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熊云  王震 《华章》2011,(35)
胡梅尔《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是古典小号作品在世界音乐舞台上最为流行的一首,是小号为数不多的古典经典作品之一.本文将研究胡梅尔《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的演奏技法,结合演奏实践,对吐音、颤音、装饰音等一系列技巧进行归纳,并对这些技巧在这首协奏曲的运用作分析,以探讨其中演奏基本要素和音乐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2.
在小提琴协奏曲的演奏过程中,小提琴的独奏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协奏曲至今受到广泛欢迎,与小提琴的独奏魅力是息息相关的。西贝柳斯的这首《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独奏的特点,因此本文以这部作品为例,分析了小提琴协奏曲中的独奏艺术。  相似文献   

3.
漫话交响乐     
交响乐是音乐作品中最复杂、最富于戏剧性的一种体裁,它有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严谨的结构形式,能概括时代精神面貌,描绘大自然景色,激发人们对祖国秀丽江山的热爱。交响乐产生于16世纪下半叶的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7世纪中期,一些在民间流传的乐器和乐曲开始进入宫廷贵族控制的私人乐队。18世纪意大利作曲家维代尔第首创了小提琴协奏曲的体裁形式,这种曲式结构为日后交响乐领域中的各类独奏、协奏曲奠定了基础。他创作的由四首小提琴协奏曲组成的总称为《四季》的作品,是早期交响音乐作品的典范。后来被称为“交响乐之父”的奥地利作曲家海顿,经过36年探索,  相似文献   

4.
并不是奉承     
写了大量交响乐和重奏曲的海顿虽然早已声名遐迩,可是他相信一定会有不错的同行,即使他的名声并不那么响。一天,怀着这种寻求的心情,海顿信步踏进了伦敦一家经营乐器和乐谱的店铺。“请把真正的好作品拿来给我看看。”海顿对老板说。“请问阁下要哪一方面的?这里有几首很不错的海顿的作品。”“不,这我不感兴趣。”“怎么?阁下对海顿的音乐有意见吗?”“那可多了,所以请你给我看别的吧,难道你们只有海顿的  相似文献   

5.
小号是西洋铜管乐器中的一种,具有音域宽广、音色优美、穿透力强等特点,是独奏、重奏、合奏、协奏的理想乐器.小号自传入中国后,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中国小号作品在创作和演奏上都表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无论是在创作、演奏还是教学中,我们都要充分吸收和借鉴西方小号艺术的演奏和技术技巧,继承中国优秀的音乐传统文化,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与西方小号艺术相结合,进一步推动小号艺术的发展,推进小号艺术的民族化.  相似文献   

6.
协奏曲中独奏乐器与乐队的关系是平等的,两者在乐曲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变化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独奏乐器与乐队在演奏中扮演的角色不同,起到的作用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研究独奏乐器与乐队在协奏曲中的相互关系,可以分析出作者的写作手法以及表现内容,还可以为自己的写作提供借鉴。本文将以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为例,研究小提琴与乐队的关系,分析作曲家创作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相似文献   

7.
刘乐婵 《考试周刊》2011,(80):30-31
中提琴是提琴乐器里的上中音乐器,不及小提琴明亮灿烂,但它的音质圆润含蓄、深邃内在而温和,因其柔和、深沉,略带些沙哑,亦独具特色。中提琴自17世纪初以来一直是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乐器,尤其自18世纪海顿大力发展弦乐四重奏开始,它便在室内乐演奏中确定了重要地位,但直至20世纪前它还较少被当做独奏乐器,供其独奏的作品也为数有限。本文介绍了中提琴的作品、作曲家、演奏家。  相似文献   

8.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德国著名作曲家,他创作的32首钢琴奏鸣曲在西方音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钢琴艺术史的高峰,被钢琴家们奉为"圣经". <第三钢琴奏鸣曲>(Op.2No.3)主要体现出音响性格的对比,所以被后人称为<协奏奏鸣曲>("conerto sonato" ).贝多芬在该作品中既表现了莫扎特的室内乐乐队风格,又表现了海顿式的独奏风格.  相似文献   

