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评论与杂文     
虽然评论和杂文在报纸上多用楷体字并加框刊出,读者也习惯把它们都统称为言论,但它们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大的区别。 有人说,杂文是文艺性政论,评论是新闻性政论。这个定义大体不错。在“政论”这个要素上,两者是相似的;在文艺性和新闻性这两个要素上,两者又是不同的。 相似之处也许可以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评论和杂文都是以现实社会生活为其创作源泉,也都有着兴利除弊,激浊扬清的战斗功能。这一点,杂文与小品、随笔之类又有区别。青灯一盏,残书数卷,  相似文献   

2.
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在当今新闻评论园地里,盛开着一株惹人喜爱的奇葩──专栏小言论。1980年1月2日《人民日报》“今日谈”小言论专栏与读者见面,紧接着各地报纸相继开辟了一批富有特色的小言论专栏,并已成为这些报纸的“拳头产品”。这些小言论虽不是杂文,却有着浓郁的杂文味,仔细品品它的杂文味对我们提高小言论的质量大有好处。杂文味之一:笔墨精粹画形象小言论在引用事实由头或介绍社会现象时,不可避免要描写人物的形象。不过,由于篇幅所限,它只能勾勒一个比较概括的形象,常是“一鼻、一嘴、一毛”,但能入木三分,画出…  相似文献   

3.
木东  力茗  柯根松 《今传媒》2006,(4):9-10
他是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在大学时代,他就开始写一些言论、小品文、随笔等,发表在《湖北日报》、《长江日报》等报刊上;大学毕业后,他走进报社,开始了长达19年的新闻生涯,其中14年是在理论评论部;后来,他走进高校,成为一名新闻评论教育学者。不管他的身份如  相似文献   

4.
我于1982年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写言论。十多年来,尽管工作和职务都多次变化,但始终没有停笔,写作水平由“小言论”到“中言论”,再到“杂文”,不断有所提高。这几年平均每年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级各类报刊、电台发稿几十篇,并有数十篇言论(或杂文)在征文评选中获奖。前不久出版了杂文集《世象闲品》。回顾十几年的言论写作,确有一些感受颇深之处。今仅将自己粗浅的体会列出一二,请各位文友不吝赐教。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我在写作中深深感到,作为一名言论作者,首…  相似文献   

5.
黄涛 《青年记者》2006,(15):60-61
用杂文的笔法写言论之大师首推毛泽东,他撰写的为数众多的言论文章令人百读不厌,回味无穷。一些严肃的政治论题,在他的笔下顿显情趣盎然,寓庄于谐,妙趣横生。其中奥秘固然很多,但一个重要因素是跟他将杂文的要素:情感、哲理、文采,与杂文的功能:匕首、投枪、解剖刀、号角、战鼓  相似文献   

6.
大多数基层通讯员都偏重于写新闻报道,很少写言论。其实,我们通讯员也应该象记者那样,什么都写,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思想理论水平,而且可以提高我们分析问题和写作的能力。通讯员写言论有很多有利条件。他生活在基层,接触群众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多。言论,特别是“杂文”、“漫谈”之类的文章,主要是针砭时弊,揭露矛盾。它是对存在于社会中  相似文献   

7.
杂感式专栏言论是专栏言论中又一种重要形式。它属于务虚型富有文艺色彩的轻型的言论文体。它的名目繁多,散见各报刊的辟有随笔、随感、漫笔、杂谈、漫谈、札记、时评等等专栏,似可统称为杂感式专栏言论。从广义上说,都可称之为杂文。在我国,这类言论专栏较早见诸报刊且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有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面世的《新青年》“随感录”、“湘江评论”“放言”、《政治周报》“反攻”、《向导》“寸铁”,以及于三十年代初期业经改革后的上海《申报》《自由谈》和由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大众生活》周刊的“漫笔”专栏等。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十多年来,办得较有影响的杂感式言论专栏,有作家个人主持的专栏,如邓拓于1961年3月19日《北京晚报》开设的“燕山夜话”、林放(即赵超构)于上海《新民晚报》长期开设的“未晚谈”等;有  相似文献   

8.
谈峰的论文《新闻改革反思随笔》,获得了《中国记者》新闻论文有奖征文一等奖。这个谈峰,就是新华社记者李峰。他不仅是位著名的记者,还是杂文作家、新闻改革的实践者和理论家。他的杂文,只是他几十年记者生涯的一部分果实,但又是他近年来纵览改革开放大势和人生旅途的录相。也许是写惯杂文的一种幽默,李峰说,要是成立“非才子协会”,他愿报名当第一名会员;要是展评脑袋耐力,他可推出共产党给他安装的“自动旋转的磨盘”。磨盘!这个比喻,形象而真实地表现了他那  相似文献   

9.
好的言论,当从现实生活中撷取一朵朵一片片带着露珠的鲜花和嫩叶,编织成理性的花环,再奉献给广大读者。——这是我较长时间从事言论、杂文写作得出的一点体会之谈,是耶非耶?谨录于此求教于大方之家。纵观我20多年的文字经历,基本上搞的是言论,我把杂文包括到这里所说的“言论”之中了。因为依我之见,杂文就是以作者个人的身份和笔触来“言”和“论”社会上的人、事、理,不过,杂文与通常的言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社论等等)相比,要更带着文彩、情感和哲理。更运用形象思维。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有一个观点:杂文“时评化”则杂文死,时评  相似文献   

