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医学期刊编辑审稿方法与高影响力论文的策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红玲  刘雪立 《编辑学报》2015,27(5):470-472
医学期刊学术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刊登稿件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因此,编辑审稿时应筛选高质量的论文并主动进行高影响力论文的策划.医学期刊编辑审稿时要了解稿件的一般情况,并对论文选题属性、选题质量和选题的影响力及传播力进行判断,大力提高编辑审稿质量.高影响力论文策划时要掌握高影响力论文的选择方法,以及基于数据库的高影响力论文主题分析方法,从而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汤森路透web of science中的SCIE数据库对南昌航空大学参与发表的SCI论文进行检索,从发表年代、国际合作情况、国内合作情况、基金资助情况、研究领域、学术影响力等六个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揭示出南昌航空大学的整体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开放存取模式下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本文随机抽取2004年生物学领域影响因子相近的完全OA期刊与非OA期刊各5种,排除评论性和综述性的文章,从论文的影响力、论文间质量的差异性、作者合作度3个方面,采用平均被引频次、被引频次的极差、平均作者数、论文合著率4个指标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而研究开放存取模式下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OA论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非OA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英文期刊要国际化,要有国外来稿,也是提高英文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关键.作者结合<国际肝胆胰疾病杂志>(英文版)近几年增强国外组稿的体会,提出拓展国际稿源,提高国外论文比的一些举措.  相似文献   

5.
高洋  王贵林 《编辑学报》2019,31(3):246-249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科技期刊影响力的提升必然要求出版质与量的同时提高。其中,出版数量的提高对期刊编辑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编辑对期刊中不同类型论文的分布做到提前计划和心中有数。综述型论文和研究型论文是科技期刊中最重要的2种论文类型。本文总结了综述型论文的总体发展情况,着重分析综合领域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6种顶级国际期刊,统计其综述型论文与研究型论文的比例,比较2种文献类型对期刊被引频次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探讨科技期刊中综述型论文与研究型论文对期刊学术质量的影响,以期为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医学期刊优秀稿件数量下降、刊载论文学术质量滑坡.如何吸引更多高质量的原创性论文是医学期刊急需解决的一大问题.作者尝试组织开展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旨在通过开展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不仅起到了引领学术发展的作用,而且为期刊组织到高质量的论文,有助于提升期刊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增强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网络发表学术论文的影响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网络环境下快速发表论文的特点,对网络发表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网络学术论文的影响力评价模型构想,该模型可与现有学术评价体系对应和衔接,以促进不同于传统期刊发表论文模式的网络发表模式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 文章的被引频次一直是量化评价一篇论文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但在不同学科不同年份发表的论文会因该领域研究论文数、引用滞后等因素呈现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对比两篇论文时,难以简单依据被引频次的绝对值来评判论文影响力大小。为此,本文设计了一个新的可计算数学模型,使得每篇论文可以有一个标准化的指标,以便对不同学科不同年份发表的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进行直接比较。[方法/过程] 通过分析2006、2017两年中国科技类学术期刊各学科论文的被引频次分布规律,采用同学科论文被引频次的分布形态最接近对数正态分布的先设条件,提出一种被引频次标准化指数——Paper Citation Standardized Index (简称PCSI,中文"论文引证标准化指数")。最后以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论文评选结果为例,将它们与论文所属学科全部论文进行实证对比研究。[结果/结论] 结果证明,PCSI对不同年份、不同学科论文的被引频次进行了标准化,反映了被引频次的线性差距,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比较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9.
引文扩散的动态过程更为全面地展现了科学论文的质量与影响。本文从引文扩散的视角出发,在传统引文指标基础上引入altmetrics,试图从论文学术影响力与社会影响力两个方面综合探究不同引文扩散模式下论文的影响力情况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发现,规则型、持续型引文扩散模式下,altmetrics与引用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具有高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不规则引文扩散模式下,引用与社交媒体传播量不具有相关性,高社会影响力并不总代表着高学术影响力;文献发表早期,altmetrics对引用具有推动和促进作用。本文从扩散视角结合altmetrics对不同引文扩散模式论文影响力进行分析,为科学研究成果影响力评价构建多维度指标、提升学术影响力提供了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 文章的被引频次一直是量化评价一篇论文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但在不同学科不同年份发表的论文会因该领域研究论文数、引用滞后等因素呈现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对比两篇论文时,难以简单依据被引频次的绝对值来评判论文影响力大小。为此,本文设计了一个新的可计算数学模型,使得每篇论文可以有一个标准化的指标,以便对不同学科不同年份发表的论文的学术影响力进行直接比较。[方法/过程] 通过分析2006、2017两年中国科技类学术期刊各学科论文的被引频次分布规律,采用同学科论文被引频次的分布形态最接近对数正态分布的先设条件,提出一种被引频次标准化指数——Paper Citation Standardized Index (简称PCSI,中文"论文引证标准化指数")。最后以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论文评选结果为例,将它们与论文所属学科全部论文进行实证对比研究。[结果/结论] 结果证明,PCSI对不同年份、不同学科论文的被引频次进行了标准化,反映了被引频次的线性差距,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比较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1.
开放存取期刊论文质量和影响力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机抽取2004年生物学领域影响因子相近的完全OA期刊与非OA期刊各5种,排除评论性和综述性的文章,从论文的影响力、论丈间质量的差异性,作者合作度三个方面,采用平均被引频次.被引频次的极差、平均作者数,论文合著率4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进而研究开放存取模式下论文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研究结果显示,OAJ论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非OAJ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在揭示近年来我国学术界优质稿件大量外流、科研工作者对SCI等刊物过度追求的现象根源及后果基础上,然后对国内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概述,分析了我国目前的论文评价误区,进而对我国以期刊档次为标准来评价论文学术质量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为使我国走出期刊与学术评价误区,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并与国际接轨,文章最后提出了学术评价机制的优化与创新、期刊的政策扶持与期刊的开放存取三大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网络科技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效果取决于评价指标变量的选择。将网络科技论文影响力评价与论文排名相关联,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数学类论文为样本,从6个不同的排名等级组,即排名前0.01%、0.01%-0.1%、0.1%-1%、1%-10%、10%-20%、20%-50%,分别抽取论文数十篇,用文献信息方法对单篇论文从内容、论文载体和论文作者三个层面初选28个特征变量,以324篇论文的排名等级与28个学术链接指标样本建立为"序回归"模型的研究问题。基于Lasso方法对28个学术链接指标进行变量选择和参数估计,获得9个学术链接特征指标作为评价网络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的基本特征指标;以418篇OA论文的排名等级对23个网络影响计量及其衍生变量进行变量选择,获得5个论文网络传播与利用影响力的评价指标。最终共获得14个网络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许鑫  叶丁菱 《情报学报》2022,(3):275-286
伴随数据论文影响力的凸显,数据计量逐渐兴起。本文基于数据计量,融合多维度、多指标综合评价数据论文的影响力。首先,本文通过信息传播模式分析数据论文影响力的产生机制,解析出数据论文影响力可以划分为潜在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三个维度。其次,融合Altmetrics与引文分析甄选指标构建数据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最后,利用相关性分析以及三维空间差异性分析解构数据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三维度影响力反映出数据论文综合影响力,三者相互补充与促进。同时,数据论文应在整体上促进评审机制、引用机制和激励机制的针对性发展,在内部促进数据论文质量、内容、逻辑和时效的优化。  相似文献   

