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1年2月19日开始,金华晚报在第二版的新闻板块中,专门划出一块,设立“昨夜今晨”专栏,采用集束式报道形式,少则五六条多则七八条,刊登昨夜今晨新闻,收到了良好的报道效果,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透视分析这一现象,有不少可总结的地方。 困难 在互联网时代,拥有一块自家的“地盘”显得弥足珍贵。对于地方电视台还没有设立早间、午间新闻的地市级城市来说,昨夜今晨的新闻,几乎成厂地市级晚报的独家新闻。如何操作好昨夜今晨新闻,也就成了当地各家报纸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2003年11月,扬子晚报在改版中推出了两个版面的“昨夜今晨”新闻版面,强化夜间新闻和当日上午的新闻。2004年9月,在新一轮改版中,又将“昨夜今晨”改造为“今晨昨夜”,进一步强化当日新闻。在扬子晚报推出“昨夜今晨”以后,新民晚报、重庆晚报等晚报,也相继推出了“昨夜今晨”新闻版面。以夜间新闻、当日新闻为特色的新闻版面,正成为晚报最具特色的新闻版面之一。  相似文献   

3.
陈建国 《新闻世界》2004,(11):70-71
地方新闻是地方媒体坐拥的一个富矿,充分挖掘这座富矿.这对地方媒体强身健体、抵御外报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不断地强化本地新闻在版面上的地位,不断地增加本地新闻的版面.始终充当本地新闻发布的“第一媒体”.这是《大江晚报》创刊九年来坚持的一贯做法。从2003年6月1日至今,《大江晚报》将第三版辟成了一个专门报道昨夜、今晨芜湖发生的新闻的专版,名叫“昨夜今晨”。版面开设一年来,以及时、客观、贴近生活、敢于说真话、为百姓办实事而受到读的喜爱,成了《大江晚报》又一个深受读欢迎的“拳头”版面。读说:“昨夜今晨”版是《大江晚报》向读奉献的一道“鲜活、麻辣、家乡味十足”的“新闻大餐”。  相似文献   

4.
现在,各新闻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特别是新闻单位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这种竞争可以说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时效性作为新闻的第二生命,理所当然成了竞争的焦点。一些新闻单位为了抢先发搞,在新闻时效性上取得优势,可谓想尽办法。尤其是各类晚报利用下午出版的有利时机,开设“昨夜今晨”等栏目,最大程度地缩短新闻事实  相似文献   

5.
羊城晚报《昨夜今晨》专栏,自1997年9月开办以来,一直保持着密集的频率,贡献给读者一篇篇新鲜热辣的新闻,受到了广大读者和新闻界的好评,并获得了首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总结办专栏经验,我们感到,《昨夜今晨》作为一个品牌栏目,主要体现了以下特点:主动出击,大力挖掘时间差里的新闻 早在80年代,羊城晚报就设有《读者今天来电》等栏目,24小时接听读者报料,以争取尽可能多的当天新闻,充分发挥晚报的特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晚报的许多做法为日报所借鉴,晚报面临的挑战日趋严峻。一些晚…  相似文献   

6.
在地市级晚报的社区新闻实践中,因为记者人数有限,采写民生新闻的同时很难深入社区、顾及更多社区.另外,社区分散且功能不全,社区新闻与读者的接触面不够广,读者认可度不高,稿源缺乏,社区新闻版就成了"鸡肋"版面.地市级晚报的社区新闻版如何办才能赢得读者喜爱?  相似文献   

7.
昨夜今晨,"晚九朝五"的这一时间段里会发生什么?这里又蕴藏着怎样的新闻宝藏?作为一线记者,我们在思考和探索一条夜间突发新闻现场报道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张林 《传媒观察》2004,(12):29-30
舆论监督难是当前新闻单位面临的共同难题。地市级晚报舆论监督难上加难。难在何处?一是见报不易。地市级晚报活动区域小,熟人多,碰到问题,记者采访未回到单位,那边说情电话已到。二是难在效果。  相似文献   

9.
教课书上说,新闻是已经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我们一直模范遵守,中规中矩。且不说日报早已习惯于报道“昨日”,连惯以抢新闻自称的早报、晚报亦把自己囿于“昨夜今晨”,固守阵地,难以逾距。何况倘能真的如此做到,便是很讲究新闻时效了。  相似文献   

10.
忻闻 《新闻记者》2001,(3):44-46
《新闻晚报》自去年6月1日起推出“昨夜今晨”新闻版 ,尝试以时间段来选择新闻题材 ,每天一整版 ,已连续刊出了一百多期 ,逐渐成为《新闻晚报》的特色新闻版 ,在读者中产生了一定影响。推出“昨夜今晨” ,是希望使出晚报新闻的“撒手锏”———时效性。点子是“逼”出来的如今 ,报纸不仅面临着各大媒体群雄割据的态势 ,还要承受广播电视的竞争压力 ,同时又有来自“第四媒体”的挑战。分析这些媒体的特点 ,我们不难发现 ,纸质媒体的最大弱点 ,就是其出版受到时间的制约 ,因此在时效性上不及其他媒体。而时效性恰恰是读者最为关注的。广播电…  相似文献   

