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畏 《青年记者》2006,(11):27-28
新闻职业规范要靠他律,但更根本的还要靠自律。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本期“新闻茶座”特别邀请陈力丹教授探讨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中的自律问题。他是一个在危机事件中“自己跳出来的记者”,在第一次为凤凰卫视做现场记者时,3天内他从一个非职业记者变为凤凰卫视的特约记者、驻莫斯科记者、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在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他从前线传来了惟一一个华人记者的声音。“传媒骄子”聚焦《卢宇光:恐怖现场跳出来的记者》。  相似文献   

2.
吴玉兰 《青年记者》2006,4(11):32-33
新闻职业规范要靠他律,但更根本的还要靠自律。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本期“新闻茶座”特别邀请陈力丹教授探讨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中的自律问题。他是一个在危机事件中“自己跳出来的记者”,在第一次为凤凰卫视做现场记者时,3天内他从一个非职业记者变为凤凰卫视的特约记者、驻莫斯科记者、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在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他从前线传来了惟一一个华人记者的声音。“传媒骄子”聚焦《卢宇光:恐怖现场跳出来的记者》。  相似文献   

3.
张林 《青年记者》2006,(11):21-22
新闻职业规范要靠他律,但更根本的还要靠自律。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本期“新闻茶座”特别邀请陈力丹教授探讨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中的自律问题。他是一个在危机事件中“自己跳出来的记者”,在第一次为凤凰卫视做现场记者时,3天内他从一个非职业记者变为凤凰卫视的特约记者、驻莫斯科记者、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在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他从前线传来了惟一一个华人记者的声音。“传媒骄子”聚焦《卢宇光:恐怖现场跳出来的记者》。  相似文献   

4.
安冬 《青年记者》2006,(11):26-27
新闻职业规范要靠他律,但更根本的还要靠自律。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本期“新闻茶座”特别邀请陈力丹教授探讨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中的自律问题。他是一个在危机事件中“自己跳出来的记者”,在第一次为凤凰卫视做现场记者时,3天内他从一个非职业记者变为凤凰卫视的特约记者、驻莫斯科记者、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在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他从前线传来了惟一一个华人记者的声音。“传媒骄子”聚焦《卢宇光:恐怖现场跳出来的记者》。  相似文献   

5.
李向阳 《青年记者》2006,(11):30-30
新闻职业规范要靠他律,但更根本的还要靠自律。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本期“新闻茶座”特别邀请陈力丹教授探讨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中的自律问题。他是一个在危机事件中“自己跳出来的记者”,在第一次为凤凰卫视做现场记者时,3天内他从一个非职业记者变为凤凰卫视的特约记者、驻莫斯科记者、驻莫斯科首席记者。在2004年别斯兰人质事件中,他从前线传来了惟一一个华人记者的声音。“传媒骄子”聚焦《卢宇光:恐怖现场跳出来的记者》。  相似文献   

6.
陈水扁“遇刺”在影响台湾选情之前,首先影响了记者对刘长乐的专访。2004年3月19日下午,在凤凰卫视驻深圳办事处的写字间里,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刘长乐接听了下属来自台北的电话,并且从凤凰的直播节目中确认了这个奇迹般的新闻。凤凰组织了一个豪华班底空降台湾,包括吴小莉、杨锦麟、曹景行、谢亚芳、周瑛  相似文献   

7.
徐强 《青年记者》2012,(16):37-38
面对新闻采编失范现象,各级新闻传媒单位、新闻研究机构、新闻培训部门,把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和"走转改"活动作为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职业道德水准的重要推手,取得明显成效.不仅如此,保持记者队伍的纯洁性,就个人而言,要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能力,靠学习强筋骨,靠自律守规矩,靠内省常修身,做一个常长骨气扬正气、多接地气壮底气、善养英气铸豪气的记者.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我在评介国际新闻稿件中发现,驻莫斯科分社记者盛世良同志写的通讯、消息以及花絮新闻,都具有浓烈的现场气氛,我很想当面向他求教,探讨一下驻外记者采访写作的经验。但他常驻国外,不便直接叙谈。然而机会来了,去年8月,应前苏联《论据与事实》周报的邀请,组织上决定派我前往参观访问,趁此良机也实现了我的愿望。在莫斯科的“萨律特”旅馆我同盛世良同志畅谈起来。我们的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都在为CNN、凤凰卫视和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大唱赞歌,认为这是新闻媒体的巨大进步。但是,我的看法可能与很多人不一样。我这里所讲的新闻频道,不是针对哪一个电视台的新闻频道来说,这是一个整体的现象。目前,从新闻频道的走势来看,最危险的是它可能变成一个用新闻包装的“宣传频道”。24小时新闻频道要求节目不断更新,可问题是,电视台没有这么多的记者,也没有这么多好看的画面,也不一定都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记者去各地新闻现场采集这些好故事和好画面。在这种情况下,最省事和省钱的方法就是播放政府官员的讲话、直播新闻发布会现场。从…  相似文献   

10.
“新闻发生的时候,我们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前往现场的路上”,凤凰卫视的这一口号,几乎成了90年代后,所有新闻人的理念。而现场报道也在适当时机承载起记者的光荣与梦想,在新闻报道中大放异彩,成为各电视新闻栏目不得不重视、不得不研究的重要新闻表达方式。未来几年,现场报道将迎来难得的机遇,成为电视新闻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自律,相对于“他律”,属道德范畴。新闻自律,是指新闻工作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在新闻伦理学涉及的诸多问题中,自律是个核心问题。而自律,一般又是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来实现的。组织形式,如西方新闻界成立的报业荣誉法庭(有的国家叫报业评议会,有的国家叫新闻政策委员会,或新闻纪律委员会等);新闻道德自律信条,是新闻道德标准的集中体现,人们通常又把它称之为“守则”,或“准则”,或“规约”,等等。报业荣誉法庭之类的组织,  相似文献   

