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薛匡勇 《湖北档案》2001,(12):12-14
编者按:2001年11月17-18日,以“21世纪的社会记忆“为主题的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召开.有八位中外学者就此议题提交了论文.他们分别是:冯惠玲博士生导师、迈克尔&;#183;库克博士(英)、安藤正人教授(日)、傅荣校博士、 薛匡勇博士、李福敏博士以及博士生周毅先生、胡鸿杰先生.……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主办,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大学文学院、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协办的中国第二届档案学博士论坛于2006年6月17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来自全国百余名博士生代表济济一堂,围绕着“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学科的自觉”主题展开研究和探讨。作为我国档案学界的一次盛会,本次论坛呈现了以下特点:一、积极广泛的参与,高端的学术平台中国档案学博士论坛对于已经设立博士点13年的中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而言是学科自觉与谋求发展的里程碑,是中国档案学学术精英新思想…  相似文献   

3.
我国档案学教育开始设置博士学位迄今已有8年时间,我国最初的档案学博士"出炉"也已4年.至目前,我国档案学博士、加盟档案事业的其他学科的博士和在校学习的档案学博士研究生达到了六十余位."为了把档案界的这批高级专门人才组织起来,发挥博士层次研究人员的群体优势,展示转型中的档案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水平,探索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新方向,拓展档案学与现代信息学科交叉结合的新层次、新领域",2001年11月17日至18日,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发起并在北京主办了"21世纪的社会记忆--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坛得到海内外学界同行的热烈响应,国内数十位博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的国际知名文件、档案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活动."电子文件管理"和"档案职业的走向"是该论坛的两大主题.本文从研讨会大会发言和所提交论文中摘取部分专家、学者的论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2004年10月18日至10月20日 ,由辽宁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的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年会暨第十三届档案学专业系主任联席会议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会议的主题是 :“探讨信息化背景下的高等学校档案教学改革”。来自全国28所高等院校及国家档案局、高等教育出版社等有关部门的40多位学者和领导参加了会议。辽宁大学、辽宁省档案局的领导也出席了会议。高等学校教育部档案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冯惠玲教授在会议上作了主题报告。报告的内容由《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发展战略及主干课程…  相似文献   

5.
记得19年前我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进修时,曾经两次拜访过和宝荣教授。作为指导教师,和先生第一次要求我把主干课教材通一遍,我照此做了。第二次要求我把学院资料室的期刊认真地读一读,然后固定几种主要期刊一直看下去,不要问为什么。遵照导师教导,我十几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即便在经济困难时期,也坚持自费购买学术著作、教学参考书,订阅《档案学通讯》、《档案学研究》、《中国档案》等杂志。我在档案学院只呆了一年,由于教学需要,匆匆回到工作岗位执起了教鞭。这些年发表过几十篇文章,评了教授,当了硕导,也跟风开始读博士。回想起来,真…  相似文献   

6.
《传媒观察》2023,(9):F0002-F0002
钟新,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公共外交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人文北京)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建设专家,福建师范大学“闽江学者”,察哈尔学会高级研究员。  相似文献   

7.
《陕西档案》2011,(5):14-14
中国档案学会26日在广州举办“幸福档案资源体系建设论坛”,论坛由广州市档案局(学会)承办。国内档案学界泰斗、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惠玲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英玮教授,国家档案局技术部主任付华等作了专题学术报告。全国各省级以上档案局局长、部分省会城市或沿海开放城市档案局局长,来自北京、河北、辽宁、四川的国内知名专家...  相似文献   

8.
金波简介: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大学图书情报档案系主任、上海大学档案馆馆长、上海大学档案事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档案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档案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安徽大学历史系副主任、安徽大学管理学院档案系主任、上海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上海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等职.  相似文献   

9.
伍振华简介: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首届本科生,1982年复旦大学物理二系(原子核科学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3年至1999年在成都理工大学从事档案管理工作,副研究馆员,四川省高校档案工作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曾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成都市人事局、科委和科协第三届和第五届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中国档案学会首届青年学术奖、国家一级档案管理有突出贡献人员荣誉证书、四川省档案学会优秀会员等奖项。1999年至200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档案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同时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档案馆馆长助理。2002年7月起在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档案学专业担任专职教师,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档案学基础理论与档案管理。访谈主持人:崔海莉  相似文献   