11.
如今,社会新闻事件的报道越来越受到受众的关注。事件报道图片的恰当“处理”,有利于扩大报道的影响力,也有利于保护相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媒体自身树立良好品牌形象的有效路径。下面以金华晚报“昨夜今晨”栏目为例,粗浅地分析下社会新闻事件现场图片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在都市类晚报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地方晚报尤其是地市级都市类晚报更是面临着巨大的生存考验,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需要地市级晚报立足本土,做足做活地方新闻,尽最大努力避免同质化现象。  相似文献   

13.
温州晚报     
传递幸福与快乐《温州晚报》创刊于1993年2月16日,十多年的风雨历程,精心打造出雪君工作室、昨夜今晨、学生记者团、寻找、池上楼、春草池等品牌栏目,为读者奉献了一道道精彩的精神大餐。温州晚报以传递幸福与快乐为目标,追求新闻策划和差异化竞争,注重民生,与读者互动,力求深度报道,坚持办出一张有品位的报纸。  相似文献   

14.
调查表明,从电视早间新闻中了解昨夜今晨全球发生的新闻事件,已成为许多人必不可少的“早餐”。从1993年中央电视台设立早间新闻至今,全国33家省级卫视已有26家具有完备形态的早新闻节目。随着电视媒体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不断完善,在正常节目中插播正在发生的突发事件,现场直播  相似文献   

15.
地市级的晚报如何立足长远,在新一轮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已成为报人关心的话题.扎牢新闻本地化这个"根",努力做深做强本地新闻,是地市级晚报扬自身之优势,吸引读者的强有力的武器.  相似文献   

16.
如今,翻开报纸、打开电视,我们都能看到一些突发性社会新闻报道,有些媒体还开辟专门的栏目强化此类报道.以金华本地媒体为例,就有"新闻三秒区"、"昨夜今晨"、"百姓零距离"等栏目.  相似文献   

17.
新民晚报的社会新闻拥有众多 读者,始终被作为新民晚报的拳头产品。无论是报纸复刊的当初,还是报业竞争激烈的今天,社会新闻都被列为晚报的强项,从版面的安排到大力的配置,都予以适当的倾斜。在长期的发展探索中,新民晚报的社会新闻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一、社会新闻的传统特色 新民晚报的社会新闻主要特色是: 一、新鲜性。晚报的社会新闻以时效性见长,大量见诸版面的是“昨夜今晨”的社会新闻。尤其是当日新闻备受青睐,有时为了及时刊发这类新闻,往往先报选题,确定字数,留好版面,再拼装合成,同行们将其称为“抢稿”。只要…  相似文献   

18.
龙钢跃中共党员,大学文化。现任长沙晚报副社长、副总编辑。其作品曾两次获得湖南新闻奖一等奖。长沙市政府给他记大功一次,还被评为长沙市宣传战线优秀共产党员和全国新闻战线抗洪抢险报道先进工作者。 10多年来,他坚持深入一线采访,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全天候记者"。1998年6月,他患病住院动手术,但当时正处抗洪的紧张时期。他伤未痊愈,便提前出院,连续20多天坚持在抗洪抢险报道一线。他值夜班时,每晚主动出击,创下了长沙晚报《夜间记者值班室》栏目一个月发稿23条的最高纪录。他在采写了大量正面报道的同时,10年中写了近百篇批评报道,对改进工作起了促进作用。龙钢跃同志在担任新闻部主任时,除每年编发记者上百万字的稿件外,自写稿件不下10万字。近年来共有40余件新闻作品先后获得全国和省级奖项,他采写的《昨夜今晨:市委书记在抢险现场》和系列深度报道《长沙公共  相似文献   

19.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崛起的地市级晚报,是以社会新闻和舆论监督起家的。这是晚报的传统优势项目和看家本领。在目前的地市级报社中,大多是一张日报办一张子报(晚报)的格局,许多晚报也就很少做或有意识地淡化时政报道,认为那是日报的事儿,搞得不好一是重复二是挤占有限的版面,晚报就是要主打社会新闻,把这个搞好就行了。  相似文献   

20.
在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地市级报纸面临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上有省级纸媒的冲击,下有新兴传媒的分流,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地市级报纸面临的重要课题.根据新闻的"接近性"原则,受众注意力最先指向的,往往是离自己居住地最近的新闻.也正是因为这种新闻诉求,沂蒙晚报自创刊以来,一直把做大做强地方新闻作为自己的办报理念,充分利用"做临沂人自己的晚报"这一法宝,最大限度地开发地方新闻资源,提升报纸的新闻含金量,满足读者的需求,从而在当地树立了一块响当当的晚报品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