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调查太康县城内四所高级中学学生的体育意识表现,探讨其行为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以期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体育意识和积极的体育行为,促进学生实现体育意识向体育行为平稳转化,使学生的德、智、体得到和谐发展;方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和数据分析法;结果:大多数在校学生具有较强体育意识,但积极从事体育行为的人数比例却相对较低.结论: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存在着较大反差,体育意识的形成与体育行为的表现不相协调,但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实现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的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汤道志 《考试周刊》2008,(49):123-124
本文通过分析家庭体育的特征,阐述了学生体育意识行为形成的早期性、连续性。提出应放大家庭体育对学生体育意识与行为的影响力,呼吁加大对家庭体育的宣传、政策扶持、科学普及力度,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育意识行为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程度与学生的体育行为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影响学生体育行为的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学生的体育行为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对如何减少或避免这些因素对学生的体育行为产生消极影响,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研究了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行为.结果表明:不同体质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行为存在差异.探讨了不同体质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行为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体育意识,改善大学生体育行为的方法与手段.  相似文献   

5.
影响学生体育行为的环境因素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程度与学生的体育行为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影响学生体育行为的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学生的体育行为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对如何减少或避免这些因素对学生的体育行为产生消极影响,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影 《时代教育》2010,(8):217-217
本文通过对中学生体育行为现状的分析,思考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体育行为再教育,从而优化体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体育道德观.  相似文献   

7.
对连云港市大学生体育行为意识和体育消费结构进行了调研,提出各高校应在思想观念上、内容方法上突出强化学生体育行为意识的培养,在校园内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的体育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8.
刁胜忠 《考试周刊》2012,(23):92-93
作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对体育传媒影响大学生行为的现状进行了研究.以期达到更好地利用大众传媒的力量,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生活,正确引导学生,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使其养成良好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王玉成  居小林 《考试周刊》2013,(72):108-109
作者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徐州市高中生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现状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生体育态度总体处于良好水平;大多数高中生每周都会参与体育活动,每次进行体育活动的时间都在半小时左右;高中生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不一致,体育态度不能决定体育行为,并对高中生体育态度的培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福州市3所高职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高职学生从事体育锻炼的行为特征进行了运动人群的分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体育行为特征与健康意识及行为的比较研究。得出高职学生体育人口比例不高,准体育人口占据多数;不同体育行为特征的高职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个性鲜明;高职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感性化;不同体育行为特征的高职学生健康意识与行为有着明显的差异等结论。  相似文献   

11.
主要通过对隐性体育行为中的体育关注度、体育消费和体育信息的获取状况,以及显性体育行为中的体育活动所用的时间和空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和体育活动项目等几个方面,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结合浙西地区大学生的特点,分析浙西地区大学生体育行为的现状,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提出不同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天津市6所高校934名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锻炼行为、体育消费和体育信息的获取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体育意识总体上是积极的,大多数大学生喜欢参加体育锻炼;大学生整体的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多数大学生关注体育信息,获取体育信息的途径多样化;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积极、有效.建议学校在课程设置、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学校建设中要考虑到学生的体育行为特点,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3.
王建智 《天中学刊》2003,18(5):80-81
调查结果显示,中学阶段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大学生比不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体育能力和体育意识强,具有较好的体育行为。中学阶段体育教育的状况及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整体体育意识及行为。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我国普通高校学生体育投入现状研究,旨在进一步完善体育投入理论体系,为全面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普通高校学生对待直接体育行为态度积极、参与程度较高、动机明确、集体参与意识强,在健身项目选择上以常规、简单易行、低消费体育项目为主;在间接体育行为方面,学生的体育消费水平明显不足,但从学生为了体育锻炼饮食消费的明显增加、饮食习惯的明显改变、家长支付学费的明显增长,可以看出体育消费在不断提高,另外经济能力有限、缺乏体育场(馆)设施、体育消费价格偏高是影响大学生体育行为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智力体育行为方面,大学生对国家体育政策、体育事业发展的关注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水平是高的,对体育消费的动机、态度是鲜明的,家长对学生体育锻炼的支持是明确的,但使用消费方式进行智力体育行为投入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的飞速发展 ,高师女生的生活方式、娱乐生活、体育消费、体育态度、体育行为、体育需求及价值观念 ,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 .因此 ,探讨新时期高师女生的体育态度、体育行为及体育需求的现状 ,对改进高师女生的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 ,对提高女生体育素质 ,推动高师体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行为理论进行了探讨。计划行为理论是一套研究行为机制的理论,能成功的对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ICF和ASE可以解释残疾人体育行为的发生机制。文章对这些理论进行了介绍,并讨论了在残疾人体育行为中的应用。这些理论能为研究残疾人体育行为的特征和制约因素提供理论支撑,且有必要将其应用到残疾人体育行为干预中。  相似文献   

17.
体育行为是体育兴趣的重要表现方式,而体育兴趣又是终身体育的源动力.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学生的体育行为与当前高校体育的软、硬件设施有较大关系,这为今后高校体育的继续改革指明了方向:一方面要进一步改革教学体制,尤其是教学理念的转变;另一方面要加强体育场馆、设备等硬件建设和人文软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行为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体育意识与体育行为方面存在着差距。大部分学生的体育意识处于良好水平,但是体育锻炼的现状不令人满意,这与一部分学生体育意识不强有关,也与学校的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有关。由此提示,在今后的体育教育中,对运动不积极的学生要在体育意识上加以引导,还要加强改善学校的体育场地和设施。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探讨了新浪微博中的体育信息获取对大学生体育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数大学生使用新浪微博并从中主动获取体育信息;新浪微博中体育信息的获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体育行为.但同时,新浪微博中存在着一些负面引导的体育信息及过度娱乐化现象,易对大学生的体育行为造成消极影响.建议高校可以发挥新浪微博等新媒体的积极效应,以促进大学生积极体育行为的养成.  相似文献   

20.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行为方式是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行为方式的概念以及教学中师生的特性出发,厘清了师生行为方式以及体育教学中师生行为方式的概念,分析了师生行为方式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对体育教学中师生行为方式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