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灰色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庞庆华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2):113-115,118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决定了企业的发展能力。而企业管理者对本企业创新能力能否做出正确的评价关系到企业的成败。文章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分析,建立了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一种基于灰色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即采用灰色统计的方法来确定模糊评判矩阵,并利用灰色关联度来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运用模糊方法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从而使得对其评价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企业创新资产、人力资源、创新组织管理、创新绩效、创新环境五个维度构建企业创新活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指标的模糊性和灰色性并存的特点,综合灰色理论与模糊数学理论,将隶属度和灰色综合起来表示灰色模糊数,建立企业创新活力的多级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为企业了解自身的创新活力状况,进行创新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何丽 《科研管理》2015,(1):465-469
在科普能力指标体系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从企业科普创新的角度,构建了包括科普创新的投入能力、科普创新的管理能力、科普创新的产出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科普活动能力6个方面、16项指标的企业科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层次法确定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评价的方法建立企业科普能力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4.
基于TRIZ理论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评价的指标体系,该体系依据TRIZ原理从创新管理能力、创新研发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和社会效益能力五个角度构建,每个指标依照企业经营成果指标计算得出,评价采用模糊评价方法,并基于J2EE技术实现,采用某省企业技术中心数据,得到评价结果科学合理,实用性极高。  相似文献   

5.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介绍模糊层次分析法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四家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科学地评价。模糊层次分析法不仅可以对不同企业进行横向对比分析,还可以对不同时期的同一企业进行纵向对比分析,从而明确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上的优势和不足,这对于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受到多种模糊不确定性因素制约。分析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投入能力等6个维度构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基于可拓关联度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多方案评价模型。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处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分析过程中模糊不确定性信息产生的偏差,从整体一致性的角度客观地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定量分析,从而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提供一种新的途径。最后,对国家低碳工业园区——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构建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层次灰色评价法对西部13个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验证该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可行性,从而为西部各地区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如何科学、规范、定量地综合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企业成功地进行技术创新、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显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根据模糊综合评判的数学模型,初步探讨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一般程序,以期使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定量化。同时,也试图进一步阐明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相似文献   

9.
基于反馈控制过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尽管国内许多学者基于技术创新过程观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分解和评价,但由于对技术创新过程的认识缺乏理论指导,影响了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基于反馈控制过程观把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分为:创新投入能力、研发制造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反馈能力。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
基于创新过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数学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客观评判。以提供对不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分析,为有效制定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企业资源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关系的辨析,本文认为知识型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与其获取和开发资源的能力严格相关的,通过对企业在其生命周期内经营的特定资源的种类和数量的分析就可以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资源的知识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时知识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对技术创新的研究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正确分析和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以及增强企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13.
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出发,建立了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为该指标体系的各层次指标赋权,运用多重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某建筑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设计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生态化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医药制造业为例,采用灰色关联法和信息熵法,测算了11个企业技术创新指标与企业生态化水平综合指标的关联度,并对实证研究结果进行了静态和动态分析,分析了各个指标对企业生态化水平的影响程度和不足之处,指出企业应当从加强科技机构的建立、加大生态化技术创新投入、重视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新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化工作等几个方面着手,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生态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基于模糊积分的西部科技园技术创新能力测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玉  董秋玲 《科学学研究》2005,23(Z1):292-298
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是区域经济增长和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其强弱是衡量一个区域技术创新实力的重要尺度。针对此问题,本文在已建立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改进模糊积分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积分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测度与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通过对西部5个地区的科技园区技术创新状况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进而为西部各地区政府构建区域创新系统、制定区域发展政策以及有效提高科技园区技术创新能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设置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给出实例分析,以期为有效制定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静  廖先玲 《大众科技》2006,(4):116-117,119
文章在阐述了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概况的基础上,首先构造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用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建立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多层次的分解评价模型,并以高新技术企业AN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再探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重新构建了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用AHP法确定因素和指标权值,分别采用线性内插法和模糊理论的方法确定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评估值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模型给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9.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创新审计指标体系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内在要求,技术创新审计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企业的重视。在综述了国内学者对创新审计以及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平衡计分卡的原理,构建创新审计指标体系,以此设定标准,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S公司综合评价,并针对分析的结果,提出提高创新绩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企业合作技术创新已经成为技术创新的主要模式,然而产品开发的不确定性和日益增加的研发成本给合作创新带来了巨大风险。主要从合作方内部因素、技术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3个维度探讨合作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模式,基于AHP分析法,结合模糊综合评价矩阵建立合作创新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利用此方法来确定合作企业技术创新的可行性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