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语文教材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极其丰富的美的内涵,生活是美的源泉,语文教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语文教学要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知美,用美的感情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人生的心灵鸡汤。在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特别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相似文献   

2.
文学是美的世界。语文教学中有众多美的因素,承担着审美教育的重要任务。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教材,深入挖掘文本潜在的美;应开启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的审美再创造;应深入生活,开阔学生发现美的视野:应引导学生的审美取向,使他们在美的文学世界中翱翔万里。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材中有无尽的“美”的宝藏,在语文教学中向青少年进行美育教育,确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是又不能也不可能包揽所有的美育教育。只能结合语文教材和学生实际将其共性和最普遍的方面着重注意抓了三个方面;在语文教学中重点展示文章的语言美,留意展示文章的节奏美;注意展示课堂板书美。只有在语文教学中以艺术美统领各种数学手段,才能完成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4.
语文这门学科的独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与众不同。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很多题材不同、风格各异的古今中外名篇佳作,处处体现着丰富的审美意蕴。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把学生带入这种审美情境中,培养学生对美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发现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本中收入了大量的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如何发现这些作品的美,是语文教学的一大任务,那么怎样取舍教材,突出文学作品的景物美、人性美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美育内容和因素.挖掘其中的自然美、社会美、艺术关、科学美和语言关。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材入选的文章文质兼美,是人类文化思想宝库中的精品,蕴含着丰富的人文资源和美育资源。阅读教学中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验美、表现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现结合实践谈谈阅读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8.
一、在教材中挖掘美 语文中的美包括语言结构美、艺术形象美、思想意境美等。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审美教育因素,向学生展示语文中的美,为学生创设和谐、优美、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气氛。让学生带着一定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材为学生展示了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文辞美、情节美、意境美、情感美、形象美、主题美……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热爱美、追求美、欣赏美、创造美为目的,把审美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活动中陶冶性情,充实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0.
黄冬 《文教资料》2007,(36):104-105
从美学角度看,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语文教材具有独特的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的内容。无论从教学过程还是从教学方法看,都体现着评论美、意境美、结构美、风格美等等。如果教学得法,学生对美的感受力、鉴赏力、创造力便会迅速提高。语文教师应重视美育教学,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1.
大量的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表明,语文美包括内容美与形式美两个大的层面。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这种美就是进行美感教育,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帮助,此外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培育学生的想象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作为基础性学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将美育与语文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中不断挖掘教材中的美,引导学生去感受文字的形象之美,领悟汉语语言的美,从而使学生的审美情操得以陶冶,进而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2.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数,从审美的角度去研究教材,然后带领学生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学生接受了审美教育就会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就会激发审美情趣,对净化学生的心灵,升华学生的思想,陶冶学生的情操,正确分辨真善美、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拓展美、发扬美。语文教师要从教材的审美内容着手,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审美的方法,还要善于抓住重点字、词、句、段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4.
在中小学所开设的课程中,美育含量最重的除艺术课之外,就要算语文课了.语文课从宏观到微观,给学生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美的世界.语文教材,是经过语文专家精心编辑而成的.尽管目前的语文教材还不能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但许多课文本身就是文质兼美的艺术精品,有着丰富的美育……  相似文献   

15.
语文是文学,语文是美学,语文是人学。语文教学旨在引导学生以审美姿态去怡然地对待天、地、人,给学生以情感的滋养和艺术美的熏陶。在教学中,教师要活化教材,挖掘教材,引领学生体味美,指导学生积极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走进社会感悟美,从而拿起笔来抒写人生创造美,让学生的心田在美的滋养下逐渐丰润起来。  相似文献   

16.
龚恒翠 《甘肃教育》2011,(10):64-64
悲剧美有着特殊的审美价值,在中学语文教材的悲剧作品中,从屈原的悲愤投江到祥林嫂的悲惨死去,无不彰显着对真、善、美的肯定,对假、丑、恶的否定,它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高尚审美观和健康人生观的极好教材,因而,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语文教材包含的大量人文思想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凭借。教师可通过教材中的人物行为、思想情操等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美的感染和熏陶,使其感知美、感受美、理解美。  相似文献   

18.
高明军 《考试周刊》2010,(40):66-67
审美教育是传递审美知识,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能力的教育活动。利用小学语文教材进行审美教育是得天独厚的。文章阐述了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9.
语文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环。语文美育可以利用情感美、形象美启发学生的心智,净化心美,陶治情操,可以通过分析作品的语言美、结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0.
美育,是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和小学语文也是紧密联系存一起的。从某种角度上讲,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过程,语文教材除了所具有的艺术美外,形式美、自然美和社会美都贯穿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