大量的实践和探索,使学生"要学""想学""会学""爱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新课标倡导"先学后教",注重学生的先学,是提高课堂质量、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主动性的主要途径。先学,应改变简单的看教材、做练习的单一模式,应加大探索性预习的力度,有效指导学生探索性预习。  相似文献   

10.
正"自主先学"是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主要教学理念。这个理念的核心是"不学不教""以学定教"。这个理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提高学习效率。预习是自主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为预习拓宽了渠道、丰富了内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互联网背景下,提高小学语文有效预习,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这值得深入思考、不断探究。一、精心设计"预习单",提高预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庄秀娟 《考试周刊》2013,(48):112-112
<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教育工作者人人皆知的新课改的目标之一。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课堂上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单纯地传授知识,解答疑惑,更要想方设法地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新知、自主探究知识、小组合作交流等,课堂上不再是教师忙碌地"教"、"一言堂",而是让学生活泼、愉快地"学"。  相似文献   

12.
"学讲"课堂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合作探究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要"学进去",鼓励学生要"讲出来",以实现语言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平衡,促进学以致用、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3.
正新课程的实施是教育发展的必然。按照教育部课程改革的规划,我省逐步推行了"四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改变过去"重灌输式讲授,轻探究式教学"的陈旧的教学模式,提倡一种开放的,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实施"四步教学法",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把"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让学习变轻松。第一步是自主预习。老师根据每节的课堂内容给学生设计导学案,学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去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4.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要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和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兴趣,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积极主动学习,让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沟通、合作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真正做到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把"学会"变为"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和主动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
2011年版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笔者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指导预习""指导反馈""深化理解"三个方面探讨"让一年级学生乐学、会学的学习方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相似文献   

16.
我市推行"学讲"课堂以来,笔者发现在"学讲"下课堂生态有显著改善。在"学讲"课堂下,孩子们乐于探究,勇于交流讨论,敢于创新,做到了学进去教别人的高效课堂,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自主品读,去交流,去感悟,从而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在与课文共鸣中学习,真正做到合作、自主、探究、交流的学习,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笔者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与探究。  相似文献   

17.
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阵地。可是有一些老师习惯于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这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习的最根本途径是活动,也就是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去自主探究知识,由原来的"让我学"变成"我要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就需要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正>精心预习是课堂学习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学生的预学是个体自主学习的开始。第一、预习的低效与泛化现状一:预习低效——走马观花大部分学生由于缺少预习方法的具体指导,因此对如何预习并无明确的预知,大多采用粗略读一遍课文、浏览生字等简单方式。由于课前的"走马观花",学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进入课堂。我校"六要素"课堂的第一要素就强调了:课前自主预习。这是因为它是教师"教"与学生"学"之间的一座桥梁,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必备技能,也是学生终身有益的良好习惯。那么,怎样更好地指导预习,预习后的教学应该怎样展开是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然而,在现实课堂中,这种意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要让"学生主体"落到实处,教师必须主动"让学",将学习自主权还给学生,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探究、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