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 我国的教育管理学自建立开始,在研究范式上更多地遵循着“体系构建”的逻辑。这种研究路径是立足于直接建构整体的学科体系进行的研究,往往更多地关注学科的概念体系、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以及范畴问的逻辑关系,偏重于对学科做整体性考虑,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科体系的严谨性、完整性和包容性上。毫无疑问,这一研究取向已经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学论学科建设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学论学科建设问题研究历经了引进国外教学理论、探索本土教学理论、建立中国特色教学论三个阶段。主要关注了研究对象、学科性质、方法论、学科体系建设、与教学实践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当前,教学论学科建设面临着价值取向上的功利化倾向,研究方法上演绎主流,研究内容上的轻视问题,研究队伍上"实践意识"不强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育研究发展到今天,已形成两种不同的方式.一是以建立理论体系为目标,另一是以研究现实问题为导向.以建立体系为目标的数学教育研究,表现为在研究过程中,更多的是关注学科体系的基本概念、范畴本身的确实性,更多地关注概念与概念之间,范畴与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多地关注这门学科体系的严谨、完整和包含性.以问题为导向的数学教育研究表现为在研究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现实数学教育问题,把解决现实数学教育问题作为研究的中心任务.问题研究和构建体系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截然对应的.问题研究有助于建构体系,建构体系有助于对问题的深入认识、理解、解决.为此,必须改变我们的研究思路:少谈论一点理论体系,多研究一些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4.
21世纪的教学论肩负着关照实践和建设理论体系的双重责任。近十年,更多研究者对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学科基础、与课程论的联系与区别、研究方法、学科群建设、学科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在考察目前教学论研究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教学论学科发展的基本路径:正确处理古今中外教学理论及思想的关系,深入实践,关注教学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形成中国的现代教学论学派。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学论学科发展的世纪转换和研究重心的转移,以及现代教学论对实践的关注,都要求其理论研究必须突破传统教学论的研究重心和取向。以实验和实证研究为主导,教学论在未来发展中将主要探讨下面一些热点问题:主体教育思想的教学论研究,素质教育的教学论研究,教学与智能、创造性、个性发展关系的研究,活动教学与活动课程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以学为主体的学习方法的研究。而其未来发展走向主要表现在:从构建学科体系走向教学问题解决,教学论的分化与综合的趋势,教学研究方法论的客观化、多元化,教学论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整合发展的走向和趋势,教学论研究的民族化、科学化、现代化取向。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建构滞后于学科的实践发展,透视其学科体系的建构模式,存在着"分科式学科建构""模糊结合式学科建构""融合式学科建构"三种典型模式,但均存在着一些问题。研究表明,深化课程与教学论的元认知、宏大视域中对课程与教学核心概念重构、课程与教学的具身认知整合、教育实践活动中整合学科框架,是课程与教学论学科体系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教育管理学自建立开始,在研究范式上更多地遵循着"体系构建"的逻辑,这一研究取向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管理学科的发展,也表现出极大的局限性。"问题研究"是以实践中的问题为出发点的研究模式,它不仅与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属性是适切的,还可以推动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促进研究人员的专业化,对教育管理研究的思维转向和范式转型有显著影响,能有效地推动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建设。采用"问题"研究模式,重点要处理好问题解决与理论提升以及借鉴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课程论研究三十年:成就、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的课程论研究经历了理论储备期、独立时期与研究深化期,并在研究的思维方式、理论体系构建、学科建设、课程论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论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需要正确认识课程论研究中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借鉴与批判、继承与创新、单一取向与综合取向、本土与世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等问题。为了使我国的课程论研究在未来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未来的课程论研究应形成整体论的方法论理论体系、构建科学的课程理论学科体系、凸显课程研究的本土化、促进课程理论之间的对话、唤醒研究者的反思意识以及注重对课程论的未来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教学本体论研究是教学论学科发展新的生长点,其实质是以教学实践为中介的人与社会关系的本体追寻,只有准确地把握教学本体论研究的范畴与取向,才能有的放矢地推动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前进。  相似文献   

10.
