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7 毫秒
1.
郭平 《围棋天地》2011,(9):107-107
很多棋迷可能知道,曾经有过一本《围棋》月刊,她的历史比《围棋天地》还长。机缘凑巧,我一直精心珍藏着六册《围棋》月刊:1963年第1期、1965年第1期、1966年第5、7、8、10期。  相似文献   

2.
彭宝瑞 《围棋天地》2006,(12):74-74
2006年第10期《围棋天地》上登载了张燕先生的文章《青海藏族围棋》,读之颇感兴趣。从文章的描述可知,藏族围棋与中国古代围棋有亲缘关系,“密芒”应当是研究古代围棋的活化石。因此对青海藏族围棋的发掘整理应该是十分必要的,不管是围棋工作者还是文化艺术研究学者、专家都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
周泗宗 《围棋天地》2000,(10):34-36
章必功先生的文章《围棋的哲学内涵》引起了我的兴趣。读过章文之后,又翻出《围棋天地》1997年第一期和第三期,重读了马诤先生的《围棋的起源》。参与讨论从唐朝便存在的一个古老的争论话题——围棋是哪个时代的产物——实在让人感到快乐,因为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是我们民族历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围棋天地》今年第五期刊登了黔仁的《为什么还棋块头》一文,记得以前也见过类似意见的文章。虽作者信言“现今的棋规在地域本质与归属的判定上误入歧途”,但笔者拜读再三实在不敢苟同。我以为有不同意见的讨论是件好事,因为讨论可以把平时模模糊糊的东西辩得清晰起来。尤其规则是围棋的根本,在围棋日益走向世界的时候,在大家都在议论围棋进入奥运会的今天,围棋规则的确是一个大问题。《围棋天地》关心规则是对围棋长远发展的远见。  相似文献   

5.
解释围棋     
《围棋天地》2006,(7):17-17
今年《围棋天地》第1期的封面,有这样一些元素:黑白棋子、《孙子兵法》、竹简。摄影师的构思大概是要传达围棋的古老与自然,或许还有某种与战争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鄢宇 《围棋天地》2006,(12):75-75
今年《围棋天地》第5、第7和第9期上,先后发表了江志鑫先生和陈祖源先生关于围棋起源尤其是“黑先白先”的争论文章,形成了《天地》创刊以来少见的争鸣,十分有趣。对此我有些个人愚见,也想一吐为快。  相似文献   

7.
徽州(现黄山市)歙县人过旭初为推广棋道,光大围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九月十五日在北平(现北京)创办出版发行了《北平围棋特刊》创刊号(第一期),一时盛况空前。时“国内外时贤名宿”纷纷“惠赐题名题词”祝贺。为此,《北平围棋特刊》创刊号在“编辑之余”一文中说,国内外时贤名宿惠赐的题词“按收到先后,制版付梓;只以限于篇幅,不及扫数列入,容俟第二期再为发表,至希雅谅是荷”。  相似文献   

8.
棋友:曹培荣魏秋岩老师:您好! 从今年首期《棋艺》上看到“哈方圆”围棋地图有奖征答题后,似曾相识。我翻出去年的第五期《棋艺》把王熙侃的《围棋地图及度量之畅想》一文,从头再拜读一遍,结合征答题,进一步分析了双方棋风特点。发现黑白双方均不是力战型棋手,其中黑方  相似文献   

9.
李浭先生在《体育文史》1989年1期上发表题为《我国最早的围棋月刊》的文章,称“我国最早创立的围棋月刊是在1937年,由当时设在上海市汉路421号上海旅馆内的‘中国围棋月刊社’编辑石印的杂志。”据现有资料,中国最早的围棋月刊应为成都围棋俱乐部1922年创办的《弈学月刊》,比上海创办的《中国围棋月刊》早15年。日本最早的围棋月刊是《棋道》,  相似文献   