10.
报纸副刊言论的特点首先,报纸副刊言论,作为整张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其新闻性。报纸副刊虽然在正刊之后,但绝不是正刊的附庸,而有其独立的地位。而其中的言论,无论是文艺评论、体育时评,还是杂文或随笔,都是在对社会生活中人们关注的人物或事件加以评说,因而都具有明显的新闻性。报纸副刊言论在具有新闻性的同时,还具有文学性、艺术性。副刊言论,有些语言犀利,淋漓酣畅;有些胆识过人,说理精深;有些诙谐幽默,令人捧腹;有些妙语连珠,让人回味无穷。虽然风格不同,但都保持着文学的形体,艺术的骨干,智慧的情调。副刊言论中,如果没有精彩的文…  相似文献   

11.
有的同志说:写新闻通讯,需要深入采访,留心生活。写杂文和言论性文章完全凭“灵感”、靠“功夫”,无须采访和留心生活,可以从报纸上找题目,在书本里抠材料。实践告诉我,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回顾我近几年写言论的甘与苦,有这样一条肤浅的体会:生活是我们写好言论的源泉,只有留心现实生活,才能把言论写好,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主要做法有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2.
写言论文章,重在说理,难在说理。道理讲不清,讲不透,讲不活,论题再正确、再新颖,也难以被读者理解和接受,难以发挥应有的指导作用。所以,说理是言论文章成败的关键。言论作者要下大力研究说理的艺术,掌握说理的方法,提高说理的能力。鲁迅是伟大的思想家,他的杂文观点鲜明、说理透彻,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感染力,堪称说理艺术的典范。认真学习和研究鲁迅杂文的说理艺术,对于言论作者提高说理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鲁迅杂文说理艺术有哪些特点呢?一、注重辩证思维。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都是由正反两面甚至多个侧面组成的。所以,…  相似文献   

13.
关于报纸言论 ,有一个公认的著名观点 :“言论是报纸的灵魂”。因为 ,人们通过报纸来认识、了解和评价社会 ,言论是最直接的方式 ,也是最能表达编辑部观点的方式。舆论导向 ,言论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作为报纸副刊的杂文 ,是报纸言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 ,报纸副刊几乎都有杂文专栏 ,有些还有杂文专版 ;同时 ,报纸副刊既要保持其文艺属性 ,又要突出其新闻属性 ,以同“杂志化”划清界线 ,杂文无疑是达到这种效果的重要的副刊文体。然而 ,许多副刊上难以读到好杂文 :或是缺乏立意、内涵平平 ,或是语言干巴、词汇单调 ,或是鸡毛蒜皮、隔靴搔痒 ;…  相似文献   

14.
近十几年来,何满子先生的杂文、随笔屡屡见于报刊,结集出版的就有十余种,因此,何满子是以“杂文家”而名世的。不过,我始终认为被称为“杂文家”的何满子首先是一位学者,  相似文献   

15.
小言论的“五新”林维横小言论也称专栏小评论,兼有政论和杂文的特点。读者看了一篇小言论以后,往往会发出这样或那样的感叹,或觉得有意思,而拍案叫好;或觉得没意思,而不屑一顾。这“有意思”与“没意思”,“拍案叫好”与“不屑一顾”,就在于有没有新意。新意,是...  相似文献   

16.
最近,报纸上各种征文比赛活动多起来了,有小说、杂文、散文、小言论、影评、随笔等。这给我们这些平时喜欢动动笔头的写作爱好者创造了条件,那一块块诱人的绿地好象都等待着我们去耕耘播种,大显身手。可在欣喜之余,在看了报上刊登的征文作品后,心中  相似文献   

17.
谈随笔──为《中国当代作家随笔》丛书而作柯灵随笔是文学丛林的一枝,参差横斜,郁郁苍苍。寻根溯末,纵贯汉魏六朝,横涉东洋西海,曼衍变化,经历“五·四”这一场春风化雨,亭亭秀发,经冬不凋。随笔与散文、杂文为兄弟行,胸襟放达、神形命洒。饮食男女,生老病死,...  相似文献   

18.
对于二炮原宣传部长赵化南这个名字,爱浏览报刊的人也许并不陌生,它常常见诸报端,且与一篇篇精妙的杂文连在一起。他犹如社会生活前沿的一名忠诚哨兵,几十年如一日,用“投枪”和“匕首”干预生活,激浊扬清,弘扬正气,领时代的风云,扬时代的正气,为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A采访中,我问赵化南:你是怎样想到写杂文的?写杂文既出不了名,也挣不到多少稿费,还可能会“得罪人”,到底图什么呢?他回答说:“主要是兴趣。我这个人有个“癌癖”,一旦对某一事物有兴趣,就要硬着头皮子下去。特别是对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有了感想、心得,…  相似文献   

19.
好的言论,当从现实生活中撷取一朵朵一片片带着露珠的鲜花和嫩叶,编织成理性的花环,再奉献给广大读者。——这是我较长时间从事言论、杂文写作得出的一点体会之谈,是耶非耶?谨录于此求教于大方之家。纵观我20多年的文字经历,基本上搞的是言论,我把杂文包括到这里所说的“言论”之中了。因为依我之见,杂文就是以作者个人的  相似文献   

20.
一张报纸如果没有评论,就会面目模糊,就可能失去直接引导舆论的力量。随着新闻同质化现象的日益加剧,新闻言论成为媒体竞争的重要手段,言论水平的高下成为决定媒体市场竞争力、影响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全媒体时代,报纸的评论特别是时评专版、专栏,无疑要寻求发展的新思路与新方法。取杂文精髓,增强思想性、可读性。杂文的特点在于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