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乡村旅游一直是国外旅游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通过检索近五年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的相关文献,发现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6个方面:乡村旅游供给、乡村旅游需求、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乡村旅游规划、乡村旅游社会影响和乡村旅游管理.研究方法主要以社会调查和实证分析为主.展望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趋势,分析其对我国乡村旅游研究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成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五朵金花"为代表的乡村旅游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了成都市乡村旅游开发的不足、风险,以及成功、优势,提出了成都市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开发的差异化战略和策略模式.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乡村旅游的特征、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结合实例阐明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条件,即为:农事生产活动、农业生态环境、农业文化景观、农民生活与环境以及农村民俗风情等。国外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以休闲观光型和务农参与型为主,国内出现“农家乐”和“民俗村”等多种模式。揭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呈现具有区域特色的开发模式。并以陕西省旬邑县为例,对乡村旅游开发的资源凭借及开发模式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国乡村旅游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乡村旅游研究已经积累了不少成果,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内涵研究,乡村旅游的影响研究,对国外和我国台湾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及借鉴的研究,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和开发中存在问题的研究,乡村旅游规划与设计的研究等五个方面.未来我国乡村旅游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和拓展:一是研究的领域应向纵深发展,二是加强对案例的研究,三是研究的方法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5.
以新疆昌吉州杜氏旅游农庄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数理统计软件对其游客的旅游消费特征及游客的乡村旅游消费经历的总体满意度及忠诚度水平进行了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昌吉州乡村旅游发展中旅游客源以乌昌地区城镇居民为主体,家庭型聚会和企事业单位组织出游形式占主导;旅游者消费特征显示其出游多为自发的自我组织形式出游;旅游信息的获取途径以口碑传播为主;出游目的的休闲性是本地乡村旅游的主要特征;乡村旅游人均花费主要集中在50-300元之间,低于本地接待的国内旅游人民均消费水平;旅游交通工具以私家车和单位专车为主;乡村旅游的停留时间以1-2天为主;旅游者游后评价方面的总体满意度和忠诚度方面的重游态度和推荐度水平均为"良".并基于此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乡村旅游肩负"旅游产业扶贫"重任,又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推动力量,为促进河北省乡村旅游向休闲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转型升级,分析了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主要有乡村旅游产品由过去单一的食宿接待模式向田园综合体、旅游小镇、休闲农业、精品民宿等多业态转变,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乡村旅游开发主体多元化等;剖析了河北省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包括文化挖掘少、开发雷同、人才不足、宣传力度不够等;从文化升级、产品升级、制度转型3个方面提出了河北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众多学者对"乡村旅游热"这一现象进行研究,他们更多的是强调乡村旅游的正面功能,却忽略了因其盲目开发而出现的弊端.乡村文化的涵化、乡村地格的变化、民族自信心弱化逐渐成为乡村旅游自身发展的绊脚石,这形成了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困境,这一发展困境给"乡村旅游开发的盲目化"提出了警示.  相似文献   

8.
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与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良好的互动个关系,但目前一些乡村旅游目的地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开发建设,没有把建设核心放在"乡村"这样一个特殊区域之中,而是将城市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参考,使得开发出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存在诸多问题。文章在探讨乡村旅游目的地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的耦合基础上,讨论分析了乡村旅游目的开发中存在的面貌"城市化"、环境"园林化"、旅游通道"水泥化"、和旅游专门设施"现代化"等问题。为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避免乡村旅游目的地出现"千村一面"现象,提出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目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9.
挖掘乡村旅游文化内涵的人类学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志红 《昆明大学学报》2005,16(Z1):124-127
乡村旅游以其丰富的文化性和可体验性及高效益低风险性受到各界的青睐,成为旅游开发和旅游研究的热点.本文对乡村旅游的内涵和发展状况进行了简要分析,指出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文化品位不足的问题,并试着从人类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享有"中国最美的乡村"之誉的江西婺源是近年来乡村旅游发展势头最为迅速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婺源乡村旅游的优势与劣势、机遇及挑战,试图为婺源旅游产品的开发指明方向和目标,以实现婺源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类型之一.本文在陈述景区和边缘型乡村旅游地二者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咸安区刘家桥村乡村旅游开发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了景区边缘型乡村旅游开发策略,旨在为本市乡村旅游开发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贵州省平坝县天龙屯堡乡村旅游开发成功经验的分析,结合凯里市近年来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乡村旅游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袁清 《华章》2011,(15)
河南乡村旅游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还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如何科学、合理地开发河南乡村旅游资源,实现河南乡村旅游的健康、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对河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河南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设想和思路.  相似文献   

14.
《嘉应学院学报》2018,(2):79-82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逐渐拉大,乡村振兴的重要性愈发突显.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通过实地调查,旧县村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产品开发深度不足、产业体系薄弱、设施不完善、主客互动空间有限等问题.结合现有的研究,针对性的提出了旧县村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提升产品有效供给、培育乡土产业、提高乡村生活品质、实现"共建共享"等乡村振兴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三清山是道教名山,被誉为"江南第一仙峰"、"世上无双福地".文章采用RMP分析方法,从资源、市场、产品三方面对三清山道教文化旅游进行实证考察.在发掘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方面的优势和对市场具体的分析的基础上,对三清山的道教文化如何转化为旅游产品以及如何选取市场等方面内容进行探究,提出三清山道教文化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对策,实现三清山道教文化旅游的长久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城乡统筹是党和政府提出解决城乡问题的战略决策,为解决城乡二元社会问题提供全新思路与更广阔发展视野.从城乡统筹视角,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乐山乡村旅游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公共因子并与访谈收集资料结合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了解其发展瓶颈问题与差距,进而从机制方面探索性提出发展乡村旅游路径措施,以期推动城乡协调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土地流转在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推动乡村旅游的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也加深了农村土地制度中的矛盾。尤其是土地流转的增值收益分配经常引起政府、企业和农民之间的冲突,从而加剧了农村土地问题的复杂性。通过对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开发和土地流转相互关系的研究成果的梳理,归纳、分析乡村旅游土地流转在内涵、特征、功能、模式和存在问题等方面研究中的不足,提出后续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18.
对海南乡村旅游开发进行研究,必然能够推动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同时也对海南旅游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海南乡村旅游资源、客源市场、开发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解的基础上,对海南乡村旅游资源进行了SWOT分析,重点提出海南乡村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宗教旅游研究一直遵循"宗教旅游资源评价—宗教旅游开发的问题—开发对策"的思路,停滞于对宗教旅游经济效益的定量评述,对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社会价值关注和挖掘力度不够,社会学的思路在宗教旅游开发和规划中几乎没有体现,宗教旅游所能贡献的巨大社会效益被压抑在片面的经济效益之下。应从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入手,建立"宗教旅游社会学"这一"微支学科",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试探性地提出了"风电旅游"的概念,分析了风电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互动方式,以及"风电旅游"深度开发的基础条件,即政府政策支持、科学规划指导、财税激励促进、技术创新引领、社会环境保障和基础设施支撑,接着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区域"风电旅游"的开发利用状况,探讨了"风电旅游"的深度开发策略,以期能为我国"风电旅游"的开发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