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综艺在注重知识内涵和历史文化品位呈现的同时,更注重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大众需求的传播符号,将传播语境基于用户体验.2017年末,CCTV-3推出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通过演绎文物背后的故事与历史,引发新一轮的文化收视热的同时,也引发了全民博物馆热,完成了历史文化类综艺传播方式的一次新探索.本文以《国家宝藏》为分析对象,分析历史文化在综艺节目中的传播转向和基于用户体验的传播方式,探讨历史文化类综艺节目未来发展的新方式.  相似文献   

2.
大众网球文化的传播是新时期我国网球运动实现社会化的重要前提。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在分析我国大众网球文化传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究了我国大众网球文化的传播策略:培养和推广高校网球运动文化,引领我国大众网球文化传播;构建网球赛事及组织传播网络,加深大众对网球文化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以多元的网球健身活动为主导,传播大众网球文化新理念。以期为网球运动实现社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朗读者》通过叙述一段发生在德国二战后愁肠百结、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对爱情、尊严、道德、赎罪等多层次的主题进行了探索追问。本文试结合作品的多层主题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该文本的叙事艺术,通过对作品中的叙述者及叙事结构的深入分析,进一步剖析《朗读者》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4.
以朗读为契机,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活动,完成了解、赏析、理解、品味、联想、运用的学习目标,从而获取认知世界、处理信息、发展审美思维、体验生活的方式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莫言文学作品《红高粱》富含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山东方言词汇,是传承和传播山东本土文化的重要载体。以翻译美学理论作为研究框架,将传统归化、异化翻译策略与审美调节、审美共情、审美再现等美学翻译策略进行有机整合,对《红高粱》中山东方言词汇翻译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呈现易于为目标语读者所接受的方言翻译新范式,可有效拓展翻译研究的理论框架,为翻译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摘要:由于受到视觉文化时代感性审美的影响,当代武术出现了极端化的发展倾向。为了更好地促进当代武术的发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武术的“传统与时尚”“技击与艺术”“文化与物化”等多维二元关系进行了重新厘定。认为:只有坚持武术的传统并且使之与时代特征相融合才能体现出武术传统的与时俱进性,才能被社会大众广泛认可;只有抓住武术的技击本质并通过多种艺术化形式表达出来才能满足全球不同地域异质文化受众的审美需求;只有认同武术的文化价值并且积极的通过“物化”方式进行全球化传播才能将武术发扬光大,才能增强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文化竞争力。站在“国际化”的高度,以“大武术观”的理念视野,对武术的继承与创新或曰武术的“变”“常”问题的理性探讨,为武术更好、更快地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姝 《美育学刊》2020,11(2):I0008-I0008
英国学者特里·伊格尔顿延续了马克思主义美学意识形态的敏感性,重述了西方现代主义以降文艺审美的意识形态特性。从审美意识形态的角度对多元主义文化背景下作为族裔文学写作的华裔美国文学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说是这一脉络的延续。寇才军博士的论著《突围异托邦:华裔美国文学的话语范式与文化认同研究》从审美异托邦着笔,分析了华裔文学基于文化差异的文化认同书写,展现了华裔文化文学的审美形式,为族裔文学艺术的审美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8.
百余年来,作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的《庄子》在英语世界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本文追寻《庄子》在英语世界传播的历史轨迹和方式,将《庄子》在英语世界的传播大致分为:翻译与介绍、比较与融合和研究与发展三个阶段,并对三个阶段的传播特点进行了分析,感受跨语言文化传播的互识及互补性。  相似文献   

9.
明代是《花间集》传播接受的兴盛时期。与前代相比,此时出现了商业传播的新模式。《花间集》的绮丽色彩和柔靡情思迎合了明人崇艳尚情、追求婉媚的审美心理,从而大行于世,成为明人填词必修的典范读物。这种典范作用反过来又进一步助长了明代词坛崇尚香艳的审美风尚。  相似文献   

10.
文学期刊是新时期文学秩序重建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期间诸多先锋和探索性的"新启蒙"观念,都是由兼具编辑和文艺理论家身份的学者率先在期刊中提出,继而以出版传播活动形成一种文化潮流.《诗探索》作为权威性的当代诗歌理论研究刊物,在20世纪80年代之初,就以刊物形式参与到了以艺术审美为标准的新体系建设之中,引导文学发展朝向更加开放...  相似文献   

