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现代社会理性和科技文化的过度张扬,现代学校教育也随之全方位受到科学化和技术理性化的影响,教师职业被简化为知识、技能的简单传递,教师的教育教学生活背离了教师对惬意与幸福的应然追求,无法让教师真正体验到所本应体验到的个体尊严和幸福。教师如何过上一种有尊严的幸福教育生活?需要具备哪些必要的条件,存在哪些可能的路径,有尊严的幸福教育生活才能成为现实?显然,这需要重构教师的教育生活,让"人真正成为教育的目的",给教师创造"自由和正义"的学校制度环境,还教师以全面丰富的生命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2.
声音     
《教育》2014,(29):9
真正成功的语文老师,靠的是其自身的文化品格和内在功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全方位地辐射与渗透。——语文教育艺术研究会会长钱梦龙语文与生活同在。把学生关在教室里,局限在课本中,必然远离实践。一定要打开生活的大门,让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学好语文,用好语文。——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语言学会理事于漪只有让教师享有参与学校办学管理、决策,尤其是对教育事务进行管理的权利,才能遏制学校的行政化办学倾向,让学校回归教育本位;只有保障教师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才能在此基础上让教师有职业荣誉感。  相似文献   

3.
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幸福的教师亦如此。教师的幸福主要来自于他们对教育生活的认同和创造。追求教师幸福的管理就意味着学校要搭建平台、给予机遇,让教师在教育生活中体悟幸福、拥有幸福、创造幸福、实践幸福。一、让教师成为幸福生活的体悟者  相似文献   

4.
课程是学校最重要的产品,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师生生活,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基于"为每一个儿童聪慧而美好的人生奠基"办学使命和"让儿童站在课程中央"的理念,学校从儿童出发,建构让更多学生向往、让每一个学生能更好发展的童真课程,实现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美好生长。  相似文献   

5.
提高教师业余生活质量,是教师健康生活的基础,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关注教师业余生活不仅是教师个体的事,也是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事,同时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学校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重视和关注教师业余生活,使教师的业余生活与教学工作实现有机融合,让教师学会生活,享受工作,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不断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帮助教师过幸福的职业生活是新课改深入进行的一个美好的话题。确实,要让学生在新课改实施中的学习生活愉快,就必须使教师首先过上愉快的、幸福的职业生活。而教师的幸福职业生活,主要依赖于教师能从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体验到成功及快乐。教育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在职业生活中较容易获得快乐、幸福感。而那些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伴随着挫败感,因而很少获得成功感,也就不容易过上幸福的职业生活。这些教师如果长期得不到学校的关心和帮助,就很难有较好的发展,从而在学校里形成弱势教师群体。  相似文献   

7.
肖远骑 《教育》2014,(4):79-79
半年来,由于工作需要,我来到纽约。和美国学校的教师、学生工作和生活在一起,让我对美国教育有了真切的感受。在此,我想告诉大家我知道的美国教育。  相似文献   

8.
理念篇     
如何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增强学校的吸引力?是靠残酷的生源竞争?是放弃教育人的尊严去"沿街叫卖"?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回答是:让教师享有高品质的专业生活,通过发展教师提升教育的品质,让校园成为一个"可以称为学校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李进 《天津教育》2021,(6):32-33
校长,作为学校的领军人物,对学校成员的培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长开展德育,能够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思想教育,让教师和学生拥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能够顺利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校长可以扎根道德素养、职业素养、行为规范、课堂生活、个性发展等方面,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多角度培养,让教师和学生成为学校的主要推动者。  相似文献   

10.
所谓"家校合作"就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得到更多的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家访这一形式,既能让教师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更加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而有针对地进行个性化教育;又能缩短教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取得家长对教师的理解与支持,改善  相似文献   

