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几何时,在中国,有人的地方就有自行车。我们曾以惊人的自行车保有量获称"自行车王国",据统计,1998年,中国城镇居民每户拥有自行车约1.82辆。上世纪80到90年代,每到上班高峰时段,成千上万辆自行车一起涌上街头,蔚为壮观。被誉为"自行车之  相似文献   

2.
面对冷酷无情的市场竞争,对企业采说,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关键。开展双增双节运动,发扬艰苦朴素精神,不贪图享受,不丰富摆阔,是企业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径。据报载:某市属钢厂是个年年利润起百万元的企业,但这个“百万富翁”的办公条件却十分简陋。厂办及所有科室都在50年代建造的红砖平房里办公。厂长几易其人,用的依然是那张旧得发黑的桌子。全厂仅有3辆小车,有两辆还是60年代末出产的老式吉普。这个  相似文献   

3.
柳君 《档案管理》2005,(2):89-89
30年前,他在村子边的公路上坡岭前摆了一个修车摊。他做过一个统计,公路边每天经过的汽车是8辆,拖拉机11辆,自行车23辆。  相似文献   

4.
段续创制兰州水车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市西固区新城乡下川的黄河水车,建于清代,至今仍在提水灌园。而黄河风情线上水车园里的两辆水车,则建自1994年,用于旅游观光。100多公里长的兰州市区黄河段上,五六十年代有100多辆水车,安置在南北两岸,夹河滩上,倒挽河水灌田浇园,蔚为壮观。而今惟有3辆水车,凤毛麟角,倍受中外游客青睐。作为西北重镇的兰州,昔日何以有这样多的水车呢,水车是谁引进的?且听在下徐徐表来。  相似文献   

5.
警惕低俗新闻的“破窗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嵋 《传媒观察》2005,(4):56-57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曾做过这样一项试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一辆停在比较杂乱的街区,一辆停在中产阶级社区。他把停在杂乱街区的那一辆的车牌摘掉,顶棚打开,结果一天之内就被人偷走了。而摆在中产阶级社区的那一辆过了一个星期也安然无恙,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这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后来,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依托这项试验,提出了“破窗理论”。  相似文献   

6.
“召回”风波 2010年1月21日,由于油门踏板存在隐患问题,丰田宣布从美国召回包括凯美瑞、卡罗拉等主力车型在内的8款共计230万辆汽车。1月28日,丰田宣布再从美国市场召回109万辆油门踏板和脚垫存在问题的车辆。由于同样原因,丰田还从欧洲召回约180万辆汽车。一周内,丰田因“踏板门”从全球召回约445万辆汽车。  相似文献   

7.
数字     
《中国新闻周刊》2006,(4):12-12
592万辆 2005年中国生产和进口新车销量共计592万辆。这一数字超过了日本国内汽车销量585万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销售市场。  相似文献   

8.
在比亚迪公司董事会主席兼总裁王传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之前,他只开一辆凌志轿车;入主秦川汽车之后,他忽然奢侈地买了一辆奔驰跑车和一辆丰田SUV。买车不是为了享受,而是要把车拆开看仔细,他要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绝对精通。  相似文献   

9.
<正>回望历史,新闻摄影的发展与文明的进步、媒介的发展并肩而行。1855年春,英国摄影师罗杰·芬顿用一辆马车带着五台相机、大批摄影材料以及两名助手来到战场。他们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火棉湿版法,经过三个月的拍摄,收获360块战争场景的玻璃底板。20世纪30年代,《生活》杂志的兴起见证了新闻摄影的辉煌,其旗下的摄影师们见证了一系列人类重大历史时刻,他们的照片随着杂志的发行广为人知。  相似文献   

10.
《声屏世界》2007,(2):18-18
一天采访归来.司机见前面一辆货车行驶有异,我们仔细一看,这辆货车的右后轮在打晃晃,可是,货车一直没有停下或者减速的意思。  相似文献   

11.
《陕西档案》2009,(2):59-59
美国马萨诸塞州特拉福嘉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辆会飞行的汽车,既可以在陆地上行驶又可以在天上飞行,它可在15秒内从一辆有两个座位的公路汽车变身为一架飞机,需要回到陆地行驶的时候,机翼可以自动折叠,它就又摇身变为一辆汽车了。其地面最高速度达到185公里/小时,空中740公里/小时,加满一箱汽油,它可以每小时115英里巡航速度,  相似文献   

