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出"档案产业化"的误区--与"档案产业化"论者商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档案产业化”的观点 ,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和档案的信息属性、文化属性入手 ,对所谓“档案产业化”的概念作了较深入的分析 ,明确提出了档案不是一种产业 ,不能将档案作为产业来办 ,档案事业不能走产业化之路的主张 ,澄清了作者认为当前在“档案产业化”问题上存在的几种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电子档案”在我国档案界甚为流行,已成为档案人士的热门话题,研究文章铺天盖地而来,似乎现在已经进入了“电子档案”时代。对此,笔者不揣冒昧,反弹一曲,就教于档案界同仁。一、“电子档案”说法简介何谓“电子档案”?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据笔者所及,关于“电子档案”,除有极少数的“定义”外,多数都是简释性的。兹引数例如下,以供比较。(一)我国国家标准《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第一部分:电子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GB/T17678.1—1999)对“电子档案”定义为:“电子档案(EIectronicArchives)具…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电子档案”在我国档案界甚为流行,已成为档案人士的热门话题,研究文章铺天盖地而来,似乎现在已经进入了“电子档案”时代。对此,笔者不揣冒昧,反弹一曲,就教于档案界同仁。 一、“电子档案”说法简介 何谓“电子档案”?目前国内外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据笔者所及,关于“电子档案”,除有极少数的“定义”外,多数都是简释性的。兹引数例如下,以供比较。 1.我国国家标准《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第一部分:电子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GB/T17678.1—1999)对“电子档案”定义为:“电子档案具有保存价值的已归档的电子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产品和软、硬件说明。”  相似文献   

4.
1档案工作是否具备产业化的条件山大档案:在文化经济时代,文化产业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作为文化链的一个环节,档案工作是否具备产业化的条件?如果不具备,档案事业该如何应对文化经济的挑战?如果具备,该如何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村级档案不连续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级档案工作从1992年小康村建档开始,经过各级档案部门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各市、地基本实现了村村建档。建档后的巩固、完善、提高工作日益成为当前和今后村级档案管理的重心。近几年来,各地不断反映村级档案存在不连续问题,原来建好的档案因种种原因,或“人走档走”,或没有续建,档案“断档”现象时有发生。档案不连续的行政村数量有多少?比例有多大?原因又在哪?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走访了济源市12个乡、镇及部分行政村,进行了专题调查与分析。1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可看出,已经有78个行政村的档案存在有不连续现象,占到全部行政村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档案法》规定“的鉴定档案”“和销毁档案”行为谈了看法,认为:“1.鉴定档案”与《档案法》本身相矛盾;“2.销毁档案”与档案法定定义相矛盾;3.在《档案法》制度下“,销毁档案”将陷入尴尬境地。并对“鉴定档案”“和销毁档案”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思考:一是客观上存在着作“为档案”保管,但实际上是对国家和社会没有真正保存价值的所谓“档案”;二是“鉴定档案”到底鉴定的是什么?三“是销毁档案”中“的档案”是什么?  相似文献   

7.
《新上海档案》2005,(1):31-32
陈兆祦教授在《档案学研究》2004年第2期上撰文指出:建议将“现行档案”改称“现时档案”。从《档案法》将档案定位为“历史记录”来说,还是不用“现行档案”为好。在档案按时间分类时,不是有古代档案、近代档案、现代档案、当代档案吗?在一个单位中,称刚刚形成的档案为“现代”、“当代”什么的,可能大家不太习惯。因此我建议,使用“现时档案”一词,与“历史档案”对应。建议将“实物档案”改称“特种档案”。  相似文献   

8.
一、档案提前进馆的提出 1.档 案 提前 进 馆 提 出 的 过 程 。 首 先 是 进 馆 时 限 的提 出。 新 中国 建立 之 初,主 要 是接 收 旧 政 权档 案 和 向 社会 广泛 征 集革 命历 史 档案 。当 时 不 管什 么 档 案 ,只 要 一经 掌握 线 索并 办理 有 关手 续,即被 有关 部 门接 收。到 20世 纪 50年 代末 60年 代初 ,随 着各 级 综 合 性档 案 馆 的 建立 ,档 案 进 馆 工 作 本 该 提 到 议 事 日 程 上 ,但 由 于 基 层 档案 工作 基 础薄 弱,档案 接收 进 馆条 件 尚 不 具备 。 随 即 由于 “文 革”影响 ,在 较长 时期 内 档案 接 …  相似文献   

