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云南教育》2013,(20):36-38
“知道很多,体会很浅”,这是今天我们文学教育的一个通病 王旭明(语文出版社社长):最近几年我接触了不少北大文学专业毕业的硕士、博士。让我惊讶的是,他们基本上对很多作品都不了解,只会综合各种评论后再自己评论。这么多硕士或博士。无论对于文学研究的某个现象,或社会某个现象,竞没有自己独立的真知灼见。你认为这种现象普遍吗?  相似文献   

2.
一大学毕业时,爸说:你一定要念一个硕士学位,不用念博士,可是硕士是一定要的。为什么硕士是一定要的?我没问。爸爸对我的要求非常少,所以一旦他开口了,我都很上道的照单全收,当然,也因为硕士大都很容易念,选个  相似文献   

3.
    
我的灯是世界上最美的灯。她最纯洁、最清澈、最明亮、最神奇,拥有了这盏灯,我就是世界上最快乐、最幸福的人!纯洁、清澈的灯净化了我的心!如果说八年前我选择了幼教,这纯属偶然、毫无目的,这一点都不过分。毕业后随即参加工作,低微的工资,嘈杂的噪音,我烦了,似乎要退缩了。那是一个星期四,我第一次请了假,在我小叔的陪同下,去参加一个很不错的单位的招聘面试,并同意下星期一去上班。但星期五却那么明媚,那是因为我第一次拥有了灯。课堂上,孩子们似乎已经感觉到我要离她们而去,她们的目光中溢满了留恋,他们那么听我的话,那…  相似文献   

4.
薛文平 《师道》2008,(12):54-54
1998年是我最多事的一年,这年评到高级职称,完成了南京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研究生课程。到了奔四的年龄了,两鬓添霜额头上也有点显山露水起来,时间是无情的,这也是生活的必然,也就是这一年学校收到了教育局的通知,要选派部分优秀教师参加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硕士入学考试,作为省级重点中学,新形势已要求这种档次的学校拥有具备硕士学历的教师。我不加思考地报了名,记得学校教科室主任一个个动员其他老师报考,没有一个人愿意。  相似文献   

5.
2002年暑假,我自费参加了K12举办的一个信息技术学科会议,在那里我碰到了在网上神交已久的柳栋、武健,还见到了陈丽老师。在7天7夜的交流中,我感到自己并不是孤独地一个人在做,而是有一个团队在努力,同时也感到自己与他们之间的差距。这一切都让我觉得自己理论知识的匮乏与研究的肤浅,下决心去进一步学习进修。在好几次与陈丽老师的交流中,她几乎每一次都鼓励我再学习,认为我现在的经验与经历非常宝贵,缺的是系统的理论指导与理论基础。开始,我想直接读硕士研究生。可惜我只是大专毕业,要直接读研究生,只能通过报考。我知道自己考上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一到美国,我的学生都发来了E──mail(电子邮件)或打来电话。这些年轻人在国内都是数学专业的佼佼者,他们到美国为攻读硕士而来。令我预料不到的是,如今,他们(毕业和未毕业的)几乎都转到计算机和经济专业去了。更有趣的是,那天,我在一个中国学生的聚会上,与4  相似文献   

7.
三年前,我第三次接手一年级新班。作为小学阶段少有的男教师,接手一年级的确对自己的耐心和毅力是一种挑战。但是,自参加工作以来,我还从没有把一个班级从一年级送到小学毕业,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轮回",对于一个参加工作十几年的教师来说,我是多么想拥有一届真正属于我自己的独立"作品"啊!当我犹豫不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工作还是自己当老板的纠结在我硕士毕业后的一年中一直困扰着我。  相似文献   

9.
陈晓慧 《教育》2008,(3):44-45
2007年7月,在北京市通州区龙旺庄中学,姜明娟开始了她的三年支教生涯。她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党史专业硕士,现担任该校初一历史教师。这是她作为北京市首批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支教。面对支教的选择,她说:“每一次选择,都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又一次起步的时候,我骄傲于前方充满激励和鼓舞的崇高职业。我相信,自己朝向的是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0.
我当老师只有七个年头,而且只教了一个班,把他们从一年级教到六年级毕业,然后我被调到一家出版社做了编辑。我的学生现在已经二十六七岁,大多数都大学毕业参加了工作,有些还在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有的已出国深造。长大了的学生有时会来看我,讲得最多的还是过去的故事。一个名牌  相似文献   

