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一个男孩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心理咨询室。男孩的父亲一脸的愁苦:“马老师,您帮帮我吧———这孩子说什么也不想上学了,这可怎么办?”男孩已经14岁,我感到需要先和男孩进行单独会话:“你这个年龄正是读书的时候,大家都在学校里,你却不愿意去上学,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难。能告诉我吗?”“我从小就身体不好,胃有毛病,总吐,也可能是教室的空气缺氧。”说话间一副病痛的样子。就我所知,通常胃病不属于儿童,况且教室也不会缺氧到让人呕吐的程度。于是,我问:“现在如果不吐了,你愿意去学校吗?”“不愿意,到学校考试也考不好。就愿意在家里呆着,早起…  相似文献   

2.
一、角色游戏从教师与儿童的交谈开始在澳大利亚的幼儿园里,角色游戏往往是从教师和孩子们坐在一起聊天开始的。教师鼓励每个孩子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想所愿的事谈出来,从而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和需要,确定游戏的主题并帮助孩子们选择自己的角色和伙伴。教师:莎莲,刚才你说过最爱吃的东西是葡萄干面包,你愿意开一个卖这种面包的商店吗?莎莲:……教师:你还要想想再说吗?莎莲:(点点头)……教师:阿德尔,你呢?阿德尔:我想……我想……教师:别着急,想一想你最爱  相似文献   

3.
骄傲的小赫     
小赫是一个聪明、内向的孩子,家长非常重视对他的教育,经常带他参观博物馆、去图书馆。在幼儿园里,小赫经常给小朋友们讲故事、讲自然知识,小朋友和老师都亲切地称他为“小博士”。渐渐地,小赫不愿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了,也不愿意给小朋友们讲有趣的故事了,他更喜欢一个人安静地看书,平时和小朋友说话时也表现出很骄傲的样子。老师问小赫:“你为什么不愿意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呢?”小赫高傲地说:“他们什么都不知道,每次都得我告诉他们。”老师和家长进行沟通,家长却很不以为意。面对这样的情况,小赫的老师该怎样做呢?让小赫重新回到集体中来,您有什么妙招吗?(天津杨婷婷)  相似文献   

4.
大话爸爸     
在孩子的眼里,你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呢?你会因为自己工作繁忙而经常不去参加孩子的家长会吗?孩子的心里话愿意说给你听吗?身为父亲的你,自己的不良行为是否正在悄悄地影响着孩子?你经常用“我是你爸爸”的口吻来教育孩子吗?  相似文献   

5.
我们是朋友     
我喜欢孩子们,孩子们也喜欢我,每天我都可以和他们一起玩,一起“疯”。我和孩子们之间没有距离,因为我们是朋友。在与这些孩子第一次接触时,我便对他们说:“我们做朋友,好吗?”孩子们都疑惑地看着我,我又补充说:“你们在和我说话时,可以称呼‘你’,不必叫我邱老师,可以吗?”孩子们笑了。果然,他们常常会主动地与我交谈:“你昨天在干什么?”“你喜欢看动画片吗?”“给你玩我的玩具”……改变与孩子之间的称呼,这是我和他们成为朋友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6.
当你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时,你会发现课堂上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他们“五花八门”的回答和充满童真童趣的儿童化语言及创新火花常常会让我们感动,会不知不觉地融入他们中间。一、倾听孩子的问题,引导孩子去探究。当孩子们提出各种各样问题的时候也就是其主动学习的表现。小学阶段的孩子对大自然以及大千世界的种种事物充满了好奇,他们的头脑中有许多的问题,总想问“为什么”,比如孩子们问我“为什么飞机能上天?恐龙是怎么死的?人为什么有思想?蚊子有骨头吗?……月球是会变的吗?”这些问题涉及物种进化、人体结构、自然现象、地球宇…  相似文献   

7.
儿童幽默     
应该跟我玩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马克西姆,维克多是个坏孩子,我不愿意看到你再跟他一起玩。那我是好孩子吗?妈妈!马克西姆问。  相似文献   

8.
近来好吗     
胡安在大街上遇见一个熟人,于是向他打招呼说:“你好,近来还好么?”对方答道:“不好,糟透了。老板要减薪了,能有好心情吗?”胡安想了想,问道:“今天的早餐你同谁一起吃的?”“同我的孩子。”“然后呢?”“然后什么?然后我就去上班了呀?”“晚上睡觉前你吃了晚餐吗?”“当然吃了。我怎么会让自己饿着肚子上床去呢?”“你在哪睡的?”“在家里,我的床上。”“和谁睡?”“还能和谁?当然是我和老婆啦,这些有什么好问的?”“没什么。让我回忆一下,你是说你吃了晚饭,同老婆上床睡觉,起床后同孩子一起用早餐,然后去上班。这些都糟透了吗?”近来好吗…  相似文献   

9.
都说现在的孩子写出来的文章差不多都是作文选的翻版,没有一点生气和活力,尽是套路和套话。我不禁要问:“我们允许儿童有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表达吗?允许儿童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吗?允许他们用蓝色的蜡笔画他们心中的太阳吗?”太多的禁锢束缚了孩子们的头脑,也压抑了他们的灵气。责任在谁?不要怪  相似文献   