韩华球 《教育学报》2008,4(4):39-44
近年来我国学者构建了较具典型意义的三种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内容体系:依据外域学者的有关理论,建构“课程与教学整合论”的内容体系;采用相对分离的组合形式,综合反映有关课程论和教学论的研究成果;从文化哲学观的视角,重建一种具有“开放”“整合”与“整体”特质的现代课程与教学论内容体系。上述三种教材内容体系各有其特点和值得商讨的问题。据此,在构建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内容体系时,应特别处理好国内与国外、理论与实践、课程论与教学论、体系内部各范畴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逻辑起点作为一门学科的胚芽具有重大的意义,它是人们了解这门学科演绎过程最初始的范畴,关系到这门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现代大学教学论是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还是作为一门学科及其是否存在逻辑起点问题是值得探讨的。由于大学教学论现在还处于一个研究领域阶段,故还不足以成熟为一门学科;但在研究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学理上的规范去建构它的概念体系和理论框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明确这门学科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理念是指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方向标。纵观近20年的学术动态,其理论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进步——逐渐深化三个阶段,主要围绕主体、客体与多学科交叉等维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同时,要想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理念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更有效的指导,还需着眼于整体,以系统方法论为指引,以差序式建构为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3.
课程理论本土化有其自身的研究任务、研究对象、理论阐释框架和学科结构体系,并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课程论知识体系和合理的学科体系。本体论"是其所是"的致思路径所奠定的内在概念属性和范畴格调,是课程理论本土化的存在方式;认识论视域流变与方法延异中形成的课程主体的存在关怀、课程主体的个性化理解和课程主体阐释的穿越,是课程理论本土化的生成逻辑;方法论的正确运用所体现的坚持实事求是的境遇分析、建构复杂融贯的思维方式、确立"中话中说"的语义表达,则为课程理论本土化指明了未来的行动路向。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学论学科发展:研究规范与生长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教学论研究规范包括五个基本构件,它们分别是教学论的学科定义和研究对象、教学论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结构框架,教学论学科的概念范畴和理论体系、现代教学论的学科创始人、代表作、基本研究方向和基本问题以及教学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其研究规范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倡导、限制和排斥三者的辩证统一。现代教学论学科发展的生长点包括元教学论研究、教学研究方法论的变革和教学实验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教师教学生活研究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注教师教学生活是改善教师生存状况的迫切需要,也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还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逻辑。教师教学生活研究有着特定的内容和范畴,在研究过程中应遵循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统一原则、主位研究与客位研究相结合原则、本土化原则、多样化原则。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现代写作学研究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世纪现代写作学研究创新发展的重点是:学科核心理论的建设要确立科学、统一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体系;学科理论体系建设要在定位、定性、定序、定向的研究上取得新突破;加强对电脑写作操作理论和制作写作软件及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研究;加强对实施写作素质教育课题的研究;塑造社会公认的学科形象,再创学科建设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17.
相对于发达国家高师院校有关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的课程安排,我国高师学科教学论课程的课时数及内容设置均有较大差距。在"教育心理学化"理念的指导下,有必要大力强调吸收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对构建学科教学论课程的重要价值。借鉴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心理学理论对学科教学论的教学经验进行研究分析,依照学生心理发展的逻辑顺序来组织教学内容,是有效提高学科教学论课程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墨辩》逻辑是围绕“名”问题展开研究的,它是墨家论辩的基础.如果说《小取》是墨家逻辑总纲的话,那么《小取》的逻辑体系无不涉及“名实”关系,而《经上》、《经说上》、《经下》、《经说下》、《大取》则是对名实关系的全面论述.这种“名”不同于西方传统逻辑的“词项”(概念)理论.  相似文献   

19.
教学论研究中的本体论思维主要表现在:研究目标方面,相信教学有"本质"、"规律"等关于教学的"普适性"的存在,期望能从抽象的概念、逻辑的推演中获得关于教学的真理性的认识,忽视教学中那些现实的、具体的、偶然的事件和现象;研究范式方面,习惯于采用思辨的研究方法,以建立普适性的、能解释一切教学场域中发生的教学现象的宏大体系为旨归。本体论思维下的教学论研究陷入了教学理论发展僵滞和教学实践得不到有效的引领和指导的困境。实践思维是教学论研究应该关注的思维形式。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论的科学化是近现代以来教学理论发展最主要的诉求之一,也是我国教学论研究者一直努力的目标。通过对“科学”的厘定,把教学论科学化的内涵理解为教学论内容的系统性与逻辑性、教学研究方法(论)的规范性与针对性和教学问题的现实性与真实性,并在此基础上阐述教学论科学化的可能途径,即通过研究方法(论)把理论与问题有机地统整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