12.
神5载人飞船点火升空时,央视新闻频道几乎就在同时插播了画面新闻;凤凰卫视的《凤凰特快》常以最快的口播形式告诉你世界正在发生的大事;CNN全天候滚动播出新闻;BBCNEWS24抢发事件第一视点……,传媒全力争抢第一时间,以“快”制胜。电视制作尤其是新闻制作,一种新生产模式——直播模式呼之欲出。简单地说,直播模式就是把“演播室直播”(多表现为主持人直播如新闻导语等口播内容,加编好的新闻在直播中进行包装),同“事件直播”(多表现为记者现场报道,特别在有突发性新闻时可直接播出)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能够形成“日常化”的即时状…  相似文献   

13.
许静 《新闻记者》2015,(2):88-93
新闻传播活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关系错综复杂,所以"至今没有一个国家制定过一部规范媒介活动中一切社会关系的法律或法典"。各国新闻实践表明,对新闻传媒的有效管理要在不同层面进行,不仅要靠司法与行政的他律,而且要靠行业的自律。因此,以新闻投诉委员会(Press Council)为代表的新闻自律机构在世界许多国家普遍存在,尤以英国曾经的报业投诉委员会(The Press Complain Commission,简称PCC)最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14.
香港报纸的自律与他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10月 ,香港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苹果日报》的记者炮制了“陈健康事件”的假新闻 :一名叫陈健康的男子 ,在妻子因不满其在内地寻欢而带着两名年幼子女跳楼自杀后 ,仍继续北上深圳嫖妓。这一事件在回归后的香港特区引起传媒的反思 ,香港社会也因此展开讨论 :究竟由谁来约束传媒 ?如何约束传媒 ?从世界范围来看 ,制约传媒的力量无外乎两种 :自律和他律。自律是指传媒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具有明确的职业道德观念并愿意依此进行自我约束 ,在自由报道新闻的同时又不滥用新闻自由 ,从而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他律则相对于自律而言…  相似文献   

15.
健全有效的传媒自律机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陈力丹 《新闻界》2003,1(6):3-5,30
本文论述了中国传媒近年在职业道德和工作规范方面缺失的14种表现,其中有一些由于普遍存在,而没有被传媒人意识到属于违规行为。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有些属于从业者的职业道德问题,有些则涉及传媒内部的体制。作者认为,进行新闻专业主义的教育,使记者内化自己的职业角色,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长远之计。新闻专业主义的核心是从业人员对其自身的控制。以自律求自由,可以为传媒赢得较多的有弹性的活动空间。为了避免较多的他律,就需要更多的自律。  相似文献   

16.
马锋 《视听界》2006,(4):70-72
“新闻发生的时候,我们不是在现场,就是在前往现场的路上”,凤凰卫视的这一口号几乎成为90年代以来所有电视人的新闻理念。于是,现场报道承载起了电视新闻所有的光荣与梦想。经过艰难的摸索,逐渐在实践中形成了形式上的“三段论”模式:首先是开头播报,交待某一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或由头;然后是背景加记者在事发场所的采访;最后,回到事发场所,介绍这一事件的意义或对其进行评论等。为了强调对现场的重视,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现场报道”:记者在某一事件发生场所出个头、结个尾,而中间部分和动态新闻报道没有丝毫区别。细思之,我们对现场报…  相似文献   

17.
记者的职责就是采写新闻,这个“采写”是靠自己的劳动,到新闻事实发生的第一现场进行采访获得。这应该是一个最基本的道理,无需在这里再写文作“论”。可是,在网络时代的今天,记者到网上抄新闻的现象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从网上下载新闻把它占为已有,发表在报纸上或电台里,这不仅损害了媒体的声誉,也背离了记者基本的职业要求和职业道德,如果对照“八荣八耻”,那更令人汗颜。  相似文献   

18.
李楠 《记者摇篮》2005,(5):11-11
采访与写作是记者的两个基本功。西方的新闻传媒在挑选记者时,十分在意他的采访功底。相比之下,我国的新闻教育就不太重视采访的思维和技巧的培训。正因如此,在实际工作中,采访给年轻记者所带来的困惑可能要比写作所带来的苦恼多。笔者在采访实践中懂得,采访要有“放”有“收”。  相似文献   

19.
新闻职业化的萌芽——重读黄远生的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洁 《新闻大学》2006,(3):28-33
黄远生作为一位体现了新闻职业化思想萌芽的名记者,其新闻实践与思想表现在三方面:首先,他是近代鲜有的一位自弃功名投身新闻业的名记者,身体力行地倡导了独立职业和新闻职业的“公共性”;其二,他反思政论,开创通讯时代,重视采访,追求新闻的真实、客观、全面、公正,这展示了他对新闻职业行为模式与准则的摸索:其三,他在忏悔中强调了记者职业化的“四能”素养,这是他新闻职业自律精神觉醒的明证。  相似文献   

20.
三、理性化思维 如果说新是新闻的基本价值,那么理性思维则是新闻价值的延伸;如果说新是新闻传媒的肉体,那么理性思维则是新闻传媒的灵魂.因为新闻的深度、力度及导向靠理性化的东西来实现.对此,我以为善于理性化思考是记者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