15.
高被引论文的参考文献的数量和质量是否有别于一般论文、具有什么特征?掌握这些特征对成功投稿国际期刊有一定的帮助。通过对化学领域8 585篇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发现:①高被引论文的参考文献数量明显比一般论文多;②高被引论文比一般论文更倾向于引用声望值和影响因子高的期刊论文。对希望投稿国际期刊的国内科研人员的启示:合理地多引用高质量的期刊论文有利于论文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的提高,无须顾虑参考文献的篇幅影响稿件的采用。  相似文献   

16.
一、高等院校学报危机的表现(一)质量危机学术理论刊物的生命线是刊物的学术质量。衡量刊物学术质量高低的标准有二:一是所刊论文被国际、国内权威杂志(同专业)的引用率,及被有影响的文摘类报刊的全文转摘和摘编率;二是所刊论文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实践工作中提出的理...  相似文献   

17.
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意义] 基于评价指标设计原理,建立可扩展到多篇论文评价的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多角度评价单篇论文学术影响力提供多种指标。[方法/过程] 兼顾施引文献的数量与质量,建立包含TVF、TVF(n)以及VF(t)等单篇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的指标体系,提出将TVF指标扩展到多篇论文影响力的分析方法。通过实证研究,计算TVF、TVF(3)与被引次数C及施引文献的h指数的皮尔森相关性,并与他人的评价结论对照印证。[结果/结论] 对TVF及TVF(n)等指标不同的用途进行了探讨:TVF是累计综合影响力,用于全面评价论文的影响力;TVF(n)可用于比较不同年份论文间的影响力,且可预测它们未来的TVF表现。TVF还可被扩展应用到多篇论文学术影响力的评价中。  相似文献   

18.
我国科技论文外流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陶范 《编辑学报》2007,19(4):253-255
我国科技论文外流是学术评价的导向效应、SCI期刊吸引投稿的马太效应、我国期刊质量欠佳的离心效应、组稿和审稿不力的编辑效应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应提高刊物质量、重构评价指标、提高服务水平以缓解论文外流,也应从学术交流的科学本位理性看待论文外流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分析和研究环境/生态学科的现状及国际学术合作情况,旨在了解我国在该领域范围内的优势及不足,为我国未来生态环境领域的科研活动以及国家合作方向提供借鉴。[方法/过程]本文以2009—2019年WOS核心数据库中的5640篇环境/生态学科高被引论文为数据源,对时空分布与影响力进行计量分析,同时运用复杂网络分析法,构建国际合作网络结构,探析合作的现状和特点。[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环境/生态学高被引论文的国际合作研究呈现积极上升态势,各国间知识流动日益频繁,但国家间合作分布异质性明显。中国在该学科高被引论文发表数以绝对优势占居领先地位,但论文国际合作比例偏低,未来需要加强论文的原始创新,提高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20.
颠覆因子是基于引文网络识别和探测颠覆性研究的新兴指标。研究高颠覆因子论文的计量特征及其学术影响力,不仅有助于丰富论文评价体系,也有利于对颠覆性研究识别方法的补充和完善。以1954—2014年PubMed中被Web of Science收录的12 472 382篇论文为总数据集,统计2005—2014年高颠覆因子论文的发表年、引用分布等计量特征。在比较高颠覆因子论文学术影响力指标的基础上,改进“公平性测试”方法,深入探究颠覆因子与Altmetrics指标、引文分析指标的相关性,并试图探讨开放获取对高颠覆因子论文各指标的影响。从描述性统计来看,高颠覆因子论文的被引频次差异较大,来源期刊集中于欧美地区的JCR Q1区权威医学期刊和综合性期刊;从学术影响力指标来看,高颠覆因子论文的学术影响力差异较大,可将颠覆因子作为评价论文创新力的补充指标,且在高颠覆因子论文中,开放获取论文的各评价指标值均显著高于传统付费论文,更易表现出高社会关注度和高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