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由于有氧供能系统能力的大小对游泳运动的成绩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拟通过文献综述、并结合游泳运动的特点,对糖有氧供能在游泳运动中的作用和训练方法进行整理,以期对糖有氧供能能力的游泳训练方法提供系统和科学的依据,为提高糖有氧供能的能力和游泳运动的成绩服务。  相似文献   

2.
人体在激烈运动时,肌肉能量需求比安静时增加约120倍,为了满足运动时的能量需求,使得某些代谢过程在激烈运动时十分重要,甚至占支配地位,如200米跑,95%左右的能量来自无氧代谢。众所周知,人体组织细胞中包含有氧和无氧两个体系,包括三个、供能系统,即磷酸原供能系统(ATP-CP系统)、无氧糖酵解供能系统、有氧氧化供能系统。这三个供能系统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紧密相联、互相协调、共同组成的一个完整能量供应体系。供能系统供能能力强弱,决定着运动水平的高低。因此,教练员在制订训练计划时首先应明确所训练的运动项目、专项中主要的供能系统,然后选取科学的训练方法,发展该系统的供能能力。  相似文献   

3.
阐述游泳项目专项力量训练的新理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专项力量的训练是当代游泳力量训练的核心,发展专项力量不仅应采用负重的专项技术练习,而且更重要的是改进力量房的训练,使其在练习形式、负荷和力度上尽可能接近游泳专项。耐力性游泳项目的教练员均加强了对力量训练的重视程度,力量己被视为增加有氧训练比例,兼顾能量供应和神经———肌肉系统,衔接有氧与无氧能力的媒介。  相似文献   

4.
《湖北体育科技》2020,(3):266-270
目的为探讨中长距离专项游泳运动员特殊的体能需求,提升我国游泳中长距离项目的竞技水平。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以及逻辑分析法,从体能训练视角对竞技游泳中长距离项目的制胜因素、供能方式、关键技术环节、对体能的特殊要求以及规则与比赛特点这几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体能在制胜因素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无氧和有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是中距离项目的主要供能方式,有氧代谢及糖酵解供能是长距离项目的主要供能方式;途中游技术是关键的技术环节;中长距离项目对运动员的耐力素质、核心肌群的稳定性、爆发力以及柔韧性有着特殊要求;教练员应该根据游泳竞赛规则的修改以及比赛特点,在训练中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专项体能训练。  相似文献   

5.
柏自悦  朱颖  杨雨 《游泳》2012,(6):46-49
提起浙江的竞技游泳,人们总会自然地想到杭州、宁波、温州。正是由于这三个城市较早地开展游泳运动,有较多的场馆,有较强的专职教练员等客观有利条件,游泳运动成绩才优于其他地市。从上世纪50年代起,浙江的竞技游泳逐渐形成“杭、宁、温”三足鼎立的格局,在历届的省运会中互为伯仲,交替领先。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灰色系统预测理论,采用数列预测建立数学模型,用定量方法预测第26届奥运会女子游泳项目第一名的运动成绩,供游泳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炜 《中华武术》2021,(2):83-83,84
一、110米栏的体能特征110米栏属于田径项目中的体能类速度型项目,同时又对运动员有较高的技术要求,特别是栏间跑的连续性、节奏性和协调性,对成绩至关重要。110米栏的日常训练主要包括速度训练(平跑和过栏速度)、专项速度耐力训练、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从供能特征来看,110米栏运动时间短,功率输出高,主要依靠磷酸原供能系统(ATP-CP)提供能量,在训练和比赛间歇以及运动后的恢复阶段,主要靠有氧代谢补充磷酸原系统(ATP-CP)储备并清除乳酸和代谢产物。因此,从人体的能量供应角度来看,110米栏属于磷酸原系统直接供能,有氧氧化补充能量的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8.
从城运会游泳比赛看中国游泳后备人才储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城运会游泳比赛,对我国竞技游泳的后备人才的储备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城运会男子运动员参赛年龄合适,涌现出成绩好、年龄小的运动员,女运动员整体年龄偏大,缺少运动成绩好而年龄小的尖子运动员;城运会教练员是一批素质好、年龄适宜、训练经验丰富的优秀游泳教练员,他们是我国游泳项目走向世界的有力保障;女子项目要想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取得好成绩,除了保持现有的优秀运动员良好的竞技能力、延长运动寿命外,还需要不断培养新人才能寻求突破,而在男子项目上较长距离项目是我们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运动生物化学和生理学的角度阐述运动中的能量代谢系统及有氧能力在磷酸原和糖酵解供能系统中的作用。对有氧能力在能量供应、能量物质恢复、乳酸清除、疲劳恢复等方面的作用有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有氧能力是运动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在运动训练中,教练员一定要重视青少年和以无氧代谢为主项目运动员的有氧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张芳超  曾城 《精武》2013,(35):11-12
随着游泳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水意训练越来越引起教练员的关注。多样式划水对水感有着极高的要求,通过对花样游泳练习法的认识了解,将多样划水的划水方法稍加改动,降低难度,训练过程中穿插一些变化游,提高运动员的兴趣,注意力,以保证运动员完成动作的质量。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据统计法、比较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增加多种趣味性划水辅助性的活动,让运动员更好的练习以及对训练前后的运动成绩,划水次数,划频,划幅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在游泳训练中增加的多样划水练习可以显著提高运动员划水质量,从而促进运动成绩的提高,为提高游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培养游泳兴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能量连续统一体是指人体在运动中利用ATP的产生途径与完成体育活动类型的关系。运动时能量需求主要来源于ATP,ATP的供给有三种系统。三种系统的供能方式、时间功率不同,但它们是连续统一的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所有的田径项目都有其特定的生化位置,正确地运用每个特定位置,是我们制定田径训练计划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以下是笔者关于运动与能量连续统一体的一些认识。一、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体系体育运动中能量ATP的供应主要来源于磷酸原贮备(ATP—CP)、糖酵解(LA)、有氧氧化(O_2)三个系统。三个系统分别参与供能。图1简单地表示了能量供应体系及组  相似文献   

