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良好的进餐习惯既是幼儿生理健康发展的保障,也是其走向独立生活的主要途径。当前很多幼儿存在的诸如挑食、浪费、脏乱等的进餐现状,一方面与幼儿本身自理能力较低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家长、老师的引导密不可分。从讲秩序、求整洁、爱节约的角度对幼儿进行家庭与幼儿园的双重引导,有助于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相似文献   

2.
小班是幼儿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良好的进餐习惯是良好生活习惯的一种,它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首先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幼儿期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其一生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此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有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分析小班幼儿在进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进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幼儿期是孩子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其一生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此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有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分析小班幼儿在进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进而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幼儿正处于发育的重要时期,养成好习惯的关键阶段。在我看来,良好用餐习惯的培养,比幼儿的饭量和食欲更加重要。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长期地、耐心地培养。保持良好的用餐习惯,纠正幼儿用餐时的不良现象,是家长和幼儿教师应该共同肩负的使命。幼儿教师有责任督促幼儿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保证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幼儿园午餐活动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最基本的环节之一,它重在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和进餐能力,对幼儿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细观以往的午餐活动,对于园部精心配置的饭菜,孩子们却毫不领情,一脸的无奈,出现了很多的用餐问题:挑食偏食严重、边吃边玩,用餐气氛严肃压抑……为了改善孩子的用餐,使用餐活动能真正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我们尝试开展"自主午餐、快乐用餐"的实践研究。也就是尝试完全放手的"自主发现、自主商议、自主制定、共同遵守"——餐前、餐中、餐后的自主管理,在每个班级进行常态化的自主午餐活动,让孩子每餐都能轻松、自然、愉悦的用餐。  相似文献   

7.
小班幼儿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的进餐习惯很普遍,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幼儿期是人生中学习的开端,也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此时幼儿发展的关键是让幼儿能拥有健康的身体,而健康身体的关键主要取决于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良好的进餐习惯的养成会影响幼儿今后一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小班孩子具体进餐状况下,确定明确的进餐要求,不断为幼儿创设重复与练习的机会,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对幼儿进行进餐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0.
传统民族节日教育有利于孩子认知、情感、行为的相互发展,有助于幼儿了解社会民俗习惯、社会礼仪及规范,萌发其积极健康的情感,培养其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范敏 《科教文汇》2012,(1):200-201
目的:了解服装设计专业女大学生饮食行为习惯和营养状况,为学校开展食品营养教育、指导学生合理膳食提供帮助。方法:选取湖南女大148名服装设计专业女大学生,采用自编饮食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服装设计专业女大学生营养不良率为27.59%,女大学生中存在不良饮食行为习惯、食品营养知识缺乏,膳食搭配不合理等状况。结论:服装设计专业女大学生应加强食品营养教育和膳食指导,以提高本专业女大学生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张自珍 《科教文汇》2014,(24):129-130
护理礼仪课,是一门医学与人文高度融合交叉的综合课,它是培养具有综合性素质、复合性知识的护理人才的重要教学活动。渗透美育教育是护理礼仪课课程教学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结合护理礼仪课的授课实践,从挖掘护理礼仪课中的内容美、教学过程中渗透的情感美、课堂讲授中体现的行为美和语言美、课件设计中突出的形象美等四个方面,对在护理礼仪课中渗透美育教育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3.
During routine screening, some otherwise healthy individuals who showed remarkably lower post prandial (at 2 hour) plasma glucose without any symptom were subjected to extended glucose tolerance test and a few of them to extended post meal tolerance test as well. It was observed that post prandial (at 2 hour) plasma glucose after glucose administ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fasting level (p<0.05−p<0.001). However, post prandial plasma glucose at 2 hour after their usual meal exhibit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 than the fasting and post glucose level (p<0.05−p<0.001). Glucose appears to be a stronger agent than the more natural mixed meal in these individuals in causing post prandial lowering of plasma glucose. Hence, these individuals are to be evaluated with their usual meals before considering further investigations. Like upper limit, there is the need to have a consensus lower limit of reference interval of blood glucose level.  相似文献   

