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意义]互联网时代出现看多种新论文发表系统,对多种论文发表系统之间逻辑分类关系以及彼此之间的中长期格局演化进行讨论。[方法/过程]从论文发表系统对一篇论文是否进行评议、评议是否分级、是否拒稿3个维度提出论文交流系统分类框架,将期刊、预印本、F1000 Research、在线评级平台4种论文发表系统全部统一在一个分类框架中。另外,基于研究者与研究管理部门对论文交流系统的不同需求,定性分析了论文交流系统的中长期演化格局。[结果/结论]中长期看,在线评级平台将对期刊系统形成明显冲击,期刊内部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2.
石进  苗杰  李明 《现代情报》2009,39(12):88-100
[目的/意义] 在线科研与开放存取日益成为学者科研的主流趋势,预印本系统作为一种在线学术交流平台,以学界自治为基础,具有科研交流效率高、速度快、民主化等特点,然而由于缺乏配套的质量控制与学术评价机制使其发展遭遇瓶颈。[方法/过程] 有学者提出了一种自组织同行评议模式适应开放存取环境下的学术评议活动,本文在此基础上扩展,提出在线论文评分模型和虚拟积分激励机制,实现对预印本论文的学术评价和对预印本系统用户的激励管理。[结果/结论] 弥补传统同行评议模式存在评审过程不够透明、评议结果不够公正、对评议者缺乏激励等问题。这种新的学术评价模式具有科学高效、客观公正、公开透明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在学术评价活动中,学术论文同行评议是其他一切评价活动的基础。评价理论从本质上揭示了学术评价活动中的各个关键要素及其作用关系。以此为出发点,对论文同行评议展开演进分析,以发现同行评议的新进展和总体趋势。[方法/过程]针对学术论文的同行评议,从评价主体、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模式3个方面对其演进路径展开分析,最后从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的角度进行总体趋势的分析及展望。[结果/结论]论文同行评议在发展中呈现出评价主体广泛化、评价标准多元化和评价模式自主化的趋势。未来应重点关注同行的概念、分类及其关系研究,评价标准的合理性及其关系研究,开放式同行评议的要素及其结构研究,基于论文知识元的同行评议研究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结合论文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指标,研究Faculty Opinions中不同学科的同行评议指标、评价星级、评价标签之间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发掘其中隐含的关联.[方法]以Faculty Opinions指标为基础,分别获取社会影响力和学术影响力的代表性指标,分别运用非参数独立样本Kruskal-Wallis秩和检...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开放同行评议的大背景下,探讨会议论文同行评议得分与其被引频次的关系,从而分析同行评议结果与传统文献计量指标在科研评价中的关系,为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基于OpenReview平台提供的ICLR会议论文的公开评审数据,将全部论文划分为口头报告、海报展示和拒收论文三类,运用文献计量和统计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6.
俞立平  张再杰  肖成华 《情报杂志》2021,(3):201-206,F0003
[目的/意义]“以刊评文”现象长期根植于我国的科技评价中,在破除“四唯”,回归科学研究本源属性背景下,研究其局限、本质,客观对待“以刊评文”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在分析“以刊评文”存在的问题与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建立期刊级别与研究水平的用户画像,论证了“以刊评文”的本质,并建立论文评价的比较框架,讨论了小样本论文比较、同级别大样本论文比较、同级别小样本与大样本论文比较、大样本下论文跨级别比较问题。[结果/结论]大样本情况下论文发表期刊的平均质量可以代表作者水平;机构评价时应该“以刊评文”为主、同行评议为辅;人才评价应该以同行评议为主、“以刊评文”为辅;“以刊评文”能够评价科研规模而代表作评价只能评价科研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引入IMRD架构对论文的关键词进行细分与归类,有利于挖掘各类关键词的潜藏信息,丰富论文创新性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和内容,从而提升评价指标的精确性、科学性。[方法/过程]应用文本处理技术和LDA主题模型提取论文的关键词,根据IMRD架构将论文的关键词分为Topic关键词和Method关键词,结合两类关键词的相似度和相似论文数量等因素计算论文相似值,继而根据关键词的类别特征分别构建Topic关键词学科热度值、学术潜力值及Method关键词创新性的数学模型。最后,整合论文创新性的各种影响因素,构建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论文创新性评价指标。[结果/结论]以CNKI数据库中“篇关摘”含有“自然语言处理”的中文期刊论文为实证对象,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创新性评价指标能有效区分具有不同创新水平的论文。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随着Web 2.0网络背景下科学交流模式变化以及“破五唯”评价的提出,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评价体系面临新的挑战。[方法/过程]以科学交流为视角,对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划分出原生影响力、Web 1.0影响力以及Web 2.0影响力3个维度。