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描写分析福建省沙县盖竹话的介词 ,并以其为纲 ,就永安城关方言、沙县城关方言和沙县夏茂方言介词的若干用法作了探讨 ,以反映闽中方言介词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2.
《辅导员》2014,(7):F0002-F0002
福建省沙县夏茂第二中心小学,座落于沙县小吃发祥地——福建省沙县夏茂镇,是一所公办省级农村标准化学校。学校创办于1926年,校名为“私立敬爱民众小学”。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几迁校址,数易校名,2003年学校建成寄宿制学校,定名为“沙县夏茂第二中心小学”,现有在校学生1187人,教职工88人。  相似文献   

3.
阐述沙县地方饮食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价值及发展潜力,分析沙县地方饮食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沙县地方饮食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日前,沙县幼儿园音乐教育优质课评选暨观摩研讨活动在沙县实验幼儿园举行,全县21所幼儿园选送的32节音乐课参加了评选。  相似文献   

5.
《小火炬》2010,(11):40-40
《小火炬》阅读节再次进入校园,这次编辑部的哥哥姐姐们来到了沙县,与沙县实验小学和沙县城三小学的同学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阅读节。小编们带来的讲座是《感恩的心》,听了小编们的精彩故事,同学们都有很大感触。现在就跟着我们的照片一起去现场看看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大力开展“书香校园”创建活动,以阅读提升教师的文化底蕴,以阅读开拓学生的精神视野,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富有人文情怀、师生共享的精神家园。“书香校园”建设正成为沙县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办学方略。近日,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福建省三明市沙县教育局局长冯彤。  相似文献   

7.
《辅导员》2014,(11)
正福建省沙县夏茂第二中心小学,座落于沙县小吃发祥地——福建省沙县夏茂镇,是一所公办省级农村标准化学校。学校创办于1926年,校名为"私立敬爱民众小学"。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几迁校址,数易校名,2003年学校建成寄宿制学校,定名为"沙县夏茂第二中心小学",现有在校学生1 187人,教职工88人。学校秉承"为幸福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围绕校训"做美的人,做美的事",在师生中广泛开展美的教育。以"美  相似文献   

8.
正沙县夏茂第二中心小学,座落于沙县小吃发祥地——沙县夏茂镇,是一所公办省级农村标准化学校。学校创办于1941年,校名为"私立教爱小学"。历经半个世纪多的风雨,几迁校址,数易校名,2003年学校建成寄宿制学校,定名为沙县夏茂第二中心小学。现有中心校一所,完小一所,初小2所,开设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184人,教职工总数91人,近年来,学校以"美"为主旋律,建设美的文化,优化美的管理,实施美的教育,打造美的校园,促进美的发展。一、美的文化  相似文献   

9.
周丽婷 《辅导员》2014,(12):34-36
正福建沙县夏茂第二中心小学,坐落于著名的"沙县小吃"发祥地——沙县夏茂镇,是一所公办省级农村标准化学校。学校创办于1941年,原校名为"私立教爱小学"。历经半个世纪多的风雨,几迁校址,数易校名,2003年学校建成寄宿制学校,定名为沙县夏茂第二中心小学。现有在校学生1187人,教职工总数88人,近年来,学校以"美"为主旋律,建设美的文化,优化美的管理,实施美的教育,打造美的校园,促进美的发展。一、美的文化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  相似文献   

10.
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是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选择.沙县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海峡西岸经济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土地规模化经营模式,取得较好的成效.通过对目前沙县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状况的研究和分析,提出完善和加速沙县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的建议,以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科学发展,使土地资源得到更科学有效的配置,加速现代农村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1.
《教育》2009,(27)
沙县城关第三小学创办于1936年,坐落在沙县城北新区。学校共有44个教学班,在校生2489人,教师147人(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优秀教师4人,省优秀教师7人,市、县骨  相似文献   

12.
沙县盖竹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描写福建省沙县富口镇盖竹村的土语--盖竹话的语音系统,并将盖竹话与永安、三元、沙县等闽中方言代表点进行横向比较,指出了它所具有的一些语音特点.  相似文献   

13.
2008年8月,北京将举办第29届奥运会。到时候,我想邀请外国朋友来我们沙县,我会带他们到处去玩……首先,我要带他们去沙县著名的淘金山。淘金山有着数不胜数的人文景观,如果他们问我:这里最有特色的是什么呀?  相似文献   

14.
11月22日,第四届"闽派语文"论坛在沙县召开,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林富明教授,福建省语文学会原会长陈日亮、会长王立根和来自全省各中学的二百余名语文教师参加了论坛。22日,与会教师观摩了沙县一中赵康、福州三中陈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胡明道等老师的公开课,然后由专家点评。23日,举行福建省语文学会向沙县的“闽派语文试点县”授牌仪式,之后由孙绍振教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秘书长王晨等登坛开讲。  相似文献   

15.
沙县城关第三小学创办于1936年,坐落于沙县城北新区,现有教学班43个,学生2439人,教师147人(其中,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优秀教师4人,省优秀教师5人,市、县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18人,学历合格率100%,  相似文献   

16.
沙县一中创办于1923年,是三明市最早创办的中学。原名沙县县立初级中学,1958年更名为“福建省沙县第一中学”。学校占地面积39068.62平方米,建筑面积24614.53平方米,现有38个教学班,学生2077人,教职工178人,其中高级教师35人,一级教师70人,师资年龄结构合理,学科配制齐全。校园布局合理有序,环境优美整洁,千年古樟放光彩,  相似文献   

17.
正"什么叫做美,美不仅在物,亦不仅在心……但世间并没有天生自在、俯拾即是的美,凡是美都要经过心灵的创造。"有关美,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曾如此说。是的,美需要"心灵的创造",教育也是如此。坐落于著名的"沙县小吃"发祥地——沙县夏茂镇的福建省沙县夏茂第二中心小学,以"为幸福人生奠基"办学理念,构建了学校"美的教育"思想体系,确立了"做美的人,做美的事"的校训,并逐步形成了"美的教育"育人体系,创设美的文化,建设美的校园,  相似文献   

18.
2010年底以来,沙县积极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和《沙县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坚持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积极落实三项措施。大力实行政府主导、科学谋划、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9.
2012年5月12日,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全国红领巾小记者辅导中心主任王溪,《辅导员》杂志(中、下旬刊)主编、全国红领巾小记者辅导中心常务副主任聂延军等一行赴福建省沙县翠绿小学考察调研,并授牌翠绿小学为福建省首批"全国红领巾小记者辅导计划示范基地"之一。沙县翠绿小学创建于2007年,是沙县县委、县政府按省示范小学标准投资2245万元创办的一所具有现代化办学条件的县直属小学。建校以来,学校始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师资  相似文献   

20.
沙县小吃文化营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县小吃在我国的小吃市场上占有很大的份额,且其发展仍具有较大的潜力,引入文化营销的概念,将文化营销的产品文化营销、品牌文化营销和企业文化营销三个层次运用到沙县小吃的营销模式中,提出应加强小吃产品的营养和保健、树立品牌并创建其行业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