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档案学博士论坛是由中共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院)倡议发起的大型学术活动,其宗旨是:秉承档案学优秀传统,积极倡导学术争鸣,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求学术真知灼见,推动学术研究和交流。首届中国档案学博士论坛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为提高档案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水平,加强档案学博士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拟于2006年6月在北京举办中国第二届档案学博士论坛。论坛邀请并欢迎全国档案部门及各高校的档案学博士(含在读博士研究生)、从事档案工作和档案学研究的相关专业博士以及有关档案学者参加。本届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档案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冯惠玲博士担任名誉主席,主席和执行主席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赵国俊教授和张斌博士。论坛以“自由开放的学者对话、广泛深入的问题分析、多元多维的学术话语、理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档案学教育开始设置博士学位迄今已有8年时间,我国最初的档案学博士"出炉"也已4年.至目前,我国档案学博士、加盟档案事业的其他学科的博士和在校学习的档案学博士研究生达到了六十余位."为了把档案界的这批高级专门人才组织起来,发挥博士层次研究人员的群体优势,展示转型中的档案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与水平,探索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新方向,拓展档案学与现代信息学科交叉结合的新层次、新领域",2001年11月17日至18日,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发起并在北京主办了"21世纪的社会记忆--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坛得到海内外学界同行的热烈响应,国内数十位博士和博士研究生以及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国的国际知名文件、档案专家、学者参加了论坛活动."电子文件管理"和"档案职业的走向"是该论坛的两大主题.本文从研讨会大会发言和所提交论文中摘取部分专家、学者的论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2003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决定在原档案学院基础上成立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为了保证档案学学科的稳步、快速发展,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在国内外相关活动中可以继续使用“档案学院”称谓。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统筹负责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的规划与建设,同时着力拓展信息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档案学院)是中国人民大学专门从事信息资源管理学科教学与科研活动的机构,拥有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专业结构涉及本学科领域的所有二级学科。在本科教育层次设有档案学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个专业;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层次设有档案学、情报学、图书馆学、信息资源管理、中外政治制度5个专业;在博士研究生教育层次设有档案学、情报学、图书馆学、信息资源管理4个专业。  相似文献   

6.
2003年在中国档案教育发展史上是值得纪念的年份:第一,我国档案学硕士点创记录地达到17个,武汉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在“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下成功中请到博士后流动站;第二,作为我国最著名的档案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同时浙江大学成立信息资源管理系,对图书馆学和档案学两个本科专业进行整合,设置“信息资源管理综合开发与利用”和“电子政务”两个专业方向。一方面是档案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位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是档案教育走向了融合的道路,这无疑昭示着档案教育未来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2003年12月 ,中国人民大学决定在原档案学院基础上成立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SchoolofInformationResourceManage mentinRenminUniversityofChina)。为了保证档案学学科的稳步、快速发展 ,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在国内外相关活动中可以继续使用“档案学院”(ArchivesSchool)称谓。中国人民大学《关于成立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决定》指出 :“为保持和发扬我校在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方面的总体优势和特色 ,拓展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的新领域 ,根据《关于进行院系调整的决定》(人大校政字〔2001〕1号 )的精神 ,经学校…  相似文献   

8.
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基础理论委员会")是中国档案学会下属的7个专业委员会之一,挂靠在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第七届基础理论委员会主任由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冯惠玲教授担任。委员会现有委员45人,主要为全国各高校的档案学专业教师、国家和地方档案部门的专家和领导。基础理论委员会的宗旨与使命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相似文献   

9.
2006年5月27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主办的“2006’中国信息资源管理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隆重召开。出席本次论坛的有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档案系统、信息化工作管理系统的领导、专家学者、一线工作者和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的师生。与会者围绕着“建构电子文件管理国家战略,全面提升信息资源国家控制力”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张斌副院长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赵国俊教授、国家档案局李和平副局长在开幕式上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副…  相似文献   

10.
李财富简介:男,1965年11月生,博士、教授、安徽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高等学校档案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档案学会"理事、"中国档案学会基础理论委员会"委员、 "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省企业经营与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安徽大学学报>、<大学图书情报学刊>编委.  相似文献   

11.
《新上海档案》2005,(12):26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胡鸿杰在2005年第6期《档案学通讯》撰文,继续就重新塑造中国档案学学术尊严的问题,提出:(一)加强对中国档案学学术历史的研究。文章认为,中国档案学是一门已经发展了数十年的科学学科,因此,中国档案学的发展和重塑必须从清理自身的学术历史开始。中国档案学的理论价值及其生命力就在于其原创层面的科学精神,即,对中国档案学生存环境的真切了解,及其在此基础上对其命运的明智把握。包括对学科基本理念和模式的打造、对学科发展思路的设计,以及对学科学术价值的关注等等。  相似文献   