以国内数据为基础构建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利用CRITIC赋权法以及TOPSIS评价法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结果/结论]该评价模型具备创新性与可行性:以科学交流为全新视角,使得评价工作贯穿学术论文影响力产生的全过程,保证了评价的全面性,有利于综合评价体系的丰富创新;3个维度影响力之间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综合影响力,其中Web 1.0影响力作用最强,Web 2.0影响力作用最弱;不同学科论文影响力具有差异性,被引适用性以及来源期刊质量是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针对被引频次指标在学术论文评价中的局限性,提出基于多维度引用特征的学术论文评价方法,提高引文指标在单篇论文评价中的可靠性。[方法/过程]通过被引频次标准化消除学科、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作为频次指标;通过引用主体的重要性、引用时间跨度、引用强度、引用位置、引用情感、主题相似度6个维度的引用特征,区分不同引用中被引文献对施引文献的作用,作为特征权重;将频次指标和特征权重相结合,对学术论文进行定量评价。[结果/结论]改进基于引用的学术论文评价方法,有效解决被引频次指标对所有引用同等对待的问题。该方法的评价结果比被引频次指标更加合理,还能更细致地剖析论文的被引特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虚拟学术社区知识交流效果评价有助于优化社区知识管理。[方法/过程]本文借鉴三元交互理论,以知识交流主体、客体和环境作为交流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结合相关文献,自上而下构建相应的二、三级指标,通过专家评估确定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最后,以小木虫为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分析表明,本文提出的知识交流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提出虚拟学术社区知识交流质量提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俞立平 《现代情报》2021,41(1):137-143
[目的/意义] 学科核心期刊载文量下降现象需要引起重视,有必要在此背景下分析论文篇幅与被引之间的关系。[方法/过程] 本文提出篇幅影响因子的概念,采用普通回归与分位数回归,基于CNKI引文数据库,对CSSCI数据库收录的17 275篇经济学期刊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结论] 研究结果表明:学科期刊载文量下降现象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篇幅影响因子与论文篇幅无关;论文篇幅与被引无关;关于论文篇幅与被引关系的研究方法有待改善;建议将载文量作为CSSCI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旨在为高校图书馆线上资源绩效的提升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借鉴前人研究并结合高校实际,构建了一套由5个一级指标和23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图书馆线上资源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将能够反映指标变异程度的熵权法与具有期望标杆的期望相似性模型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和评价对象绩效得分.[结果/结论]高校图书馆线上资...  相似文献   

13.
刘中兴  杨建林 《现代情报》2021,40(12):140-149
[目的/意义] 考察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内个人学术评价指标的应用情况,为后续的个人学术评价指标研究提供参考,推动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个人学术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过程] 收集9种CSSCI图书情报学代表期刊2014—2018年有关个人学术评价指标的文献数据,运用内容分析法,从使用范围、使用环境、使用动机、使用情感4个方面考察指标应用情况。[结果/结论] 分析显示,我国图书情报领域个人学术评价指标使用处于主要研究h类指数的指标发展阶段,较多使用传统简便的文献计量指标,如h指数、发文量与被引频次;个人学术综合评价的多元指标融合途径研究较少,仍有必要继续加强包括多指标融合比较、进一步完善个人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在内的学术评价研究。  相似文献   

14.
数据出版理论与实践关键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梳理国内外数据出版理论成果与具体实践的基础上,从学术传播角度厘清数据出版涉及的关键问题,包括数据出版概念和内涵、具体形态、主要障碍。【方法】主要采用定性方法,分析数据出版与传统论文出版的异同,及这些差异带来的理论和实践挑战。【结果】研究发现,数据出版不仅仅是数据本身的共享,还应包括数据相关信息的出版。出版主体是多样化的,出版过程涉及多主体合作。其出版模式不仅有出版机构控制模式,还有非出版机构控制模式和混合模式。【结论】当前数据出版的主要障碍是伦理规范缺失导致数据出版学术"奖惩"功能失效,亟需制定数据出版的伦理规范、用稿机制规范、数据引用规范和元数据标准,通过上述规范将数据出版纳入学术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15.