10.
新刊速览     
《围棋天地》2011,(19):106-106
《围棋》2011年第10期诚文堂新光社9月5日发行 本期诚文堂新光社《围棋》杂志最大的亮点之一无疑是在《名人名局选·秀策新谱》连载的重开。  相似文献   

11.
读后 编后     
《围棋天地》2007,(13):103-103
为文当言之有据 读罢刊载在《围棋天地》11期上谢国芳先生的《棋坛“李杜”现象》一文,感觉其中有些提法似乎不妥,想与谢先生探讨。  相似文献   

12.
《围棋天地》2004,(4):59-59
手机短信答题,方便快捷,可立即知晓答案正确与否,每条短信0.5元。本期在全部答对者中(错误后,反复答题者有效)抽取5名幸运者分别赠送价值120元的2003年《围棋天地》合订本一套。并抽取10名读者赠送纪念奖,奖品为《中的精神》、《纹枰论英雄》、《2003年围棋年鉴》之中任选一书。全部试题为选择题,本期答题截止到3月1日,答案第6期公布。  相似文献   

13.
天地,您好!围棋天地第5期《将门凤雏》中提到藤泽里菜是藤泽家族的第三代棋手,应该不准确。  相似文献   

14.
周荃 《围棋天地》2005,(7):67-67
大约在1987年的春天,第一次见到《围棋天地》是在青海围棋高手刘新房的家里。当时自己跟着女儿学围棋半年多,瘾头正大,正不知如何迅速提高棋艺水平,见到《围棋天地》,如获至宝,当时就将杂志借回家里。从第二个月起,自己就开始买《围棋天地》,至今已18年,期期不落。  相似文献   

15.
马林 《围棋天地》2004,(22):8-9
翻间最近几期的《围棋天地》,我注意列一个现象:自从以“弈”为主题的中国花样游泳在雅典奥运会上亮相后,很多棋友很是兴奋,高呼着让围棋进入奥运会,对围棋的热爱之情溢于言表。作为一个棋迷,我完全理解大家的心情,也衷心希望围棋能走向世界,发扬光大。但另一方面我又觉得,为什么无论在围棋还是在其它许多社会领域里,我们都摆脱不了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浮躁心态呢?  相似文献   

16.
《围棋天地》2006,(2):32-32
千里单骑走狂草,李氏农心城不落。 2005年3月,中韩两国主流围棋媒体上出现一个格调有趣的现象。《围棋天地》第6期第一棋评是常昊VS崔哲瀚的应氏杯决赛,第二棋评是李昌镐VS王檄的农心怀5连胜;  相似文献   

17.
乔光辉 《围棋天地》2011,(16):104-107
《镜花缘》作者李汝珍博学多才,除音韵学著作《李氏音鉴》外,尚著有《受子谱》。前者学界有专著研究,后者《受子谱》一书却鲜见提及(惟李洪甫《二百年前的围棋公赛——李汝珍围棋著述的发现》(《中国图书评论》1991年第5期)一文作了简要介绍)。《受子谱》虽是一部围棋棋谱,但该书渗透了李汝珍的弈棋思想,与《镜花缘》关系重大。学界罕有论及,故撰文申述。  相似文献   

18.
最早知道围棋已经上高中了。老爸出差回来给了我一本破旧残缺的《围棋天地》杂志,1987年第11期的。我没事干便翻着看,印象深的好像只有一篇介绍中国古代名家的文章,说的是清朝国手施襄夏。虽然我还不会下棋,但已感觉到围棋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悠远灿烂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围棋天地》2010,(2):21-21
年近八旬,与木野狐相恋六十多年,身为《围棋天地》老订户的我,新年之际,建议《围棋天地》:  相似文献   

20.
新刊速览     
《围棋天地》2011,(17):107-107
本期《围棋世界》重头戏毫不出人意料,因为第7期实际上已经预报过了,便是井山裕太在中国博赛杯金佛山国际围棋超霸赛上夺冠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