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能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根据这一决定,近几年来,我们学校有声有色地开展了"卫生教育和卫生管理"教育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抓好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认真学习贯…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美术教学,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几年来,我在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中,从素质教育这一根本着手,进行了如下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努力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  “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开展勤工俭学对加强教育与社会、教学与生产的联系,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莉 《成才之路》2009,(35):8-9
实施素质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音、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旋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缺乏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学校的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开启人类智慧宝库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体育既要育体,还要育心。在德育素质教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点的今天,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学生德育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我认为技工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在保证培养目标实现的基础上,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有机统一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中等技术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智、体、美、劳教育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抓好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诸方面素质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对学校而言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有机统一,协调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0.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统一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抓智育,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技能、社会实践方面的培养,使诸方面教育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在高校这块素质教育的阵营里,美育一直被放在德育、智育、体育的后面.由此导致当前普通高校在实施艺术教育中存在许多问题:学校置艺术教育于附属地位,美育经费不足等.要解决这些问题,转变观念是前提.此项研究从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上,探讨美育对各项素质教育的承载作用及其对素质教育效果的推动作用,提出美育是成就素质教育得以真正落实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2.
1999年 6月 13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 ,更要重视德育 ,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和社会实践 ,使诸方面教育互相渗透、协调发展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 ,提高素养 ,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 ,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意味着 ,中央已将美育正式列入教育方针中。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  相似文献   

13.
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可见美育和其他各育一样,非常重要;为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具有独特功能的美育是其他各育所不能代替的。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颓废文化的渗透,给学校的美育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大学生的审美观、审…  相似文献   

14.
艺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的教育事业担负的崇高历史使命,是要把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培养成为“四有”新人,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校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就是从这个历史使命的高度上提出来的。进行素质教育,要重视德育、智育和体育,还要重视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美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美育作为人类审美教育的学科,是与德育、智育、体育等并列提出的,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只有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协调发展,才能培养出身心和谐、人格完美的高素质人才。文章主要探讨素质教育中美育的重要性,美育的作用及我国美育的现状及相应的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因此,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 ,更要重视德育 ,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 ,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那么 ,如何加强青少年德育工作 ,特别是职业学校的学生德育教育工作 ,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一、结合职业学校特点 ,健全德育管理机制近年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职业教育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削弱…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是一种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能动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健全个性的根本特征的教育。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就应当面向全体学生,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即学校在重视德育、智育的同时,也要抓好体育,强化美育,注重劳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高华 《教师》2010,(11):54-54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教学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它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炼体能,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提高体育课的课堂质量,落实素质教育,是贯彻教学方针,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教学方针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它是训练学生运动技能,增强体质,锻炼体能,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提高体育课的课堂质量,落实素质教育,是贯彻教学方针,培养现代化人才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