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吴茂楠  邱树雄 《新闻界》2005,(2):106-107
长期以来,广告主对现代广告的认识还局限在广告就是将产品或服务的信息传播给消费者(受众),而对于广告在什么时间、以什么投放方式告诉给什么样的消费者,广告的效果如何等问题缺乏更深入、更理性的思考.而这些恰恰是决定一个广告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现代广告质量已经不仅仅是广告本身(设计、制作)的质量,而是成为一个质量体系。从最初期的广告市场凋研到广告的制作、广告毛片的测试、广告的媒体投放、  相似文献   

2.
李晶  沈莉 《东南传播》2010,(3):104-106
随着培训业的快速发展,培训机构校园广告引起广泛关注,但是培训机构校园广告的实际效果如何还不明确,学界的相关研究比较缺乏。本研究是抓住培训机构的主要消费者——在校大学生为目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来探索大学生对培训机构广告的认识和态度。通过研究发现,培训机构广告是高投放强度、高重复率,而广告内容低关注率;机构广告重文字诉求、轻广告画面;大学生受众对培训机构广告信任缺失。  相似文献   

3.
王建国 《新闻界》2004,(2):65-66
一般来说,纠纷是围绕当事人几方而进行的与各自权益,利益相关的系列活动。广告纠纷即是围绕广告方、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消费者和广告监督管理机关等广告当事人而进行的与各自权益、利益相关的系列活动。广告纠纷因当事人不同,纠纷也各异,产生的后果也不同,因作为广告发布者的省级党报在广告当事人中的特殊地位,本文仅探讨党报因广告经营而产生的纠纷及纠纷的防范。  相似文献   

4.
张敏 《新闻界》2007,(1):99-100,96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刚刚结束的一项关于“广告公信度”的网上问卷调查显示,当前虚假违法广告虽屡经整治,仍随处可见;广大消费者因受其误导,合法权益屡遭损害。调查发现,超过2/3的网民对商业广告表示不信任,超过2/3的网民受过虚假违法广告的损害。在这里,社会舆论以置疑广告公信力的形式,对广告业完善行业规范,重建广告诚信提出了紧迫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消费品广告是指针对最末端普通消费者为营销对象的广告类型,是所有的广告分类中消费者最常见到的广告形式。广告的目的是为了营销,而消费品广告的营销对象是普通消费者,所以消费品广告是否有效,更多的是看广告是否抓住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正中消费者下怀。有关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专家在19世纪末就对其进行了研究并总结为AIDMA理论。其主要结论是广告从发布到引起人们注意、直至实现其购买行为,消费者的心理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At—tention(引起注意),Interest(提起兴趣)、Desire(激起欲望)、Memory(加强记忆)、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告发展非常迅速,但同时面临公信力的危机。当前消费者对广告的态度越来越不信任,广告传播的效果面临严峻的挑战。广告中公信力缺失是事实,而广告理论界及业界涉及公信力的研究也不多。本文试图从理论探讨解析广告公信力这个概念,并从广告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分析提出广告公信力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赵岩 《记者摇篮》2004,(1):48-48,23
报纸广告应该说是在众多媒体中起源最早的广告传播形式。无论是文字广告还是图片广告,它都凝聚着历史的积淀和时代的发展。即使目前电视广告得天独厚.广告占有量极大,报纸广告也仍然有其自身的优势和不可替代的发展前景。但是,竞争的现实毕竟摆在面前,报纸广告如果不能扬长避短,减少广告源也是在所难免。特别是娱乐性报纸。广告客户来去自由。在广告刊发方面稍不如意就有可能失去客户信任进而减少创收机会。  相似文献   

8.
王维平 《新闻窗》2006,(4):85-86
广告的生命在于真实,但是近几年来,广大消费者、生产企业却吃尽了一些虚假广告的苦头,特别是虚假医疗药品广告延误患者的病情,危及患者的生命;虚假技术转让广告使下岗职工雪上加霜;虚假农药广告使农民一年的辛苦付之东流;虚假美容、化妆品广告使消费者深受毁容、人生伤害之苦;虚假中介广告使满怀希望的求学、求职、求购的人钱财两空……。两三年来,每每在“两会”期间,虚假广告特别是虚假医疗广告更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话题。他们一再为民众呼吁:治理广告市场,打击虚假广告。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4,(18):48-51
虚假广告侵害市场经济秩序,也侵害竞争对手和消费者利益。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行政机关可以对虚假广告进行规制;作为受害人,与虚假广告发布者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消费者和消费者协会也可对虚假广告进行规制。对特定主体(如其处于垄断地位没有竞争者)的虚假广告,政府管理是规制虚假广告的唯一手段。但在多数情况下,广告法应当借助私权主体力量,采用公私合作机制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10.
《新闻记者》2012,(8):34
据美国商业新闻社报道,在一项针对北美超过24000名传统媒体用户的大型调查中,Triton Digital公司应用与服务部门发现,消费者对传统媒体的信任仍然高于数字媒体。特别是,45%的参与调查者表示,电视是最值得信任的媒体;之后是报纸的20%,以及广播的18%。此次的调查同样显示,这份信任也许会对所有媒体之中广告的成功有直接影响。例如,超过64%的受访者承认,他们会在电视、广播或报纸上看到  相似文献   

