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旱育稀植是一种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栽培技术,与传统的育苗、插秧方式有所不同。本文就此简要论述了水稻旱育稀植的育苗技术,供广大水稻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二十年来,水稻旱育稀植栽培技术的全面推广使我国北方地区的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是水稻栽培史上的一场“革命”。但随着近年来稻米价格的降低,农用物资的价格上扬,这种栽培方法的经济效益也随之降低。加之水稻旱育稀植育苗及移栽费工、费时、费用大的问题急待解决。为此,我们近二年在小面积上进行了水稻直(穴)播栽培试验,水稻采用早熟、抗病、优质良种进行本田直播(穴播)栽培效果  相似文献   

3.
经国家外专局批准,“全国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日前在河北隆化县正式挂牌。日本水稻旱育稀植专家原正市先生和国家外专局、河北省外专局有关领导出席了仪式。  相似文献   

4.
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在垦区推广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已有二十年的历史。截至目前,已经历了小棚育苗、中棚育苗、大棚育苗、平地育苗、高台育苗、两段式育苗、稀植、超稀植、抛秧、钵体摆栽等阶段。旱育稀植是寒地水稻栽培史上的一次革命,为寒地水稻生产和产量提高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分析水稻旱育稀植大苗移栽与两段育秧对水稻产量和效益影响的效果,探索稻麦(油)两熟田水稻旱稀植大苗移栽配套技术,2013年,在安龙县平乐乡开展了水稻旱育稀植大苗移栽与两段育秧对比试验,试验证明,在安龙县典型的保灌田、稻麦(油)两熟田上,推广应用水稻旱育稀植大苗移栽技术,由于节省用水,省秧田,省工,减少生成本,试验结果证明在保灌田、稻麦(油)两熟田应用水稻旱育大苗栽培技术是能够稳产增产的。  相似文献   

6.
1999年,我国农技推广将围绕抓好“主要作物、重大技术”开展工作,突出粮食生产,抓好主要作物(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的重大技术推广。计划推广的10项重大农业技术是:(1)水稻抛秧技术;(2)水稻旱育稀植技术;(3)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水稻旱育稀植超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不仅能减轻广大农民的劳动强度,还可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为全面提高水稻单位面积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从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大田管理等方面。介绍了该技术的相关措施,以供参考。分析我国实施、推广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的可行性,指出目前我国实现水稻机插秧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在技术、体制和政府支持这三个方面可采取的措施,以促进我国水稻机插秧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灌阳县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阳县水稻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具体防治需要多措并举,加强通防统治,走无公害防治之路,为水稻生产丰产丰收保驾护航。本文先介绍灌阳县水稻病虫害防治预警情况;然后就水稻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从防治技术欠缺、防治意识不足、防治质量不高等方面进行分析;最后就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应对措施,从加强水稻病虫害防治宣传、传授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提升水稻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水平、强化水稻病虫害通防统治等方面,对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多维度探讨。  相似文献   

10.
米、面、油、盐是人生活之必需 ,一日三餐 ,含糊不得 ,而其质量如何暨是 2 1世纪人研究之主题。优质稻米 ,作为粮食产业化生产中的一支奇葩 ,已经受到人们的青睐。为此 ,我们对古榆牌优质米之项目进行种植、研究、开发。1 种植水稻历史悠久 ,发展优质米技术条件成熟大榆树镇水稻种植始于 50年代“三面红旗”时期 ,一直到 80年代间间断断。由于政策、技术原因总也未能大面积发展 ,到了 90年代 ,由于政策到位 ,加之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旱育稀植和从吉林犁树农场请来技术人员作指导 ,又由于大榆树镇党委政府政策好、措施到位、科技人员庄益…  相似文献   

11.
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是农学中的一项重点研究内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稻的栽培也越来越重视。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下两种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及水稻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专家工作通讯》2007,(4):29-31
引进国外智力根本在于围绕大局、促进发展,在于出成果、出效益。黑龙江省继当年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技术之后,近年来又有数十个重点项目取得明显成效,特别是引进美国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获巨大效益,下面仅就这一项目作简要汇报:  相似文献   

13.
目前 ,兴安盟地区有水田近 70万亩 ,其中 2 / 3以上面积推广旱育稀植技术 ,单产也由旱育稀植技术引进前的 2 0 0kg ,提高到现在的 40 0kg以上。可是由于水稻旱育秧技术性较强 ,再加上我区春季风大 ,温度高底变化和昼夜温差幅度大等原因 ,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立枯病发生 ,损失严重 ,移栽灵的引进应用 ,彻底攻克了水稻旱育苗死秧癌症———立枯病。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材料北京移栽灵集团提供的移栽灵 ,吉林省公主岭水稻研究所提供的三功能调理剂和立枯一次净 ,上海农药厂提供的敌克松。1.2 试验地点义勒力特苏木的义勒力特嘎查、黄家…  相似文献   

14.
<正> 一、成立永安市农科教结合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任组长,下设办公室,配备2名专职干部抓科教兴农各项措施的落实。 二、强化实施农业种子工程,在建设好本市杂交水稻育种基地的同时,今年新引进水稻新品种(组合)14个,力争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95%以上。 三、安排实施农业科技项目8项,占总项目数近一半,投入科技经费34.3万元。推广旱育稀植、抛秧、旱作等14项农业新技术,其中旱育稀植6万亩、抛秧0.45万亩,均比去年增加一倍。  相似文献   

15.
水稻是我国的主食之一,且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如何保障国民的粮食安全质量成为了不得不重视的问题,而提高水稻的产量是有效解决粮食供应的手段。科学合理的施肥对提高水稻产量的作用不言而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肥料的多样性增加,对肥料的科学实施并按照水稻的需求施肥成为了重要的探究方向。如何施肥、施多少肥对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尤为重要还需要继续探究。本文将对水稻在施肥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列举,并根据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探究科学施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抗病技术应用于水稻种植行业,显著提升了水稻产量与质量,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在水稻种植过程中,病虫害是降低产量的主要原因,相关人员应加强重视,合理选用抗病技术解决病虫害问题。本文详细论述了水稻种植常见的病虫害问题,并探讨了抗病技术的具体应用,希望能以此提升水稻抗病技术水平,进而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相似文献   

17.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目前在水稻种植中应用的越来越广泛,本文就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中存在的几种常见问题以及其相关的解决对策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论述,供广大水稻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从早期的选种到中期的培育方法以及后期的具体管理方法等,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水稻的成活率比较低.尤其是在外界环境干扰下或者是自身的问题,都可能导致水稻出现严重的病虫害现象.而在解决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从水稻自身下手,选择更好的种子.另外一方面需要从种植的方法以及外界环境方面入手,有效地解决实际...  相似文献   

19.
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全世界人口的50%都将水稻作为主食,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国家发展中要重视水稻的作用。但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使得水稻的种植面积逐渐下降。面对该情况,我国要采取措施,不断优化水稻种植技术,提高水稻的产量。本文主要阐述了水稻种植现存的问题和优化措施,以期能够为相关单位和农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科技动态     
今年是农业科技推广年,农业部日前在北京召开全国农技推广(种植业)工作会议,提出要抓好十大先进适用的技术。 1.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技术。今年新推广5000万亩,预计可增产粮食22亿公斤。 2.小麦精播半精播技术。今年计划推广2000万亩,可增产粮食6亿公斤。 3.地膜玉米。今年计划推广500万亩,可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