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课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也要求建立新的师资培养模式,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本文分析了中小学教师具备基本素质外,还论述了教师必须具有新的学生观、知识观、课程观;探讨了建立新的师资培养模式以及构建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等问题。目的在于加强教师教育一体化的全程规划设计,为中小学培养适应新课程要求的合格师资。  相似文献   

2.
大陆的教师教育可以借鉴我国台湾省的模式,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既保留独立设置的师范院校,又在综合性大学设立教育学院,参与培养中小学师资,可以采取"五年一贯"、"3+1"、"4+2"等多种模式,培养不同类型的中小学师资,逐步构建我国现代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3.
<正>郭绍仪,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浙江省北仑中学。浙派名师培养对象,宁波市政府领军和拔尖人才工程培养人员。曾获得浙江省政治新课程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荣获"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江省优秀教师暨中小学师德楷模""宁波市中小学名教师""宁波市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宁波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宁波市学生研究性学习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的中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是一种混合式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存在诸多弊端,导致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教师教育特色难以凸现.分离式教师培养模式则具有培养方式与国际接轨、师范性与学术性有机统一、培养主体复位等优势,因而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国际潮流与国内新课改的大趋势下,从"混合"走向"分离"的时代专向是专业化教师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5.
师范生新课程理念的掌握与新时期教师的成长及新时代教育的发展紧密相关。依托Blackboard平台设计的新课标学习活动,探索了有效学习途径,创新了学习模式,提升了师范生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性,为师范生走向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培养中小学教师和师范生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改革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国培计划"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新的范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演进历程、主要研究力量和发展趋势,采用文献计量、知识图谱等方法,对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2504篇核心期刊论文,进行文献数量与年份、期刊来源、高被引频次、机构、作者、关键词等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成果越来越多,研究体系日趋完善,且文献源主要集中在综合性的教育刊物上;(2)研究机构与作者合作较少,尚未形成规模化、组织化的研究团体;(3)热点研究主题逐渐多样化,"美国""培养模式""农村教师""卓越教师"将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适应新课程要求,构建高师院校教师教育“5+3”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新课程对教师素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深刻认识新课程对教师素养的要求和高师院校在教师教育转型期面临的压力和机遇,构建高师院校教师教育"5+3"培养模式,对促进我国教师培养质量的提高和教师教育体制的创新,具有较高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当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基础教育新一轮新课程改革对新型师资规格的需求,总结了当前部分高师院校进行的综合型教师教育改革试点的状况,提出了构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求,特别是适应西部民族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改革的高师院校教师教育"综合型"教师培养模式,包括主辅式、整合式、分—综式("3+2"专升本)培养模式等。  相似文献   

9.
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课改为我国基础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广大中小学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他们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要使广大教师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高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必须建立起适合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模式,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首先,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新课程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能力与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和知识结构,以适应新的教育发展需要。其次,中小学教师专业知识具有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