10.
一个男孩在父亲的带领下来到心理咨询室。父亲一脸的愁苦:“马老师,您可帮帮我吧——这孩子说什么也不想上学了,这可怎么办?”男孩已经14岁,我感到需要先和男孩进行单独会话:“你这个年龄正是在学校里读书的时候,你却不愿意去上学,一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难,能告诉我吗?”“我从小身体就不好,胃有毛病,总吐,也可能是教室的空气缺氧。”说话间一副病痛的样子。就我所知,通常儿童不易得胃病,况且教室也不会缺氧到让人呕吐的程度。于是,我问:“现在如果不吐了,你愿意去学校吗?”“不愿意,到学校考试也考不好。就愿意在家里呆着,早起有时候自己弄点饭,中午睡到两三点,别的时间就是听小说广播,看电视里的足球比赛,同学们放学后,和  相似文献   

11.
你觉得你的孩子在班级受到了忽略吗?你是否认为这是教师造成的?其实,受忽略儿童的形成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如先天的气质类型,家长的教养方式,当然教师的因素也不容忽视,有时教师的行为导向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在伙伴中的定位和形象。本次“家园互动”栏目专题讨论“受忽略儿童”问题,希望能给大家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2.
快乐,对人来说真的很重要,尤其是儿童。一辈子只有一个童年,快乐是一个,不快乐也是一个。既然是这样,身为父母或教师,就必须做出决定,到底你要的是什么呢?教导过孩子如何去寻找快乐吗?为孩子营造过快乐的学习环境吗?还是只懂得将孩子埋在知识的书堆中,去符合期望呢?从以下方面阐述观点:没有快乐的学生,就没有快乐的教师;遇到了问题之后,该怎么做;欣赏每个孩子的独特气质,让快乐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幼儿园教育是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小学则是以学习为主。如何帮助六岁儿童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已经比较突出地摆在许多家长的面前。我们曾对三个大班的幼儿进行调查,发现许多家长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早期智力开发”,对入学准备视为知识上的准备,每天要求孩子识多少字,做多少道算术题,甚至有的家长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算术书借来让孩子提前学习。结果是过早、过度的教育,过高、过急的要求,挫伤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孩子失去学习的兴趣,以致对学习产生厌恶和惧怕的心理。当我们问孩子“你愿意上小学吗?为什么”时,有的孩子说不愿意上小学,因为最怕爸爸叫他做功课。还有的孩子说:“我上学,妈妈也会打我吗?”原来他看到别的孩子上学后,因成绩未达到父母要求遭到父母的打骂,因而害怕上学。有一位小学老师说:“在我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发现,最感困难的  相似文献   

14.
爱的播种     
17岁那年,我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怀着对孩子的无限热爱来到了幼儿园,这一干就是9年。也许你会问:“天天和无知的孩子们在一起,心里不烦吗?这群孩子真的这么值得你去爱吗?”如果说从来没烦过,那是假话。一个母亲带一个孩子都有不少心烦的事,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几十个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个性的孩子。当苦口婆心劝说后,这群孩子还照哭不误——“我要妈妈”“我要回家”时;当盛上香喷喷的饭菜,他们却一动也不动,或你喂他一口,他含在嘴里老半天也不往下咽时;当精心准备  相似文献   

15.
一、从谈话入手,激发兴趣 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听许许多多的故事,大家愿意吗?但是在听故事之前,我需要同学们的帮助,你们愿意帮助我吗? 二、展示照片(看故事) 教师出示一张照片,问:“我手中拿的是什么?”(一张照片)教师导言激励后:你愿意把自己精心挑选出来的一张照片展示给大家看  相似文献   

16.
记得孩子两岁七个月时,我们带他外出旅游。同车正巧有两个外国人,孩子很好奇,说:“妈妈,你看,外国人!”我说:“你要愿意的话,可以去和他们谈谈。”“我说什么呀?”孩子显然很愿意尝试一下。当时他正好刚学会了几句英语,我启发他可以说“你好”。孩子大胆走过去,对那两个外国人讲“How doyou do”,两个外国人对这个有勇气的小男孩很感兴趣。孩子还送给他们每人一只香蕉。两个外国朋友很高兴,找出了一只不干胶的塑料小牛贴片送给孩子。刚好他属牛,那只小牛的眼睛还会动,孩子用英语说了声“谢谢”,心满意足地回来了。  相似文献   

17.
应该跟我玩     
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马克西姆,维克多是个坏孩子,不愿意看到你再跟他一起玩。”“那我是好孩子吗?妈妈。”“当然,当然!你是个乖孩子,好孩子。”应该跟我玩  相似文献   

18.
导入上个星期天,小明一家去游玩和购物。出门之前,爸爸对小明说:“小明,你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今天爸爸妈妈都不当家,你当家,行吗?”小明拍拍胸膛说:“没问题,今天,就由我当家。”说着,他们高高兴兴地出了家门。(多媒体画面和声音)师:小朋友,你们愿意去看看小明是怎样“当家”吗?好,我们也和他们一块儿上路吧。  相似文献   

19.
讲故事     
准备工具: 用布缝制的小娃娃,或者是由书本上剪下来的漫画娃娃和动物。游戏方法: 妈妈手中的是象宝宝,孩子则会拿着免宝宝,学习书上的故事,开始对话……妈妈:“免先生,你好像刚睡醒啊!你在这里做什么?”孩子:“我在等你啊!我们一起玩游戏好吗?”妈妈:“好啊!那我们一起到河边去钓鱼。”  相似文献   

20.
“多动症”现在是常常挂在父母和教师嘴边上的一个词汇。我的妻子就常提醒我说:“我们的孩子好像也有‘多动症’,你是不是给好好瞧瞧?”我很明确也很温柔地告诉她:“我们的孩子是好动,而不是‘多动症’,请放心。”那么,什么是真正的儿童“多动症”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