11.
《八小时以外》2011,(6):24-25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李想26岁辽宁人北京科技大学硕士求职:冶金方面总经理助理月薪要求:8000到10000元经历:中科院冶金研究院研究员(《职来职往》2011-3-11期)"我最自豪的事情是我本科提前毕业,并考上了北京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目前在中科院工作。我现在的状况是没有足够的积蓄去给我生病的父亲看病,同时也没有留住想过好日子的女友,买房更是遥遥无期。我想我需要的不是中科院这样一个响当当的牌子,我需要的是高工资的工作,这是我现在的理想。"  相似文献   

12.
2007年7月,在北京市通州区龙旺庄中学,姜明娟开始了她的三年支教生涯。她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党史专业硕士,现担任该校初一历史教师。这是她作为北京市首批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学校支教。面对支教的选择,她说:"每一次选择,都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又一次起步的时候,我骄傲于前方充满激励和鼓舞的崇高职业。我相信,自己朝向的是更加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13.
感谢自考     
感谢自考,是它给了我新的希望。在我生命的航线上,自考为我点燃了一盏指路明灯。初中毕业的我年少气盛,因为害怕高中学习压力大而选择了中专。毕业参加工作以后,才知道现在中专文凭简直如同一张废纸。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让我深深地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所幸的是在学校读中专时我就报了自学考试中的律师专业,这才给了我一个弥补缺憾和完善自我的机会。感谢自考,是它让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大多数参加自学考试的人都说自考太难了,以致有很多人考过几次试后就放弃了。可是,我认为越是能够经受住挫折和困难,就越能磨练一个人的意志。每…  相似文献   

14.
心言 《教育文汇》2010,(11):16-16
在加拿大,我最难忘的是参加丹妮的毕业典礼。那一晚,我见证了18岁中学生毕业这一重要人生阶段的壮观仪式。  相似文献   

15.
在学生即将毕业之际,我利用班会课搞了一次调查,要求学生记录下三年来在和老师相处的过程中最难忘的一件事。我的本意是让学生记住和老师相处的每一个温馨快乐的日子,作为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16.
我2007年参加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这是我有生以来经历的最深刻的一次考试,虽然中考和高考也至关重要,但内心体验却没这么强烈。现在回想起来知识的考查并不是很难,其实考的是一种心态。一批批的考研人在准备过程中相继退出了这场战役:有人准备了一段时间后放弃了;有人网上报名时放弃了;  相似文献   

17.
陈博 《大学生》2013,(Z1):44-46
正这是我在芝大的最后一个学期了。我已经决定毕业后马上回国。摆在我面前的有两种选择:一是好好休养,做最实际的事,为毕业后的生活做准备。另一种,在本科的最后阶段做一个最纯粹的大学生。我选择了后者。做一个沉浸于学术中的学子。用什么方式呢?我算了一笔账。在美国同等的私立大学,一年光学费大概42000美元。在这每周4门课,每门课上两次,一年下来240堂课。每堂课的成本是175美元,1050人民币。也就是说,一个上午因为懒觉睡过去的一节课可以在深圳吃50次兰州拉面、在钱柜尽情唱歌唱一星  相似文献   

18.
正大学的时候学的是师范专业。我的很多同学毕业后多半分到学校做了老师。他们告诉我,最为难的事是逮到学生上课时偷看我的书。没收吧,好像不给老同学面子;不没收吧,又担心他们以后会更放肆。有一次去苏州出差,被一个同学知道了,说是班上的女生都喜欢看我的书,非要拖我去参加他们的班会课。盛情之下,我只好遵命。那堂班会课的主题是:和名作家零距离。我在台  相似文献   

19.
春节,我带儿子回老家过年,这是他出生以后第一次回乡下。儿子对乡村的一切都充满好奇,连在我们看来最辛苦的差事——大扫除,他都自告奋勇地要求参加。于是我们便给他派了一个较为轻松的活儿:帮爷爷整理家中的老物件。  相似文献   

20.
王艳 《中国研究生》2009,(10):59-61
很多本科时的同学都在问我:“上硕士有什么好的,出来还不是照样经济危机?你读硕士的这两年我们都从办事员混到主任或者副总了!”我也曾经迷茫过,硕士生涯很孤单很困惑,不知道何去何从时,真的感觉在浪费生命。庆幸的是,我参加了赛扶,我的硕士生活从此变得明朗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