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陵山区土家族口述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它完整地再现了土家族发展轨迹,弥补了正史的不足。文章调查研究了土家族口述历史文化资源的种类、价值、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对其加以传承与抢救,阐述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口述历史以搜集历史、弥补文字史料记载不足的显著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各学术研究领域.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背景下,应用口述历史对民族濒危口传文化进行抢救性研究已刻不容缓.文章分析了土家族挑花的传承现状,阐述了吉首大学图书馆应用口述历史研究土家族挑花的必要性与步骤,并探讨了该馆口述历史工作的未来设想,以期为图书馆在民族口传文化保护传承中发挥最大作用提供参考案例.  相似文献   

3.
杨静 《图书馆》2023,(4):92-96+103
土家族口述史资料是传承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家族口述史逐渐陷入濒危的困境。针对土家族濒危口述史资料的现状和特点,文章结合新媒体技术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面的优势,从技术应用、平台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土家族濒危口述史资料数字化保护的思路。最后,文章针对口述史资料数字化保护的现实需求,从统筹整编、规范信息采集、共建共享、开发利用、营销推广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数字化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弥补了正史的不足,是研究少数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资料,具有瞬间即逝的不可再生性,目前面临着失传的危险。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保存已成为一种重要技术手段。笔者通过深入武陵山区土家族村寨,调研少数民族口述历史的现状,探索出一套适应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挖掘的流程。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在复原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方面具有其他档案、文献资料所无法替代的价值,目前面临着失传的威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保护已成为一种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国内外数字化保护口述历史文化的现状,阐述了数字化保护口述历史文化的必要性,提出了数字化保护少数民族口述历史文化的基本思路与措施。  相似文献   

6.
苗族口述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苗族人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复原历史文化方面具有其他档案、文献资料所无法替代的价值。苗族口述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文化遗产,目前面临着失传的威胁。文章调查了苗族口述历史文化的种类、现状、价值等实际情况,就如何组织管理与永久性保存苗族口述历史进行了探讨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山西拥有丰富的口述历史资源,很多的学者也借鉴口述历史的形式建构了山西的整个历史文化框架,使得很多珍贵的史料得以记录并保存,但是整体来说传播效果和影响力有限.本文旨在研究山西口述历史的传播路径,一方面可以梳理、分析山西口述历史的资源和传播现状;另一方面还可以扩大山西口述历史的传播效果,帮助山西民众乃至全国全世界民众了解山西.  相似文献   

8.
周啸天 《今传媒》2020,(3):60-62
新媒体的诞生,扩宽了口述历史的传播渠道,给口述历史的传播带来了新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因此,作为口述历史的传播者应不断增强业务能力,积极开拓多种渠道,丰富口述历史的选题,加快数字化进程,我国大量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才能够有效记录和传播,为后代留下宝贵的回忆。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各少数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历史信息,对研究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经济等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对少数民族口述档案的种类及价值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鄂西土家织锦文化传承人口述档案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土家织锦传承人不断流失,使土家织锦这门古老而珍贵的民间工艺逐渐濒危,因此,为鄂西土家织锦文化传承人建立口述档案刻不容缓。本文就织锦文化传承人口述档案的采集、建立、整理、存档过程进行研究,以期使土家织锦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1.
王玮 《四川档案》2020,(5):35-37
<正>出于编史修志或校庆工作的需要,口述档案工作在高校日渐盛行。口述档案不仅能填补现有文献记录空白,推进校史研究,还可以守护大学集体记忆,传承历史文化精髓。随着口述档案工作持续推进,口述档案资源的文化和教育价值日益显现,其呈现形式更具生动性、内容主题更具多样性、传播效果更具感染力,成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独具特色的新资源。  相似文献   

12.
现代社会环境的发展和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使图书馆口述历史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图书馆员在开展口述历史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也有了新的定义和内涵。图书馆员作为口述历史文化的传承者,也具有特色资源的创新者和记录者的身份。馆员的重塑和再造是社会新形势发展的必然,也是口述历史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加强口述历史资源采集,为公共图书馆资源建设提供丰富的史料支持。论文概述了公共图书馆口述历史资源建设情况,指出公共图书馆在口述历史资源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有关思考策略:重视理论研究,强化口述历史教育服务;加强管理中心建设,规范口述历史工作;强化标准建设,重视口述资源推广;拓宽资金渠道,加快专业团队建设。  相似文献   

14.
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族文化整体性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云南傈僳族文化深入探究,在口述历史搜集实践基础上,对傈僳族口述档案进行资源整合研究,总结傈僳族口述档案的种类,挖掘傈僳族口述档案的价值,从而探索傈僳族口述档案开发利用的对策,以期在实现傈僳族口述档案价值的同时,更大范围传承其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5.
毛双惠 《兰台内外》2022,(3):28-29,46
新时期口述历史呈多元化发展格局,给科技档案工作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本文通过阐述口述历史活化科技档案的表现,明确在科技领域系统地开展口述历史的必要性,提出通过拓展科技档案管理部门职能,强化部门协作、统筹科技信息资源、深入宣传口述历史、获得更多科技人员与社会力量的支持与参与,系统地推进科学口述历史,以期为搞活科技档案、深度挖掘利用科技档案提供有益借鉴,充分发挥科技档案服务科学文化传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蔡屏 《图书馆》2011,(2):91-93
视觉艺术家James Gleeson和史学家唐德刚分别作为澳大利亚国家美术馆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工程的口述历史资源采集的重要贡献者,他们所积累的口述历史资源采集经验值得我国从事口述历史资源建设的图书馆人学习与借鉴。本文归纳了两者在采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共性,提出在口述历史资源建设中需要体现出来的六个特性。  相似文献   

17.
对彝族俐侎人口述档案进行管理是保护彝族支系俐侎人历史文化、族系文化并提供现实利用价值的重要方式。论文以俐侎人口述档案资源建设研究为切入点,介绍俐侎人口述档案资源建设的界定、种类和内容,总结对其管理的必要性,揭示目前俐侎人口述档案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论文认为,在宏观管理方面,彝族俐侎人口述档案资源建设应从完善政策法规、多元合作等方面入手;而在微观管理方面,重点应该在于档案材料的建设、有序化和发掘利用。  相似文献   

18.
范艳香 《档案管理》2023,(1):106-108
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建设与开发,对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阐述河南南阳红色革命口述历史价值与内容的基础上,总结红色革命口述史料资源建设与开发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档案学视角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彭燕 《图书馆学刊》2010,32(6):49-51
介绍并阐述了口述历史的发展历程,国内外口述历史的研究与发展概况,以及西部口述历史文献资源对图书馆的重要意义;结合西部少数民族口述历史现状,提出图书馆开发与永久性保存西部口述历史文献资源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口述历史与图书馆地方文化研究关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述历史资源反映的是大众文化和大众记忆内容,地方文献与地方文化具有天然的密切联系,地方文化是地方文献产生的基础,地方文献的内容反映着地方文化,并对地方文化产生多方面的作用:影响地方群众心理,帮助地方物质文化建设,有助于研究地方历史和现状,有助于继承和发扬地方特色文化艺术等。为了准确深入地再现口述历史,发挥口述资源的作用,历史学者应在尊重史实并不断提高史料分析技能的前提下,善于去捕捉有用信息,把握好与被采访者在思想情感上进行沟通与交流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