10.
张殿元,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全球传播全媒体研究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秘书长,上海市广告协会副会长,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广告艺术委员会副会长,浦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学博士后,日本早稻田大学访问学者。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档案学博士论坛是由中共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院)倡议发起的大型学术活动,其宗旨是:秉承档案学优秀传统,积极倡导学术争鸣,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求学术真知灼见,推动学术研究和交流。首届中国档案学博士论坛  相似文献   

12.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以“回望经典:中外档案学的比较与借鉴”为主题的第三届档案学博士论坛.论坛的诸多内容对档案工作及档案学的研究发展具有指异和启发意义.文章从经典回望与思考、中外比较与借鉴、当代成就与反思三个方面阐述了会议的主要内容,以享读者.  相似文献   

13.
2001年3月8日 ,中国档案学会第五届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成立大会。中国档案学会理事长沈正乐 ,中国档案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前主任王德俊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档案系主任赵国俊、国家档案局档案干部教育中心主任杨永建到会祝贺并讲话。到会祝贺的还有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第二任主任和宝荣教授 ,航空工业总公司档案馆馆长刘勃及原冶金部档案处处长谷文臣。中国档案学会副理事长兼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冯惠玲在会上介绍了本届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的筹建…  相似文献   

14.
集体攻关结硕果,凝聚知识再提高──我国第一部档案专科词典《档案学词典》出版问世编者按由中国档案学会、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上海市档案局联合组织编撰,100多位档案学专家、学者和业务工作人员参加撰稿的我国第一部档案学专科词典《档案学词典》,历经八九年的...  相似文献   

15.
在6月份召开的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会议上,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曹喜琛教授被聘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图书、情报、档案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任期4年。这是档案界人士首次担当此项职务。以往,在国家的学位评议组织序列中,档案学科是以历史学的“历史文献学”(含档案学)的名义作为二级学科的。在此次学位评议组织的调整中,档案学科和图书、情报学科一起升至一级学科并由档案界人士参与评议组领导工作,这不仅体现了社会对曹教授个人学术成就的承认,而且也体现了档案学社会认知度的提高。档案学科升为一级学科@晓江  相似文献   

16.
刘家真简介:刘家真教授,女,湖北武汉人。1977年考入武汉大学,现任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曾任全国信息文献标准化委员会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档案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电子政务理事会理事、中国档案学会理事,现任国家古籍保  相似文献   

17.
院系动态     
全国第二届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研讨会在湖北黄冈召开本刊讯2005年5月14日至15日,全国新闻传播学科专家、学者在湖北黄冈聚集一堂,共同探讨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为中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把脉”。到会的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全国近10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30余位新闻传播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其中,我国第一批新闻学博导甘惜分教授、方汉奇教授,我国新闻学第一位博士童兵教授到会并发言。著名新闻史学家方汉奇教授认为,20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取得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建系四十五周年暨吴宝康教授八十华诞庆祝大会举行国家档案部门领导王刚、王明哲、韩毓虎、冯子直、冯鹤旺等,我国著名档案学家吴宝康教授及有关部门领导李宝库、梁衡、马绍孟等出席本刊讯11月8日下午,中国人民大学八百人大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专门从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教学与科研活动的机构,拥有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专业结构涉及本学科领域的所有二级学科。在本科教育层次设有档案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个专业;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设有档案学、情报学、图书馆学、信息资源管理、中外政治制度5个专业;在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设有档案学、情报学、图书馆学、信息资源管理4个专业。  相似文献   

20.
由中国科技情报学会信息咨询专业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与信息产业部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 究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承办的中国信息咨询业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11月20日在中 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名情报学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 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博士生导师赵国俊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 博士生导师冯惠玲教授,中国科技情报学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博士生导师梁战平研究 员,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徐愈司长,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竞争情报分会名誉理事长包昌 火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办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霍国庆教授,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总工程师刘林山研究员等 出席会议并致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