11.
帮助教师过幸福的职业生活是新课改深入进行的一个美好的话题。确实,要让学生在新课改实施中的学习生活愉快,就必须使教师首先过上愉快的、幸福的职业生活。而教师的幸福职业生活,主要依赖于教师能从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体验到成功及快乐。教育教学能力强的教师,在职业生活中较容易获得快乐、幸福感。而那些教育教学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经常伴随着挫败感,因而很少获得成功感,也就不容易过上幸福的职业生活。这些教师如果长期得不到学校的关心和帮助,就很难有较好的发展,从而在学校里形成弱势教师群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融合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让更多的特殊儿童有了到教育机构读书的机会,能够让自闭症儿童在特殊教育的影响下能够逐渐回归正常生活,为了帮助自闭症儿童健康成长,教师应当根据不同的儿童进行个性化教育,给孩子支持,让自闭症儿童能够在学校中体验正常的生活,让儿童能够在教师的影响下更好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自闭症儿童的含义及表现以及融合教育视野下自闭症儿童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时,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能手。让孩子能分享阅读,分享爱,让书每天充斥着孩子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朱亚玲 《天津教育》2023,(10):37-38
<正>新时代呼唤新教育,新教育具有新理念,当前文化发展推动学校发展已然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学校作为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理应顺应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将文化建设作为校园建设的内在驱动力,让全体师生都能在文化素养的引领下齐心协力、共同进步。优秀的教育系统绝不是冷冰冰的,想要让学校的发展稳步向前,就要营造出校园有文化、教师有热情、学生有希望的教育教学环境,确保校园中的每一个人都能为学校的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并且从校园的学习生活中收获幸福、体会成长。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相似文献   

15.
景盛 《中国教师》2014,(12):78-79
<正>多年的教科研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克服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两张皮"的现象,让教育科研融入教师日常的教育生活,教育科研才能成为教师发展的优质燃料,使得教师的成长走上幸福的快车道。一所好学校,首先必须有一批好的教师。我们于2010年成立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2011年成功申报"根植于明道文化的教师发展学校实践研究"省级立项课题。依托这一平台,我们强化"三贴"服务,即以贴心服务帮助教师学会关心,帮助教师学会上课,帮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学》2015,(Z2):2-3,149,150
融合教育:让飘飞的"萍公英"也有春天上海市嘉定区戬浜学校在"让每一个孩子都学会生活"办学理念的引领下,确立并形成了"融合教育"这一办学特色,即:学校满足所有学生的教育需求,教师提供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教学,让88.7%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本地学生一样融入学校,融入上海,并在情感上、文化上获得认同。  相似文献   

17.
学校无法保证教师一定能过上"幸福而完整的生活",却可以为教师实现职业幸福提供更多可能。"教海探航""每周有个约定""为成长立法"等项目开展,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可能;重要他人、美美与共、价值共通的关系建立,让教师作为"人的境况"的可能性提升有了依托;视点、视角、视野的转换,为教师精神明亮的生活打开另一扇窗。学校,一个让人幸福的地方,为教师职业幸福提供可能的同时,也为学校幸福教育的可能性建造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生活作文教育在日本有较长的历史,它产生于日本近代的学校教育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再次复兴。日本生活作文教育是以大量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改革作文的内容与表达方法而展开的教学活动,它提出的背景与我国当前学校教育状况有相当程度的一致性。我国学校教育与学生的生活相背离的情况也是相当普遍的,作文教学的“形式训练”倾向明显,借鉴日本生活作文教育运动的成功经验,让作文教学根植于学生的生活世界,是改革作文教学的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在一个区域内实行城乡教师交流制度,特别是选派优质学校的教师到农村及薄弱学校交流任教,对实现教育均衡是一项有现实意义的制度.做好了这项工作,对促进城乡教育相对均衡发展和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意义已是不言而喻.其实打开2008年国家教育督导报告,我们早已发现这样的内容:“边远地区学校的教师待遇低、生活条件差、工作环境艰苦、个人发展机会少,造成骨干教师流失.”写实的数字可谓让人忧虑,因此现今不少地方采取用“城乡交流”等有效方式来提升农村教育水平.尽管这些属于被动和短期的行政行为,但无疑对提升教师整体水平、促进薄弱学校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怎样使这些交流教师的心在一个时期内扎扎实实地留在所到学校,更是一篇亟待做好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教师经常会被人称为"读书人",言下之意有二:一是教师是接受学校教育时间相对较长的一批人,其次就是教师是在平时生活中读书较多的一群人。读书能让你浮躁的心灵宁静许多,也能让你面对一些教育现象理性思考;读书能使你意识到自己的不足,能让你贫乏的头脑充实许多,也能让你面对动态的课堂自信许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