9.
文章分析了开展档案产业化讨论以来的主要观点,认为档案产业化缺乏社会基础,在未来很长时期内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10.
十几年以前 ,跟人说单位是“档案局”、“档案馆” ,常见对方一脸迷惑地“啊”一声 ,就完了。如今再提到工作单位 ,经常会遇到“你们那里净是什么档案 ?有没有我的档案 ?”“档案局管什么”等一连串问题。从一声不吭到问题多多 ,既反映出社会对“档案”的认识提高 ,也充分暴露出新时期档案宣传上的严重滞后和不足。笔者认为 ,在档案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 ,无论从社会需求还是从档案工作自身发展需要角度 ,档案宣传都必须被提到应有的重视高度。概括讲 ,新时期档案宣传需要在观念上“一改” ,在行动上“三多”。一、改变传统的为宣传而宣传观念…  相似文献   

11.
可能有细心的读者一看这标题,就心里犯嘀咕,怎么不是“图书、情报与档案”而是“图书、档案与情报”呢?是不是随手这么一写,搞错顺序了?哦,不是的,这么写是自有其道理。且听咱慢慢道来,看是否可以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外国的“年龄鉴定论”、“行政官员决定论”、“职能鉴定论”、“文件双重价值论”、“利用决定论”、“宏观职能鉴定论”等档案鉴定理论进行了简析。认为这些档案鉴定理论都存在缺陷,并对这些档案鉴定理论进行了思考。对“外国档案鉴定理论发展了吗?”、档案价值是可知的吗?”、怎样保存‘社会记忆’?”谈了看法。  相似文献   

13.
某地档案局在《致全市民营经济大户的一封信》中郑重承诺:“竭诚为民营企业提供无偿、优质、高效的档案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民营企业对档案工作的各项需求。”消息一出,哗然者众:档案部门自身是“清水衙门”,干部职工的工资福利尚难保全,何以为民营企业提  相似文献   

14.
《新上海档案》2005,(1):31-31
肖文建在《档案研究》2004年第2期撰文指出:首先,不能以产业化的名义,把档案作为营利的手段,也不能把档案部门当营利企业。其次,不能把产业与事业混为一谈。事业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产业则是以营利为目的。第三,档案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理念仍然必须坚持。第四,不能因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就认定要走产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15.
被异化的谨慎——对我国档案开放利用现状之评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档案开放20余年,经历了由“点”到“线”至“面”的发展历程,然而,实际效果如何?笔者调研发现.我国的档案开放利用率不足5%,而欧美一些国家的档案开放利用率超过60%。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笔者就此问题发表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6.
2000年10月12日,我挺着七个月的大肚子坐在县委组织部长的面前。她问我:“你愿不愿意到组织部做档案工作?”我没加思索就回答说愿意。她又问我为什么?我至今仍然非常清晰地记得当时说的每一句话:“我觉得干档案工作更能发挥我的书法和手工特长,再说,我是共产党员,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工作。”那时的我甚至连“组工干部”这个词都不知道,想法就这么单纯。  相似文献   

17.
傅薇 《档案时空》2003,(8):15-17
近年来,我国的档案学界对信用档案及信用档案工作的研究已有一定规模,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档案学研究人员和档案工作者在这一点上达成了共识,即信用档案是档案工作新的工作领域和监管重点。然而对什么是“信用档案”还不是很一致,各持己见。“信用档案”是档案工作进军社会诚信建设的突破口,也是档案学界对正在建设中的信用档案体系进行理论研究的基石。信用档案到底是什么?如果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后面的研究就难以继续下去。在这样一个分歧与共识并存的局面下,我们有必要首先对“信用档案”本身作一些探讨。模糊性认…  相似文献   

18.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了加强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探索产业化路径的重要任务。文章基于数字创意产业融合视角,提出两条档案文创产品开发产业化路径:一为底层融合路径,通过融合创意要素、融入数字技术、疏通产品流通渠道促进产业化要素流动;二为产业融合路径,通过跨界融入产业集群、发展新型产业业态为产业化深入发展注能。通过两条路径的构建以期实现档案文创产品开发中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力促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浅议高校档案利用服务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实 《档案时空》2003,(8):31-32
一、高校档案利用服务的现状进入21世纪,随着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发展,高校档案管理质量与利用服务情况已有了明显改善,这不仅表现在传统档案的规范利用上,更表现在电子档案的开发与利用上。但高校档案利用服务仍然存在如下明显缺陷:1、服务观念滞后。具体表现在,一是只重视为内部机构和政府机关提供档案利用服务,而不重视为其他外部用户,尤其是普遍个体档案用户提供利用服务。在对外部个体用户提供服务方面,目前仍停留在“应不应该提供服务”的争论阶段。二是只重视为用户提供馆藏中有关的档案信息,而不重视推荐、介绍与其利用相关的,收藏于其…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市场化和产业化理念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之中,档案产业化问题也开始引起档案学界的重视。本文试就档案产业与档案事业的关系及档案产业发展的主体——档案中介机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