11.
现代的网络剧逐渐摆脱了粗制滥造的特征,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中独立传播,不仅与电视剧、电影等剧种有着形式上的区别,网络剧更有其独特的审美特性与传播特性,这些特性的根本则是新媒体传播方式的转变——受者也是传者。如此开放性的媒体环境造就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人人都可成为网络剧的艺术创作者,从而消除了影视剧制作的"专业化"的印记,引发了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的一场变革。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现代体育的倡引与发展,大众媒介尤其是报刊杂志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对《申报》有关体育传播理念、内容、特点的梳理和探析,认为《申报》对中国近现代体育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审美价值观是社会审美文化的核心要素,以个体形态呈现,但其建构过程却离不开社会生活语境和文化语境。新闻传播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语境和文化语境的生成,是审美文化一种独特的呈现形式,对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和改变发生着微妙的作用,是人们建构正确的审美价值观,进而形成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比较直接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电影作为一种现代文化消费形式,它承栽着文化传播的职能。在全球化的语境下,中西文化碰撞与对话传达出的价值观,中西文化融合生成的意义都是值得探寻的,民族文化的传播和继承要借助有效的传播媒介,影视产业的发展要融入民族文化的内核才能在受众中赢得共鸣,立足长远。《功夫熊猫2》在整合中西方文化,跨文化传播方面不失为一部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比较法等对武术传播展开研究,运用文化间性的话语逻辑探寻武术传播与间性存在的关联,通过历史爬梳、文化观照、逻辑思考及解析理路“四重维度”的书写范式探讨武术传播的问题、路径及对策。研究认为:传播理念趋同性与传播形式的不完善性削弱了武术传播的文化空间;在武术跨文化传播进程中,东西方文化差异与“他者意识”中的刻板形象构成了武术文化“走出去”的主要阻碍。中国武术传播的间性思维与路径选择:“互识互补、视界融合”的文化理念彰显了武术传播的间性思维;“求同存异、美美异和”的文化姿态体现了武术传播的间性智慧;与“他者”文化对话共生的互通意识是武术传播与文化间性内在关联的直接体现。武术传播的文化自觉蕴涵着文化间性的初涌,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多元共生文化环境下得以显现和引申。本文通过凝视和构建武术传播的文化间性,希冀对中国武术传播与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读图时代的到来,象征着以图像为主的传播形式的形成。在数码技术、媒体传播及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已经形成了以视觉为主,文字为辅的阅读模式。因此,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大众的审美视觉能力在不断地提高,过去的旧的视觉模式已经满足不了时代的需求,提高视觉读写能力已经成为个人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摄影艺术本身具有强大的视觉审美功能,如何在摄影教育中更好地体现及培养学生的视觉读写能力是当前摄影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聊斋志异》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一直流传至今。其内容多以鬼魅狐妖为主,是同类题材小说的鼻祖。一部古典文学著作,随着时间的变迁和传播技术的发展,在现代社会多以电视剧的形式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而当把电视媒介传播作为一种仪式来看待时,"鬼文化"的电视传播无疑体现出了它的社会惩戒功能。本文试从传播的"仪式观",解析电视剧版《聊斋志异》中对"鬼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18.
语言模因论视角下的大众流行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新理论。语言模因是模因的语言表达形式,是人类语言和思想传播的基本模式。当前大众流行语在词汇、句子和段落三个层面体现了语言模因论的特点,是一种简洁易懂的强势语言模因。大众流行语正是基于模因不断自我复制、传播这一属性才得以流行。  相似文献   

19.
我们的祖先在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创造了包括民俗文化在内的无比辉煌的文化。中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建设,成效显著,在经济强大的同时,人们也开始反思,再次关注文化建设。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的河南省,是广义中原的主体,狭义中原的全部。中原民俗文化作为地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出中华民俗文化的根源和主干。本研究由此入题,分析了中原民俗文化的传播现状,同时也强调了大众媒体在中原民俗文化传播中的责任该如何践行。我们要扬长避短,充分认清当前的形势与现状,促进民俗文化成为有生命的文化,得以传播在当前飞速发展的社会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龙凤文化源远流长,在西周至战国时期产生的两部伟大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其中蕴含着丰富的龙凤文化意义和审美价值。《诗经》的龙凤多单独描写,《楚辞》的龙凤则多在一诗中对举描写,体现了南北文化融合的鲜明特征。《诗经》、《楚辞》中的龙凤意象都具比兴与象征作用,而《楚辞》则更多了一分南巫文化的神秘色彩。《诗经》和《楚辞》共同奠定了中国龙凤文化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