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道德权利是伦理学研究中一个倍受争议的基础理论问题。经过20多年的理论探索,我国的道德权利问题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概括起来,该研究主要包括这样几个焦点问题:道德权利是否存在、是否科学的伦理学范畴,道德权利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包含着两个基本内容:自然对人类的意义和价值,人类对自然的权利与义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权利与义务关系。从全局看,所有生物之间的合作共生关系就是权利与义务关系,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权利义务关系,为了自然的权利,人要牺牲一定的权利,更多的是尽环境道德义务。环境伦理学已把伦理学的边界扩展到了人与环境之间,既然人以自然共同体平等的参与,强调人对非人类的自然有责任和义务;那么,人对自然没有任何特权,更多的是要尽环境道德义务。弄清了这个问题,对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应归结为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主体内心信念来评价和维系的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作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也就是私与公的关系,其内涵除了利益以外尚有尊严、荣誉与价值,其结构包含本体与变体共八种形式。反映伦理学基本问题的基本理论可分为初级与高级两种形式,前者是关于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学说,后者是关于道德基本原则的学说。因此,伦理学体系应当以阐明个人与集体及其相互关系,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特定内涵、相互关系及其历史根据和发展前景,道德基本原则的历史演变、现代形态及其特殊地位与价值为基本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环境伦理学(又称生态伦理学)是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的研究,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道德学说。它要求改变传统伦理的两个决定性概念:(1)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扩大到对生命和自然界本身的关心,从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2)道德权利概念应当扩大到生命和自然界,赋予它们按照生态规律永续存在的权利。环境伦理学的主要特点是,把道德对象的范围从人和社会的领域,扩展到生命和自然界。但这不是传统伦理概念的简单扩展,不是简单地把人际伦理应用到环境事务中去,也不是关于环境保护或资源使用的伦理学。它是伦理范…  相似文献   

5.
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是伦理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但由于各种原因,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许多人割裂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的联系,只承认道德义务,而忽视、误解甚至否认道德权利的存在。在这些原因中,有错误观念的影响,但也和道德权利与道德义务关系的复杂性、曲折性、受动性、不确定性和非强制性等特殊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论道德权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常权利与义务是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但在道德生活中,却似乎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因为人们总是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不以获得任何权力或利益作为相应的报偿。事实上,伦理学界的一般看法也正是如此,在通行的伦理学教科书中,至今没有明确的道德权利的概念。然而,对道德义务的进一步考察及对道德心理机制的深层分析却向我们表明:权利和义务的辩证关系在道德领域中同样存在,只是由于道德生活的特殊性质,道德权利的存在在这里采取了较为隐蔽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道德权利存在的合理性及其意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权利在道德内涵中是与道德义务一样重要的范畴,可是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认识的误区一直没有给道德权利以应有的地位。道德权利的存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存在的合理性。承认道德权利的存在,不仅是对中国的传统伦理学是个重要的补充,而且在现实上,对于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检视新道德,保证德福一致,监督政府行为等都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诺丁斯倡导"关怀伦理学",是继吉利根之后提出与康德"义务论伦理学"相反的道德命题。"义务论伦理学"强调个体遵从道德规范,听从道德律令,服从道德约束。与此相反,关怀伦理学则强调某种行为选择会有什么反应,即关注该行为是否有助于维系彼此充满关怀的关系。它重视关怀者与被  相似文献   

9.
责任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门概念。从伦理视角来看,全球化与科技化的现状、伦理学自身的发展、道德责任的独特性等都要求加强对道德责任的研究。面对“权利”与“责任”双重缺失的当下,我们应当认识到:人不仅仅是作为不同于自然的“权利”主体而存在,更是作为高于自然的“责任”主体而存在。  相似文献   

10.
受"科学主义"的影响,许多伦理学家大都乐意将伦理学称之为一门科学。其实,伦理学从来不是一门纯科学。通过分析伦理学所研究的道德问题的性质可以得知,伦理学是哲学性为主,科学性为辅的哲学分支学科。这就表明,哲学的方法与科学的方法在伦理学的研究中均不可偏废。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工具,被伦理学所用的哲学方法和科学方法,也分别存在于将道德问题进行分工研究的道德哲学、规范伦理学、元伦理学、描述伦理学、部门伦理学、道德文化学和伦理史学这些伦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中。  相似文献   