12.
赵启喜 《湖北档案》2023,(12):30-32
<正>我回到家乡鄂西北部的夷陵九山坪,老房前面昔日的大晒粮场,摇身一变成了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的停车场,一辆辆款式颜色不一的轿车,十分抢眼。我看着川流不息的人车,眼前就浮现在这儿“打电影”的一幕幕往事。我在乡村出生长大,上世纪70年代初,正是我的童年时代,物质生活十分匮乏,文化娱乐活动几乎一无所有。平时,乡亲们最盼望的喜事就是放电影,  相似文献   

13.
“我大学四年总共买了8辆自行车”,现在已经工作的杨伟如实跟记说,他是去年从安徽大学毕业的“在大四半年的实习时间里就丢了三辆,好象特意为了给我破记录似的”他说买第一辆是大一从高年级朋友那里买来的,特便宜。那时对盗车时还没有什么防范意识,认为已经上锁了还能丢吗,不经意问车子放在学校超市  相似文献   

14.
深夜,某仓库外的广场,一辆辆从外形和声音上都被改得像“怪兽”一样的战车,慢慢聚集,炫目的车灯和震耳的汽车音响淹没了整个广场,在商量好赛车路线和比赛方式之后,车辆各自发动,一般只会有四五辆甚至更少的车参加,没有参赛的车手将自己的座驾停在已经选好的赛道(实际上就是一段街道或公路)的各个出入口,将道路封死。  相似文献   

15.
《新闻实践》2013,(10):I0001-I0001
(1)高温困扰生猪运输 李建林摄 8月14日。在杭金衢高速公路金华西出口处,10多辆运猪的卡车停在路旁冲凉。车主说,一辆卡车装载三四十头猪,途中如不及时补水,并配备遮阳设施,猪容易中暑死掉。  相似文献   

16.
《新闻世界》2006,(6):I0008-I0008
一季度乘用车产、销量形势喜人,1-3月汽车累计产销量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上升,累计生产127.05万辆,同比增长53.98%;累计销售125.09万辆,同比增长54.29%。其中,比亚迪以产量增幅1045.04%、销量增幅877.91%和绝对优势遥遥领先,位列第一。  相似文献   

17.
优选 《大观周刊》2006,(28):39-39
宝马公司和华展宝马已向国家质检总局递交召回报告。决定在内地召回2006年1月9日至4月26日间生产的2662辆宝马7、6、5系汽车,其中涉及2131辆进口车及531辆国产车。召回原因是所涉及车辆的后减震器金属衬套与下橡胶支座之间的连接可能不符合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8.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中国大城市里,自行车是每个家庭的必须拥有的高档消费品,收入低的家庭买辆杂牌车用着,收入高些的就会想方设法买辆“凤凰”、“永久”、“飞鸽”之类的名牌车。更有甚者,还有“大链套”,“燕式把”,“锰钢叉”什么的高标准。能拥有一辆自行车是那个时代、每个孩子都会有的梦想,王文澜更不例外,只是这一梦想实现后又在他的心里化成了一个永远也去不掉的情结。在他开始对摄影着迷后,这一情结便促使他关注自行车,拍摄自行车,无论走到哪里,从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的今天,王丈澜用相机记录着中国的昨天和今天,也记录着中国自行车的发展变化。终有一天,在中国的大城市里,自行车不再是每个家庭的必需,也很有可能只是人们用来锻炼的器械。  相似文献   

19.
这幅反映普通劳动者生活的漫画,曾获得第14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漫画年赛的银奖。夜深了,远处是一片灯红酒绿的世界,各种各样的广告招牌在熠熠发光,一辆辆高级轿车排列在路旁,可以想象此刻轿车的主人们,正在娱乐场所里尽情欢度良宵,在高档酒楼享受着美酒佳肴,真是一派大都市的繁华夜景图。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刚拉开序幕,"官"和"民"的反差还不明显.当时曾广泛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车轮子一转,给个县长不换."那时,在老百姓的眼里,县长只不过工资比一般人多点,门路比一般人大点,能给亲戚朋友"走后门"弄个票证,买点紧缺商品之类;或逢年过节有人给送几条好烟、几瓶好酒,出门有辆"吉普"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