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吃墨水》是第三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该文介绍了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毅小时候因专心读书 ,错把墨水当作芝麻酱蘸吃的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11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理解课文的重点句子 ,体会陈毅爷爷爱学习、专心致志读书的精神。教学该文时 ,可利用“自学辅导”设计教学。因为自学辅导的基本模式是“启→读练→知→结” ,即启发激趣 ,定向定标 ;自读自练 ,相机辅导 ;反馈矫正 ,精讲精练 ;小结深化 ,激励提高。这种模式可发挥班级授课制和个别化教育相结合的优势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因…  相似文献   

2.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此为理念,依据课文内容自身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在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贯穿教学始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犤设计理念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此为理念,依据课文内容自身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在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贯穿教学始终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犤设计特色犦以创设的独立的学习情境———“地球小卫士记者招待会”贯穿教学始终,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组成。犤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犦一、营造情境,明确任务l.揭示课题后,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相似文献   

4.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此为理念,依据课文内容自身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设计特色】以创设的独立的学习情境——“橡树该把奖章颁给谁”贯穿教学始终,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自主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组成。【教学流程】一、营造情境,明确任务1.揭示课题后,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回答要说到…  相似文献   

5.
【设计理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为此,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教学流程】一、复习字词,初步感知1.认读生字。(课件出示:荒、素、谦、受、朴、恼、吵、虚、嘴、感、怒、值、捧、陶,个人读、评议、齐读)2.学生再读生字,看看哪些生字能结成朋友,组成词语。(在学生回答时,课件…  相似文献   

6.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一定要“目中有人”。小学低年级是阅读学习的起步阶段,一定要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本课设计以激发兴趣、入景生情、读中感悟为突破口,精心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5个生字,课文后绿线方框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祖国哺育我们成长,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激起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小朋友,你喜欢家吗?…  相似文献   

7.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此为理念,依据课文内容自身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设计特色]以创设的独立的学习情境——“橡树该把奖章颁给谁”贯穿教学始终,整个教学过程由学生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组成。[教学流程及设计说明]一、营造情境,明确任务1.揭示课题后,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的回答必须…  相似文献   

8.
语文实践活动是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学习语言、形成言语能力为内容,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标的实践活动。它综合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性:活动是形式,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学习语文是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也明确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  相似文献   

9.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学、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间,以唤醒、激活他们的学习热情,并通过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教学目标1、会写8个生字,认识19个生字,并学会在生活中识字,培养识字的兴趣和方法,提高识字能力。2、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通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与完整. 一、前置性学习,为语文课堂教学服务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凡是学生能做到的,教师不要包办.在预习阶段,教师可要求学生:①通过查阅工具书,掌握生字,理解词语.②标出自然段,画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段.  相似文献   

11.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语文》2年级上册第11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本课主要认识1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并积累带生字的词语,从而培养自主识字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此为理念,依据课文内容自身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设计根据低年级儿童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听中有说、说中有听,让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理解、记忆、感悟、想象,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教学要求1.听故事,讲故事,培养学生听说能力和口头转述的能力。2.训练学生认真听,了解故事内容,抓重点记忆,复述时表达要清楚、明白。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并把故事内容补充完整。2.评价时,激励学生说话,注意礼貌用语。教学准备1.动物…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设计,以此为理念,依据课文内容自身的特点,整合知识、能力、情感等目标因素,在一系列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实施,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在课文内容方面不作烦琐的分析讲解,而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读"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读"的活动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内蕴、提高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16.
张海峰 《河北教育》2003,(11):22-22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本课的教学,在课文内容方面不作繁琐的分析讲解,而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练习用“一边……一边……”说话。 2.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从小就要喜欢读书,而且要专心读书,才能增长知识,长大成为一个有学问,对祖国有用的人。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相似文献   

18.
实践性和综合性是母语教学的固有特点,比如孔子和他的学生周游历国,就是一边生活,一边实践,一边学习,这是典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相结合。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强调“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即明显是针对单纯地为学语文而学语文,单纯地教教材,单纯地学知识。“语文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语文教学就应尊重学生自主地位,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巨大空间,应该以“在活动中学习”为主,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书写生活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开展了“六个一”活动教学尝试,注重情境设计和活动设计,组织小组讨论与班…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10个生字 ,认识 6个生字。2 .能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 .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 ,了解水既能给人们带来好处 ,也能给人们带来灾害。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 10个生字。2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通过读文让学生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汽、云、雨、冰雹和雪。教学时数 :两课时。教具准备 :课件、电脑。教学课时 :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 ,感知课文内容1.学生自由读课文 ,一边读一边勾画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 .老师检查学生认读生字的情况 ,纠正读音 ,着重指…  相似文献   

20.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在低年级阶段应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积极引导,使学生乐于识字,学会识字.教学生识字有很多种方法,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以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这不但能够提高学生自学的能力,还能让学习生字成为一种乐趣.下面是我在教学中总结的几种识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