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刊与宁波日报联合举办、宁波大红鹰经贸公司协办的“舆论监督大家谈”征文,收到了大量来稿,本刊从1999年1月至9月择优刊登。此次征文最近评选揭晓,获奖作品名单如下:一等奖新时期舆论监督的新拓展高飞袁增伟二等奖略论舆论监督的法律地位与权利运用曹瑞林杨平“双刃剑”的负面效应及其预防姜文强珠海:探索舆论监督之路陶光元王木林不畏艰险知难而上汤碧琴三等奖论舆论监督与法律意识田海宏论公开报道与内参的有机结合朱瑞福走出舆论监督的误区吕智凡地方报纸如何把握好批评报道的“度”黄荻拓展广播优势强化监督功能韩自贤郭安…  相似文献   

2.
正确处理新闻舆论监督中的几个关系尚墨玲“舆论监督大家谈”征文华西都市报与本刊合办舆论监督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正确的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项巨大优势,也是人民群众手中挞伐腐败,针砭时弊,同种种社会不良倾向、不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3.
本刊“舆论监督难点大家谈”征文自开办以来,收到了全国各新闻单位的老总、编辑、记者和新闻研究人员以及大专院校师生的逾百篇稿件。《经济日报》原总编辑艾丰同志也为此次征文专门撰写了《舆论监督十题》一文。此文是他结合自己多年的新闻实践和研究撰写的,分在本期和第10期刊出,希望以此为契机,把大家对舆论监督的思考和此次征文全面引向深入。感谢作者和读者的支持,欢迎继续赐稿。  相似文献   

4.
简讯     
《新闻与写作》2006,(12):9-9
“因为,我是记者”征文评选揭晓《新闻与写作》编辑部协办,中国电视英语新闻20周年论坛举办,2006中国记看节大型公益活动暨第二届未名大讲堂活动举行,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梁艺琼、朱瑞报道:由解放军报社《军事记者》杂志与人民武警报社联合举办的“部队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征文”评选日前揭晓.共有10篇稿件获得“优秀征文奖”。  相似文献   

6.
第十四届“北京新闻奖”评选于6月中旬揭晓。参加这届新闻奖评选的评委们指出,一年来,本市新闻宣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先进典型宣传、战役性报道任务以及舆论监督等方面都有长足进步,在许多报道领域有明显突破与创新,新闻精品与名牌栏目大量涌现。  相似文献   

7.
徐飞 《视听纵横》2003,(4):113-113
关于新闻舆论监督,多年来似已形成了这样的共识一新闻媒体针对社会上某些组织或个人的违法、违纪、违背民意不良现象及行为,通过报道进行曝光、揭露、批评、抨击时弊,抑恶扬善。这样的“共识”几乎把新闻舆论监督与批评性报道划了等号。而笔认为,新闻舆论监督实质还应包括正面监督。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新闻舆论监督作为一种职业化的舆论监督,通过新闻传播者以新闻的形式将社会舆论在新闻媒介上代言出来,它构成了目前舆论监督的主体并且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今天,批评人民群众和社会生活中的假恶丑现象.揭露少数党政机关及个别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已成为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任务。那么,新闻舆论监督的目的就在于这种批评,这种揭露吗?就笔者看来.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更在于批评和揭露的同时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引导是新闻舆论监督的起落点,起…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本文就如何搞好舆论监督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舆论监督≠批评报道 舆论监督是民主政治的一大特征。有的人认为舆论监督就是批评报道,把舆论监督与批评报道画上等号,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批评报道是舆论监督的主要手段,但舆论监督并不是批评报道的同义词。舆论监督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政府、国家公务员的舆论监督,二是对社会生活进行舆论引导和监督,三是对报纸舆论本身进行自我引导和监督。 批评与自我批评,包括新闻批评,是我们党的重要法宝之一,是我们党克服消极思想侵袭,保持健康肌体的有力武器。正确开展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重要职责,是党报增强权威性和战斗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与正确地实行舆论监督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0.
新闻舆论监督的操作及其改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闻舆论监督的操作 辞书上对“操作”一词的解释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技术要求进行活动。新闻舆论监督的操作,就是在相关法律(在中国,还有党的政策及要求)的监管下,按照规程要求,对政府及官员所进行的监督与批评。这种中国特有的监督与批评的实施,涉及新闻传媒、新闻记者、社会公众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所谓“分寸”,就是“界限”、“尺度”、“深浅”。批评报道是大众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新闻媒体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党和政府运用媒体在施政工作中进行新闻舆论监督不可缺少的重要依靠力量。但是,批评报道也是把“双刃剑”,做好了,有利于改进工作,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做不好。也会添乱,也会损坏党和政府的形象。如何消除批评报道所容易引发的负面效应,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的正面效果,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认为,实行新闻舆论监督是党报的重要使命,我们不但要敢于监督,而且要善于监督,讲究监督的策略和艺术,把握好分寸,使舆论监督产生最佳效果,这样才能做到批评的现象是消极的,所起的作用却是积极的。那么,怎样做好批评报道“分寸”的把握呢?  相似文献   