11.
以作家阎真的小说《沧浪之水》中主人公"池大为"的性格异化为基础,从伦理学的视角,探寻当代官员的权利与人格的关系及其个人性格道德背后的社会道德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实效性方面存在着某种困境,即如何实现从道德知识到道德实践的转化。《基础》课旨在让学习者理解其在各种伦理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并能通过实践权利和义务获得自身完善和幸福。然而由于言辞随时间推移会逐渐与其所指示的原初意义脱离,加之规则伦理学的表述方式无益于还原一种活生生的伦理生存状况,使学习者无法切身感受到道德,从而无法获得道德实践的动力。在教学中引入具有伦理价值的叙事性材料,并引导学生从切己的问题进入,将不失为解决道德实践困境的有益尝试之一。  相似文献   

13.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诺丁斯倡导“关怀伦理学”,是继吉利根之后提出与康德“义务论伦理学”相反的道德命题。“义务论伦理学”强调个体遵从道德规范,听从道德律令,服从道德约束。与此相反,关怀伦理学则强调某种行为选择会有什么反应,即关注该行为是否有助于维系彼此充满关怀的关系。它重视关怀者与被关怀之间的心理趋向,并特别关注被关怀者的...  相似文献   

14.
我们是否应当和能够将人类的道德关怀从社会共同体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中,是环境伦理学在人类道德进化道路上提出的新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逻辑前提从“自然”向“人”的转换,消解了科学与伦理学之间“是与应当”的理论困境;进而揭示出人类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道德物种,以其自我决定和创造的本性在丈化进化的历程中不断实现道德超越与完成.  相似文献   

15.
论“道德”--道德概念与定义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概念的定义一直是伦理学研究中争论的问题,也是一个含混不清的问题。然而,“道德”概念是伦理学研究的基础,其定义清晰与否直接影响到伦理学研究的客观性与科学性。如何对“道德”概念进行定义,需要考虑到三个方面因素:一是中西伦理思想史上对“道德”的理解;二是日常生活中对“道德”的使用;三是伦理学研究中对“道德”的运用。结合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对“道德”做如下定义:所谓道德,是人们头脑中关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思想观念,是调节人们行为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人们思想品质中的一项特殊内容。  相似文献   

16.
大地伦理学提出了一种新的生态伦理学的道德标准,把是否"有助于保护生物共同体的和谐、稳定和美丽"作为新的道德标尺.在观念向度上,"土地伦理"尝试将伦理观的视域从着眼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实践向度上,"土地伦理"实质是要将人类在共同体中征服者的角色复归为共同体中平等一员的角色.大地伦理学主要遭遇"休谟问题"和"环境法西斯主义"两个方面的严厉批判."休谟问题"是大地伦理学遭遇的理论困境,"环境法西斯主义"是大地伦理学遭遇的现实困境.大地伦理学尽管自诞生以来面临种种质疑和批评,但却日益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普遍接受,根本原因就在于它深刻反省了近代发展观的负面性,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指出了一个方向.  相似文献   

17.
对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而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应被简单理解为一种功利主义原则,而是一个涉及“自然属性”与“道德属性”之间关系的元伦理学问题。运用元伦理学的分析方法研究这一问题,一方面揭示出马克思伦理思想作为一种“批判性伦理学”的方法论本质;另一方面也凸显出马克思伦理思想所追求的“道德客观性”主旨。在此意义上,对马克思伦理思想的研究乃是一种“元伦理学”。  相似文献   

18.
对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伦理学思想,在国内外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争论,这些争论涉及到对马克思伦理学思想的认识和评价问题。深入《手稿》文本,围绕“异化”、“劳动异化”这些中心范畴剖析马克思论说的基本理论构架,在“道德异化”和“道德理想”的关系视域中,进一步思考马克思伦理思想中的重要问题,对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9.
道德权利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权利是指道德主体依据道德所应享有的能使其利益得到维护的地位、自由和要求。较之于法律权利,道德权利具有作用范围大、救济手段软、与义务不完全对等的特性。道德权利表现为道德行为选择的自由权、道德主体的被尊重权、道德行为公正评价权、请求报答权等。研究道德权利,是对传统伦理学的重大补充,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道德权利的认识,推进新时期的道德建设,而且能适应法治建设的需要,推动法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虽然生物伦理学已经成为医学院校课程计划的一部份,但是,对学生如何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相关的临床问题知之甚少。为此,欧文市加州大学医学院的Shapiro J 教授和Miller R 博士曾在该院二年级的92名学生(男54,女38)中进行了调研。 许多医学院校现在把医学伦理学作为必修课程之一,其目的是教育学生认识伦理学问题,激发道德推理和发展对道德义务和个人责任的认识。学生一般都积极地评价这些课程,并且似乎赞赏它们同医学实践的关系。然而,讲授生物伦理学是否对医生的价值观、社会责任和医患关系等方面有作用仍存在问题,特别是如何把学生的学习同他们在各自生活中的应用联系起来,相对地知之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