14.
钱龙  李丰  钱壮 《资源科学》2019,41(10):1859-1870
中国高校食堂中的食物浪费现象较为突出,为揭示大学生在食堂就餐时浪费食物的关键原因,本文使用直接称重法,对29省29所高校食堂食物浪费进行了大规模抽样调查。基于9192份大学生问卷,本文从个体特征、家庭特征、饮食特征、信息干预和区域特征5个维度,探索了大学生食物浪费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高达74%的大学生有食物浪费行为,人均就餐食物剩余重量达到61.03 g/餐,每人每餐平均食物浪费率为12.13%。②整体而言,女性相对男性、本科生相对研究生浪费食物更严重,日常就餐浪费频率越高个体的食物浪费情况越严重;家庭经济条件越好的个体越浪费食物;购置的饭菜重量越大、对饭菜口味的满意度越低个体越浪费食物;相对于在北方高校就读的大学生,在南方高校就读大学生的食物浪费情况更严重。③进一步研究发现,影响南方籍和北方籍大学生的食物浪费行为的因素有所差异,但性别、浪费习惯、家庭经济水平、饭菜重量、对饭菜口味的满意度对南方籍和北方籍大学生食物浪费行为的显著影响与整体样本保持一致。因此,要高度重视高校食堂场所产生的食物浪费,根据大学生食物浪费行为的特征和规律,针对性地出台引导性措施以有效减少“舌尖上的浪费”。  相似文献   

15.
黄碧雁 《科教文汇》2012,(17):166-167
在东西方文化融合,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交礼仪的技能和素养作为一种个人能力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礼仪课程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必要性也日益突出。本文解释了礼仪的含义和其在高职院校中教学的基本内容,并就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素质教育中礼仪课程的跨学科整合的可能性,提出礼仪课程理论讲授与各专业的行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为高职院校礼仪课程的推广和改革,乃至素质教育体系的深入和完善提供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6.
高洁 《科教文汇》2011,(2):44-45
一直以来,我国儿童礼仪教学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缺乏一个科学的儿童礼仪评估系统。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从儿童礼仪评估的内容和方法两方面建构了儿童礼仪评估系统。我们认为儿童礼仪评估的内容包括交谈礼仪、服饰礼仪和行为举止礼仪;儿童礼仪评估的方法可以借鉴心理学中的量表法、教师评定法、同伴评定或提名法。儿童礼仪评估系统的建立是推动儿童礼仪教学的基础,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礼仪文化的研究中,存在着将礼仪、风俗、礼俗、礼制等几个概念相互混淆的现象,这既不利于研究的良性发展,更不利于礼仪文化教育与传播。这几个概念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已经具有了既彼此相关,又相互区别的含义。“礼仪”是全社会普遍认可的在风俗、礼俗基础上形成的,包括礼制在内的一般行为规范;风俗是具有民间特色,在特定范围内为人们所认可的行为规范;“礼俗”则是介于“礼制”与“风俗”之间的概念;“礼制”是形成为法规或政策的那一部分礼仪规范。它们在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显示着各自的重要性,发挥着不同的功用。  相似文献   

18.
王强 《科教文汇》2012,(6):147-148
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它更多地表现为外在的行为规范,但却在协调人际关系、维护民族尊严、促进世界和平、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尤其是体育教学中的礼仪更为重要。因此笔者从四方面探究大学体育教学中礼仪教育原则,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9.
黄敏玲 《大众科技》2013,(4):184-185,183
《职场礼仪》是高职院校一门重要的职业素养课程,对培养高职学生礼仪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针对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职场礼仪》兴趣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徐曼云 《科教文汇》2013,(20):119-119,121
礼仪教育对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让学生不仅能掌握规范的礼仪知识、塑造良好的仪表形象,同时又具有互相尊重、诚恳和善、待人和气的道德品质,成为礼仪教学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礼仪教育的长期性、日常性、教师的示范性以及教学方式的灵活多变性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