12.
曹仁义 《中国广播》2010,(10):83-84
运用新闻手段开展批评,叫新闻批评。在我国,舆论监督是和法制监督、组织监督、群众督促并行的社会监督机制。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就是新闻批评。关于新闻批评总的方针,  相似文献   

13.
新闻舆论监督和其他权力一样需要进行规范,对其进行有效的规范、制约和监督,否则,就会造成新闻舆论监督的“越位”,导致新闻对舆论监督自身监督的“缺位”,这种“越位”和“缺位”使得新闻舆论监督权力的绝对化,以至权力被滥用,滋生腐败。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人们把舆论监督一直当作新闻监督来理解,在一些正式文件和许多教科书中也把舆论监督解释为:“对错误的东西进行指名批评,让各种假、丑、恶的行为曝光”,“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一项基本权利和义务”等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及传播技术的发展,批评报道的形式日趋多样,如:“读者来信”、“批评与建议”、“社会经纬”、“新闻调查”、“众生相”、“监督哨”等栏目、专版亮相于媒体平台,把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发扬得淋漓尽致,媒体的广告收入也因此极速飚升。但作为媒体的行为者———记者在批评报道中属于什么地位呢?他们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心态呢?本文试作一阐释。记者在批评报道中是桥梁和纽带监督是“自古至今,人类的永恒主题”。①新闻舆论监督是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主要是通过记者深入调查采写负面新闻信息的批评报道的传播,表…  相似文献   

16.
莫以“无冕之王”自居──谈舆论监督中的媒介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舆论监督,是公众通过新闻传媒对社会生活施行的监督,属于广义的社会舆论监督的一部分。新闻舆论的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社会进行监督。 然而,毋庸讳言,现在,有少数新闻工作者却借用手中的权力,打着新闻舆论监督的旗号,为自己、为小团体谋私利,或者借用新闻舆论监督达到其它方面的目的,给媒体和新闻工作者造成不良影响,以至于人民群众对某些以“无冕之王”自居的记者很是反感和不满,对某些媒体上刊登的“批评报道”也不屑一顾。综合起来看,目前不正常的新闻舆论监督有以下几种现象: 以舆论监…  相似文献   

17.
新闻监督报道受众不满意的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舆论监督研究”课题组,抽取全国9个省(直辖市)作为调查地区,对新闻从业者和广大受众进行抽样调查(见《新闻与传播》2003年第5期《中国新闻舆论监督现状调查报告》),得出的结论中有3点应引起重视:1、普遍反映舆论监督对象的层次偏低,批评最多的是“行业不正之风”,舆论监督最多的是“一般干部”。2、舆论监督报道一般化,监督力度不够。多数被调查者认为舆论监督报道“不敢碰硬”、“批小不批大”、“只打‘死老虎’不打‘活老虎’”等。3、新闻从业人员普遍反映舆论监督难。  相似文献   

18.
舆论监督是新闻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这些年来各家新闻单位都加大了新闻监督的力度,产生了比较好的社会效果。但随之而来的是新闻纠纷的增多,有的状告你侵权,有的拿上级领导压你,有的甚至打击报复、人身攻击,等等。舆论监督的外部环境不够宽松,舆论监督也就比较困难。为了使舆论监督既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又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搞好舆论监督的策划及批评稿的把关,就显得十分必要。策划要“天衣无缝”,把关要“滴水不漏”批评的事件或对象要集中。如果批评面太宽,在一篇报道里批评多家,就会削弱批评的力度和效果,也难免会推诿扯皮,不利…  相似文献   

19.
何本昌 《新闻界》2001,(1):28-29
在开展新闻舆论监督中,不时碰到一种现象,即某些单位的个别人,一旦被媒体曝光了,受到批评,便一触即跳,或抓住批评报道中个别字句与新闻单位纠缠不休,或开口就以“名誉侵权”、“打官司”相威胁。每每如此,一些新闻单位的负责人和采编人员便大发感慨:“舆论监督何其难 !”“舆论监督的社会环境太差了 !”   毋庸置疑,舆论监督的顺利实施,以及舆论监督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氛围。但是,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是等不来的。面对舆论监督普遍难这一情势,我们新闻工作者应该以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己任,依…  相似文献   

20.
监督是新闻舆论的基本功能之一。积极有效的舆论监督不仅能对国家政权和政府行为进行制约,还能对公众行为产生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明显地体现在新闻媒体的批评、揭露报道之中。正是因为批评、揭露报道具有明显的、强烈的监督特性,久而久之,业内人士便把舆论监督与批评、揭露报道画了等号,使舆论的监督功能狭义化了。笔者认为,舆论监督功能应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去认识。换句话说,舆论监督功能具有“显性”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