12.
王丹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44-44,46
在开展游泳运动体能训练时,只有对训练活动中的训练特征进行全面考察,结合游泳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体能训练的相关内容,才能够有效确保游泳运动体能训练工作有效开展。游泳运动身为竞技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训练活动始终贯穿在运动员的竞技生涯当中,只有不断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才能够为取得理想的运动成绩提供保障。本文主要内容研究了游泳运动体能训练的相关特点,希望能对我国游泳运动体能训练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无氧能力是指运动中人体通过无氧代谢途径提供能量进行运动的能力,由ATP-CP分解供能(非乳酸能)和糖无氧酵解供能(乳酸能)。ATP-CP是无氧功率的物质基础,一切短时间、高功率运动(如冲刺、短跑、投掷、跳跃和足球射门等)均取决于ATP-CP供能的能力。一、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提高无氧工作能力的训练主要有以下两种:(一)发展ATP-CP供能能力的训练(主要采用无氧低乳酸的训练)1.最大速度或最大练习时间不超过10秒。2.每次练习的休息间歇不能短于30秒,这是因为,短于30秒时ATP—CP在运动间歇中的恢复数量不足以维持下一次练习对能量的需求,故间歇时间一般长于30秒,60秒或90秒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力量是决定竞技体育运动成绩的重要体能因素,是评定身体训练水平的重要指标。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掌握正确的运动技术,能合理地应用技术技能,在比赛中取得好的运动成绩。青少年田径运动员科学的力量训练方法对于提高运动员利用能量的能力,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至关重要。一、短跑运动员器械训练方案各年龄段的适宜器械训练方法如下:9~13岁,不宜采用杠铃和哑铃练习,对于他们用较轻的重量做技术练习,如,立定跳,体操跳箱和过山羊等练习。这一年龄段可进行增加腰腹练  相似文献   

15.
疲劳的产生与恢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竞技运动成绩不断发展提高的今天,如何掌握好运动训练的节奏及运动训练的恢复是取得训练成功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如何解决好两者的关系,对于每个教练员来说也是一个较难把握的问题。要使我国的游泳水平始终在世界上保持一定的地位,首先必须解决这一难题。首先,必...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竞技游泳后备人才的培养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社会学、运动训练学、体育管理学、人才学等视角,针对我国竞技游泳下滑现状和影响发展的因素,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竞技游泳后备力量的培养形式等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走访调查法、专家咨询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以及趋势研究法等综合研究方法对我国部分地区(北京、上海、广州、辽宁等)、不同水平的游泳运动员以及他们的教练员、领队进行调查研究,全面分析我国竞技游泳的滑坡原因及存在的问题,旨在延长高水平游泳运动员的运动寿命,提出培养北京奥运会我国竞技游泳后备力量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游泳技术是运动员提高成绩的关键,应从小培养,且在训练中不断改进和提高。爬泳是少儿游泳训练的基础,少儿时期形成合理、规范的爬泳技术对游泳运动员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对诱导性练习促进9-10岁少儿游泳运动员形成合理、规范的爬泳技术进行研究,供广大教练员参考。1研究对象与方法以上海市闸北区30名9-10岁少儿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  相似文献   

18.
在竞技体育中,运动员出成绩年龄和退役年龄一直是教练员关注的问题之一。就游泳项目而言,由于受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与其他竞技体育项目相比,出成绩年龄较早,保持成绩年限相对有限是其自身的特点。通常,我国游泳界大多数人认为,女运动员出成绩年龄是在14、15岁...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广东省游泳队领导、教练员、运动员进行实地调查,以近几届全运会广东省游泳比赛成绩为背景(包括九运会、十运会、十一运会的成绩比较),从当前广东省游泳队管理现状的条件下,综合分析其内部管理的各项情况,在其基础上提出所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发展的建议,为我省竞技游泳水平的再提高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进一步了解龙舟运动项目的特征及探讨龙舟运动训练规律,采用文献资料法以竞技体育训练学为出发点,深入分析龙舟赛竞速类项目的生理供能基础、专项技术特征、不同赛段划桨的特点、运动员体能训练特征等。研究指出:龙舟运动作为我国当前大力发展的民族体育竞技项目,训练理论亟需完善,正确理解和认识龙舟运动项目能量供应特征、技术训练特点及体能训练特征等,有利于提升我国龙舟赛竞速类项目训练科学化水平,促进龙舟竞赛项目运动成绩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