11.
《新闻前哨》2004,(11):62-62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上海市保健食品市场与消费状况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刊播在上海各类媒体及户外的保健品广告,有42.1%是虚假宣传。调查还显示,消费者对保健品行业多数处于“无知”状态。  相似文献   

12.
雷莉 《新闻前哨》2001,(1):37-38
人们之间的传播行为是依靠“符号交流”来进行的。所谓符号,包括语言、文字、图画、形象、表情等。在传播过程中,形象生动、意味深长的广告语是吸引消费者注意的特定符号,对广告创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广告语言对任何媒体的广告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广告语言的质量,直接影响宣传效果,研究广告语言的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商品广告语言一般应具备以下三个特点,筒称三要素。 一、真实 真实可靠,言而有信,是广告的一种道德规范,也是广告维护消费者利益、对社会负责的具体表现。广告语言只有做到真实,不饰非,不夸大…  相似文献   

13.
传播学认为,广告是一个说服消费者的传播过程。显然,广告主的说服传播要产生效果,必须研究这样一个问题:广告主的广告中应怎样来向消费者作宣传?或者说广告说服传播采用什么样的策略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我们认为,从报纸广告文案写作角度来说,所谓广告文案策略,其实就是文案的构思技巧问题,而其说服传播效果则取决于构思水平的高低。本文以报纸广告文案为例,对其中常使用的构思技巧作一初步探讨。策略之一:让消费者自己做结论。在广告说服传播中,广告主须对产品做出正面评价。这种评价的表达可采取两种方式:或由广告主直接说出…  相似文献   

14.
《新闻界》2016,(18)
仪式是人类最古老的社会文化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主要特征。仪式功能多维度地体现在社会整合、体现象征性、文化传承和文化展演等方面。广告是一种仪式,广告传播是一个与消费者共享意义和对现实仪式性建构的过程,重新认识广告的仪式性本质并凸显广告的仪式功能,既是对广告本源的回归,也是实现广告传播目标、提升广告传播价值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5.
李萌 《青年记者》2007,(14):14-14
广告人员没有职业自豪感,我想媒体广告人员在内部得不到足够的信任和尊重是主要原因。媒体对广告这一职业和广告人的发展往往重视不够。现在办报已经进入经营报纸阶段,在任何企业,销售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报纸的收入主要靠第二次销售,即把报纸的读者群卖给广告客户,办报要考虑广告客户的需要,不能脱离市场。但现在一些媒体遗存机关作风,推出的板块脱离市场。  相似文献   

16.
孙辉  张一平 《新闻界》2006,(2):111-112
一般来说,广告是向消费者传达商品信息的一种手段。是把商品的特点、特性等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传达给消费者,目的是使消费者通过广告来认识和了解商品,产生购买欲望,从而引发购买行动。但是有时由于同类商品在性能和特点上非常相近,如果不使用许多专业术语进行详尽描述的话,很难使消费者感受到该商品的特别之处以及与其他同类商品之间的差别。而对广告而言,又经常会局限于时间和空间上的要求,要想把所有想传达的信息都体现在广告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河北广播》2006,(C00):23-23
10月中旬,生活频道应用听众调查数据参与广告客户方案竞标获得成功,首次将我台购买的尼尔森听众调查数据成功应用于广告销售。这是自我台引进尼尔森听众调查数据以来,数据分析在品牌广告销售中的首次成功应用,也标志着我台广告策划服务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在我省广播广告行业尚属首例,据尼尔森公司相关人士介绍,这也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播调查数据应用于广告销售的首个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18.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作为地市党报媒体发展的重要支柱——广告,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赢得广告客户和受众的青睐,赢得报社广告收入的稳步增长,同样也离不开创新。可以说,创新是地市党报广告发展的关键所在、活力之源.也是赢得广告资源的最大、最根本、最持久的竞争因素。  相似文献   

19.
刘思博 《今传媒》2013,(6):111-113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基本生活需要,而是更强调消费过程中能带来的艺术享受及精神满足。广告渐渐由早期叫卖推销的传播方式过渡到满足消费者审美愿望、实现意义生成的现代传播方式。本文在充分研究已有大量广告作品及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针对广告叙事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广告叙事在广告传播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探究广告叙事的新思路、新方法,同时为中国广告传播的转型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广告作为一种特殊的媒介产品,自诞生伊始就获得了研究者关注。为了获取更好的广告效果,广告商往往会将最新的技术应用于广告中,智能广告应运而生。对智能广告的关注研究是文章研究的重点。【方法】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2018—2022年期间的广告研究随着技术的演进数量不断增加。文章按照不同的技术特征将广告研究分为:交互广告阶段、算法分发广告阶段和智能生成广告阶段,各个阶段的研究重点各有不同。【结果】通过对比,中外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着偏重实证和偏重归纳演绎的区别。【结论】在智能生成技术的加持下,未来的广告研究将在消费者如何理解智能生成广告、相关从业者如何应对智能生产技术、相关法规如何跟进规制等领域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