9.
小号是一种颇具表现力的乐器,在诸多交响乐题材的作品呈现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随着工业革命时代的来临,小号的制造工艺也越来越精良与完善。先进制造技术的支持,使得小号演奏家们得以在演奏技巧上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与开拓,使小号演奏艺术能够更好地胜任多样音乐作品的表现。而作为器乐演奏中最高形式的协奏曲,在小号的演奏艺术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和发展。许多内涵丰富、技巧高超的小号协奏曲已逐渐被广大听众所熟知。  相似文献   

10.
吉他     
吉他常用于独奏,独奏的曲目常常改编自其他乐器的曲目,也有为吉他和管弦乐队而作的协奏曲。许多一流的吉他作品是由西班牙作曲家谱写的。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旧约》汉语官话和合本为据,参照《旧约》其他文字的文本,逐一考证分析琴、箫、瑟、笛、号、角、鼓、钹八种《旧约》中出现的主要乐器,探讨了上述乐器的神圣和世俗功能、乐器名称的语义流变、其人类学和音乐学的内涵,以及翻译过程中意义和意象的传承和转换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南少林"研究的检讨和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南少林”的研究取得一些成果,同时也存在不少疑惑,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关于“南少林”的确定标准并不科学,证据也缺乏说服力。本文从阐述少林寺以及佛教禅宗的发展的历史,以及少林寺在佛教禅宗发展中的地位入手,说明历史上所谓的“南少林”问题的提出可能是由于禅林中自我标榜领袖地位的产物。在没有新的证据出现之前,可以断定历史上福建地区确实没有“少林寺”的存在。在检讨了这一研究过程之后,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中出现地方利益的错误诱导和狭隘的地方情结给予批判,使之回归实事求是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邓小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作出了一系列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论述和决定,对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小号系统性训练的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总结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小号训练的科学方法,即小号训练应注重系统性。并对系统性训练的内容做了简要介绍,同时阐述了系统性训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后,毛泽东在不同的场合,通过不同的形式,对中国众多的历史人物进行了评价。他对历史上包括孙中山在内的革命领袖人物给予充分肯定;为像秦始皇这样一向遭到否定的历史人物给予平反;还高度赞扬历史上那些少年英发的有为人物,而对历史上有所凭借的人物,则讥讽他们一事无成。毛泽东评价这些人物时,多是出于工作的需要,以古说今,古为今用。这些评价,现在对史学界重新认识这些历史人物都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深入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建党90周年上的讲话精神,结合地方党史工作特点,提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力开创十堰党史工作新局面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浅谈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档案记载着学校的办学历史,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真实记录,它全面反映了学校最基本的职能活动。为了使高校档案管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必须从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路、模式和机制入手进行创新,运用现代化手段科技兴档,建立健全各项档案管理规章制度,提高业务素质,做到不断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使档案工作有高度、有特色,有生机和活力,从而实现档案工作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当代文学史视域来看,电视连续剧《钢铁年代》具有一定超越上的意义。"工业题材"的文学创作由于诸多的原因经常遭遇难写的尴尬,《钢铁年代》则在一些方面有了可喜的突破。面对90年代以来出现的写作趋势,该作品以文学史上曾经的"宏大叙事"的丰盈的魅力,对于特殊表现领域的真实的人性美的描绘和展现,以及对具体人性的展示过程中凝聚的反思,则使该作品具有更多美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还》剧以历史为题材但却不尊重历史,使得观众特别是小观从对历史认识出现偏差。同时,《还》剧对小观从性格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误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熊笃教授主编的《巴渝古代近代文学史》是填补重庆古近代文学史空白的鸿篇巨制,其写作宗旨是以文化学理论思维统御全书,即将巴渝文学置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框架中,去认真清理,精心描述,力求还历史本真面目。该书力矫故作高深、无病呻吟之弊,是一部圆融博宏的区域文学大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