12.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了以“回望经典:中外档案学的比较与借鉴”为主题的第三届档案学博士论坛.论坛的诸多内容对档案工作及档案学的研究发展具有指异和启发意义.文章从经典回望与思考、中外比较与借鉴、当代成就与反思三个方面阐述了会议的主要内容,以享读者.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从1982年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设硕士点开始,已开展了28年。到目前为止,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高校有武汉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  相似文献   

14.
2011年6月18日,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成功举办了主题为"新技术环境下学科理论与实践发展探讨"的第二届博士生沙龙。沙龙共由七个讲解与讨论单元组成,分别是韩红旗博士后的"信息大爆炸时代信息分析面临的挑战与机会"、黄建军博士生的"信息科学促进本专业高速发展"、高大伟博士的"‘时代背景’的焦虑与反思--试论档案学的自律"、何亮坤博士生的"互联网与知识管理"、马林青博士的"接近本质,臻于完善--从InterPARES项目看信息技术对档案学科理论发展的影响"、薛四新博士生的"云计算与电子文件关系几何?"、叶莎莎博士生的"社交网络发展与图书馆应用实践"。在档案学领域,讨论主要集中在:①技术变革之于档案学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技术至上的工具理性是否统辖着学术领域,如何认识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的空间与方向;②云计算对(跨区域)档案机构管理模式的影响;③档案联(archivalbond)对探求文件与档案本质的认识意义,如何理解文件的属性与结构等。沙龙过后,在"档案知网"的学术评论版,一些网友继续对相关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相似文献   

15.
2001年3月8日 ,中国档案学会第五届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召开成立大会。中国档案学会理事长沈正乐 ,中国档案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前主任王德俊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档案系主任赵国俊、国家档案局档案干部教育中心主任杨永建到会祝贺并讲话。到会祝贺的还有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第二任主任和宝荣教授 ,航空工业总公司档案馆馆长刘勃及原冶金部档案处处长谷文臣。中国档案学会副理事长兼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主任冯惠玲在会上介绍了本届档案学基础理论学术委员会的筹建…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为了加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构建与发展 ,促进文件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 ,增强社会的信息资源共建与共享意识 ,明确信息资源管理高等专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主办的“2004年中国信息资源管理论坛” ,于2004年5月14日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议中心举行。参加此次论坛的嘉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常务副部长苟仲文同志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牛维麟副校长 ,国家档案局档案馆 (室 )司副司长王雁宾研究员、教育中心副主任方鸣研究员 ,北京大学吴慰慈教授、赖茂生教授、王余光教…  相似文献   

17.
薛匡勇 《湖北档案》2001,(12):12-14
编者按:2001年11月17-18日,以“21世纪的社会记忆“为主题的中国首届档案学博士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召开.有八位中外学者就此议题提交了论文.他们分别是:冯惠玲博士生导师、迈克尔&;#183;库克博士(英)、安藤正人教授(日)、傅荣校博士、 薛匡勇博士、李福敏博士以及博士生周毅先生、胡鸿杰先生.……  相似文献   

18.
卷首语——名与实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才 《图书情报知识》2008,(5):F0002-F0002
今天我们已很难见到一个以图书馆学、档案学来命名的实体学院了.早先以图书馆学成名的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改作了信息管理学院,以档案学成名的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也改作了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相似文献   

19.
《新上海档案》2005,(11):29
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胡鸿杰在2005年第5期《档案学通讯》上撰文指出:当学术研究的主体对自己研究的学科有了充分的认识,能够意识到学科理论体系的学术价值,并且愿意为此献身的时候,一门学科的学术尊严才有可能形成。因此,中国档案学的学术尊严也只能是在学科发展的特定时期,其研究者主体意识觉醒的产物。文章认为:一、中国档案学是为了具体回复20世纪30年代的“行政效率运动”中的问题而形成的,形成之初即过分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忽略了学科体系的构建,其研究主体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档案学的学术状况及其尊严。二、中国档案学的发展也没有给予学术尊严应有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档案学的创建是现代学术发展与社会转型的结果。20世纪初期,整理旧王朝出土和遗留的历史档案,以及改革现行公文程式、文书处理与档案管理等不同性质的档案问题集中到来,史学、图书馆学和行政学等先行现代学科自觉展开相应问题的档案研究。20世纪30年代后期,在现代学术交流机制的推动下,档案学学术共同体初步形成。1940年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为申请增设档案管理专科致教育部的呈文是中国现代档案学的独立宣言。中国档案学独立化过程表明,中国现代档案学在创建之初具有中国化内驱力和综合性学科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