戚敏仪 《情报探索》2021,(3):99-106
[目的/意义]旨在构建图书馆未成年人阅读障碍群体服务评价指标体系,为图书馆进行未成年人阅读障碍症群体服务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过程]运用德尔菲法分别构建基于图书馆自身评价及未成年人阅读障碍群体(及其家长)的阅读障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结果/结论]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中基于图书馆自身评价的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18个,基于未成年人阅读障碍群体(及其家长)评价的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6个。指标体系构建注重多主体评价,突显未成年人阅读障碍群体需求特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旨在探讨学术专著影响力评价方法。[方法/过程]选取读秀馆藏数据、WorldCat馆藏数据、豆瓣评分、豆瓣热度、豆瓣评论、中国知网收录书评、论文他引、图书引用等八个指标,构建学术专著影响力评价体系。利用TOPSIS法对“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中专著的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专著影响力评价的结果。[结果/结论]引文计量指标和Altmetrics指标相互独立地反映了专著的影响力,Altmetrics指标能够及时地反映专著的热度和影响力,对引文计量指标的评价进行补充。  相似文献   

17.
Indicators for complex innovation system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erformance indicators such as national wealth (GDP per capita), R&D intensity (GERD/GDP) and scientific impact (citations/paper) are used to compare innovation systems. These indicators are derived from the ratio of primary measures such as population, GDP, GERD and papers. Frequently they are used to rank members of an innovation system and to inform decision makers. This is illustrated by the European Research Area S&T indicators scoreboard used to compare the performance of member states.A formal study of complex systems has evolved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from common observations made by researchers from many fields. Complex systems are dynamic and many of their properties emerge from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entities in them. They also have a propensity to exhibit power law or scaling correlations between primary measure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m.Katz [Katz, J.S., 2000. Scale independent indicators and research assessment.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27, 23-36] showed that scientific impact (citations/paper) scales with the size of the group (papers). In this paper it will be shown that two other common measures, R&D intensity and national wealth, scale with the sizes of European countries and Canadian provinces. Some of these scaling correlations are predictable. These findings illustrate that a performance indicator derived from the ratio of two measures may not be properly normalized for size.This paper argues that innovation systems are complex systems. Hence scaling correlations are expected to exist between the primary measures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m. These scaling correlations can be used to construct scale-independent (scale-adjusted) indicators and models that are truly normalized for size. Scale-independent indicators can more accurately inform decision makers how groups of different sizes contribute to an innovation system. The ranks of member groups of an innovation system by scale-independent indicators can be subtly and profoundly different than the ranks given by conventional indicators. The differences can result in a shift in perspective about the performance of members of an innovation system that has public policy i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查国际科研人员对我国入选Scopus的英文科技期刊的声誉评价,探索世界一流期刊建设对策。【方法】 通过在线问卷调查,从一般印象、期刊论文、出版服务与业绩、办刊团队、目标与管理、社会责任6个方面考察国际同行对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主观感知,对7个学科的643份有效回收问卷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个学科的整体声誉评价结果差异不显著,但是农业与生物科学、材料科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在领域知晓、领域认可、学术贡献与应用价值的部分指标上获得的评分更高。【结论】 7个学科的英文科技期刊整体都需要提升领域知晓度、认可度和媒体曝光度。优势学科英文科技期刊进一步加强吸引国内高水平成果,提升国际知晓度和认可度;次优势学科英文科技期刊提升论文学术质量和国际可见性。期刊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健全科研评价措施和制度,引导国内英文科技期刊健康发展,建立良好学术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论文发表时间和所属学科的不同会对论文在后续的引文产生稀释效应的影响,发生在不同时间的引文也代表了不同的学术价值。从时序动态的视角设计一种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消除稀释效应的影响并能够体现不同时期的引文价值。[方法/过程]引入参考文献集合的篇均被引次数作为论文集合的基准值,消除由于发表时间和所属学科不同造成的稀释效应,进而再对不同统计时间点的被引次数赋予不同的权重,用以表征发生在不同时期的引文的不同价值。[结果/结论]以四川大学为例,选取ESI学科和研究人员作为评价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指标可以对学术影响力发展趋势不同的研究实体进行有效的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